那老人一整臉色道:“如若想跟我學藝,必先答應我三件事,你能不能答應?”
珊兒道:“隻要我能做得到,我都願意為你老人家去做。”
那老人點頭道:“第一,老夫一生立誓不收徒弟,你不能稱是我門下,也不準稱我師父,不過我對你很是喜愛,將來有一天我們重入江湖,你稱我老爺爺就可。”
珊兒笑道:“你老人家已是年屆百歲之人,跟我外祖公是朋友,我稱你老爺爺自是應當。”
那老人道:“第二,萬一我不能重出江湖,你必須答應替我完成兩樁事。”
珊兒道:“你老人家對我這樣好,不要說隻有兩樁事,就是十樁百樁事,也是應當去做的。”
那老人道:“難得你有這番心意,但望你能守此不渝。”頓了頓,接道:“方才我已對你講過,我偷生世間,就是因心願未了,我這心願,第一是你要能替我把流入江湖的‘神龍’‘飛虎’‘靈蛇’三部寶-收回焚毀……”
珊兒道:“這是什麼東西?要到何處尋找?”
老人搖頭阻止道:“你不要急,隻要你答應了我,此事自會慢慢的告訴你。第三是你要答應我,親手去殺死‘九陰蛇母’莫幽香……”
珊兒睜大了眼睛,道:“怎麼,你也要殺‘九陰蛇母’嗎?”
那老人道:“除了老夫之外,你還聽過誰說要殺這賊人的?”
珊兒道:“我聽那位救我的醉師叔,和師父說過,他們都要殺她的。”
那老人驚訝的問道:“你師父是誰,你醉師叔又是誰,你既有師父,為什麼又跑出來呢?”
珊兒道:“我師父是‘寒雲穀’‘靜心廬’師諱靜心道姑,醉師叔是‘江南醉儒’……”
那老人一聽珊兒提到靜心道姑,不由臉色一變,白眉軒動,重重的“哼”了一聲,一把抓住珊兒,道:“想不到你竟是她的門下,那……”說到此處,身上一陣抖顫,手又慢慢鬆下,喃喃地道:“唉!一錯何能再錯?此事已是老夫失策,與後輩何幹?”
珊兒看著這它人忽怒忽悲的舉動,心中甚是迷惑?但又不好相問。
那老人喃喃地自語一番,又朝著珊兒,道:“想不到你竟也是我黃山傳人,珊兒,你可知道老夫是誰嗎?”
珊兒搖搖頭,還未出聲,那老人已接著道:“難怪你不知道,我問你,你可曾聽見你師父談過你師祖‘黃山三友’嗎?”
珊兒道:“曾聽師父、師叔們談過。”
那老人道:“那麼你可聽說過‘千愚書生’姬風的名字嗎?”
珊兒道:“那正是我師祖……”
那老人急切的追問道:“你師父他們對他如何說法?”
珊兒道:“尊長之事,晚輩不便妄言,不過師父師叔對姬師祖的武功智慧極為歎服!”
那老人歎了口氣,自言自語的道:“我知道,他們一定恨我,一定恨透了我……”老人恨恨的抬起右手對自己頭上擊了一下。
珊兒心裏明白,上前拖住他的右手道:“你老人家就是我師祖嗎?”
那老人含忿的點動著白發蓬亂的頭,道:“不錯!不錯!我正是你那被人唾罵的師祖,好孩子,我過去的錯處,不說想必你也知道,這就是我為什麼要收回那三本寶-的道理。
唉!過去的一件錯事,使我心靈上受了這多年的痛苦。”說著,臉上竟滾下幾點老淚,聲音更是低啞…。
珊兒看是很沉靜,其實感情最為脆弱,一見“千愚書生”老淚滾滾,自己竟不由自主的也熱淚盈眶,她牽起衣襟,為“千愚書生”擦了擦眼淚,溫柔的道:“師祖!不要想過去的事了…。”
“千愚書生”道:“傻孩子,這是我平生恨事,怎能不想呢?孩子,你當那師祖已死了,不要叫我師祖,就叫我一聲爺爺,我反而心安一點。”
珊兒為了不使這老人家多傷心,忙的轉變話題道:“爺爺!一個人在洞中,吃什麼呢?”
