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低調做人的職場法則(1)(1 / 3)

職場如同商場、戰場,充滿著激烈的競爭,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方能得以“求生”。在恰當的時機,應該保持一種低調,適當彎腰側身,就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職場信譽。

1、摒棄“懷才不遇”的想法

任何一個環境都有“懷才不遇”的人。“懷才不遇”之後應該如何應對?對策就是要低調處理。低調處理一般給人的感覺就是如此這般下去,得過且過,擺出一副抑鬱、不得誌的樣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低調者認為,不管自己的才能如何,都有可能碰上無法施展的時候,都存在這樣或是那樣的因素困擾著你。這時候就需要記住:就算有“懷才不遇”的感覺,也不能表現出來,你越沉不住氣,別人就越把你看得很低。

難道低調者就這樣一輩子“懷才不遇”嗎?答案是否定的。低調者善於做各種嚐試,努力提高自己在職業環境中的價值,同時也相信事情會有所改變,“天生我材必有用。”

首先,低調者要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估。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要低估,對自己要進行客觀的評價,到底自己在公司、企業裏處於一個什麼水平,能達到一個什麼職位。找朋友和同事替你分析,虛心接受他們提出的建議,無論如何你都要向周圍的人請教。

其次,分析自己的能力無法施展的原因,盡可能地聯係自身多方麵地考慮。比如,是不是領導不給予重視?是不是有什麼阻礙?是不是受到環境的製約?