“千愚書生”道:“在我眼睛未瞎之時,吃的自是不缺,眼睛壞了以後,就全靠這東西維生了。”順手在身後石上摸出一條長約六寸長的小魚。
珊兒道:“你就這樣生吃嗎?這魚兒是哪裏來的呢?”
“千愚書生”歎道:“苟且世間,哪裏還顧到生吃熟吃,隻要能以果腹,也就是了,如若不是上蒼給我這道山泉,我也早就已是白骨一堆了。”
珊兒道:“這魚兒,你是怎麼捉的呢?”
“千愚書生”扶著珊兒肩頭,隨手取過一根細細的竹枝,向那山壁泉水處走去,道:
“想不到老夫在雙目失明之後,為了求生,竟給我練出一種神奇的工夫,你看水裏,待老夫捉條魚兒給你看看。”說時斜耳傾聽。
珊兒看著水裏,這時正巧由上遊之處,遊過來一條四五寸長的魚兒,那尾鰭在水中輕輕擺動“千愚書生”竟能聽出這微弱的聲響,突然長竹枝在水中疾點,不偏不倚,準準地截在那遊魚的頭上,輕輕地把竹枝一收,對珊兒道:“你看到沒有,老夫眼睛雖然失明,但這根竹枝,卻是百發百中。”
珊兒道:“以後爺爺可以不用操心了,也不用盡吃這生魚,我可以去采些?子,打點小獸回來弄給你吃了。”
“千愚書生”慈祥地摸撫著珊兒秀發,笑道:“隻是累了你了!”
珊兒和婉的道:“我年紀輕,不會累的。”
“千愚書生”拍拍她肩膀道:“好,咱們由明天開始,爺爺就教你功夫。”
這位六十年前的武林怪傑,深悔一生因孤傲而鑄成的大錯,哪知隱跡洞中,又遭到一大變故,雙目失明,內心痛苦,悲忿更深,心情也變得喜怒無定。是以珊兒入洞之時,他還是那種忽喜忽怒的態度,但是這時“千愚書生”已是年屆百齡,潛在的人性,更易於表露,因而他與珊兒相處半日談了許多話之後,老年人應有的慈祥,便表露無遺。這一老一少之間,真的發生了祖孫般的真情。
第二日,珊兒很細心的將一處洞口出處,整理乾淨,自己出去跑了一周,認了認方向,又背了一捆茅草回來,墊在大石板上,作為倚臥之用,對“千愚書生”伺奉得極是周到,老人家自是萬分歡喜。
老人對她既視為自己兒孫,便決心把自己的絕世武學,傾囊相授,當晚,就由導氣靜坐內功教起,希望把她造成一個內外兼修的高手,來完成自己的心願。
時日在不知不覺的安詳中過去了,珊兒時常攙扶著“千愚書生”到外間散步,走動走動,這老人雙目雖盲,但武功實在蓋世,依然步履穩健,在崎嶇的山嶺裏,依舊矯捷輕靈,老人一高興,珊兒就追趕不上。
有一天兩人不知怎麼忽然談到老人的眼睛。“千愚書生”深深一歎,道:“隻要老夫三寸氣在,必手刃‘九陰蛇母’這賤人。”
珊兒撒嬌道:“爺爺!你為什麼不肯把這事告訴我呢?你一定不是真的喜歡我……”說著倚在他懷裏,鬧個不休。
“千愚書生”被她糾纏得樂不可支。笑道:“好好好!你不要鬧了,讓我告訴你吧!”
珊兒道:“好!那麼爺爺快說。”
“千愚書生”沉思了片刻道:“你聽我慢慢的說,我自從一怒下別了二友,其實,我並沒有離開黃山,就找到這人跡不到的‘沉雲穀’住在這‘玉泉洞’裏,一心還想潛研出驚世的武學,後來手著龍、虎兩部寶-,使二友中毒身亡,當時我一點也不後悔,接著又繼續鑽研另一種武功,後來又寫了‘靈蛇’寶-,約莫在二十年前,我因修為走火入魔,雙腳癱瘓,僵坐此洞,自分必死,也是跟你一樣,有一天突然一條大蟒爬進洞來,而且還負著一個女人。”
珊兒道:“那一定是‘九陰蛇母’了。”
“千愚書生”笑道:“不錯,正是這賤人,這時我雖是走火入魔,但神誌依然清楚,還是能說話,同時,我身旁煉了不少丹藥,等這賤人醒來之後,我就問她是什麼人?怎麼會被大蟒馱進洞來,她倒也實在,便真真實實的告訴我說:‘她叫莫幽香,因被黃山後人羅乙真打傷墜落深崖,但卻不知什麼大蟒不大蟒。’當時我還很恨黃山傳人,所以才叫她負傷爬到我身邊,取了丹藥,慢慢的醫好了她的傷勢,起初這賤人對我倒也照應得十分周到,什麼事也都肯聽話,當時,我一方麵心中妒恨黃山上二位老友的意念未消;一方麵也因她對我太好了,而我也因久不履江湖,對江湖上一些新人新事知道得太少,因之大意成恨,竟口傳了她不少武功口訣……”
珊兒聽得很是出神,突然問道:“那你老人家為什麼又要殺死她呢?”
“千愚書生”道:“也是我自己大意,也可說報應循環,冥冥中早已注定,我當時雖然走火入魔,但我自信隻要苦熬兩三年,必能複元,哪知她在得悉我的真情之後,就心存歹毒,一麵對我更是周到,一麵就存心注意我的身體變化,與我珍藏的物件,並套我的口氣,偵查三部寶-的妙用與所在。”
他說到此處,頓了一頓又道:“老夫自信是聰明絕頂的人物,對任何事,任何人的一舉一動,無不洞悉先機,但是此番走魔,有許多地方,竟是渾沌不智,一些事情我竟全盤托出的告訴了她。”
珊兒道:“想必她知道爺爺的珍藏之後,偷偷拐跑了?”
“千愚書生”一翻兩隻白窪窪的眼睛,咬牙道:“如果偷走我的東西,我何必要手刃其人,這賤人不但偷走我最後一部心血的‘靈蛇’寶-,而且竟下毒手,要毀去老夫的雙眼,還打算弄啞老夫,以滅口證,其心真是毒逾蛇蠍。”
珊兒憤憤的道:“爺爺待她這樣好,她竟如此昧天良,真是該殺,那她怎樣敢對爺爺下手的呢?”
“千愚書生”搖頭歎道:“也是老夫命該此劫,有一天老夫心裏很感舒暢,四肢血脈,彷佛甚是和暢,我一時求之過急,就試行運功,想藉自己修為,來打通兩腿的穴道,哪知不試尚可,一試之下,人竟昏厥過去,這賤人卻趁這機會,把‘靈蛇’寶-,和一些丹藥取了,又用重手法點盲老夫雙眼,她正想點我啞穴之時,我竟痛醒過來,心裏雖知已睜開雙眼,但一片漆黑,而且兩眼如錐刺的疼痛,當時我還不疑心是這賤人所為,隻道仇家尋仇到此,事已至此,隻得把心一橫,拚耗真元,猛力發出一掌,擊退來人,這時這賤人才發話。”
珊兒道:“她說什麼?”
“千愚書生”道:“說來真是令老夫恨死,這賤人說:‘千愚書生!你自命是一代天驕,武林無敵,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你苦心潛研的武功大法,卻全為我所有,今後江湖上該讓我莫幽香出頭了,今天你雖然擊了我一掌,我不記恨於你,但你雙眼已瞎,留你在世上也沒有作用,我之所以不取你老命,也就算報答你了。’這賤人就這樣逃出玉泉洞,使我渡了多年不見天日的日子!……”
珊兒道:“難怪我進洞之時,爺爺那麼不放心呢!”
“千愚書生”道:“非是老夫不放心,我隻道這賤人心還不死,派人前來查探於我。”
珊兒忽似想到什麼似的道:“近來江湖真的已有‘九陰蛇母’重出的傳聞了……”
“千愚書生”急道:“你這話可是真的嗎?”
珊兒道:“自然是真的。”於是把在“靜心廬”與“白象崖”聽到的一些話,詳詳細細的說了出來。
“千愚書生”道:“想這賤人必已練成我寶-上的武學,珊兒,從今起,你要聽爺爺的指導,我要把在這洞中默化出的武功教導於你,好使你有能對付那三部寶-上的武學。”
自此以後,珊兒便伴著一代奇才的“千愚書生”留在這“沉雲穀”“玉泉洞”。
由“千愚書生”傳授她絕世的武功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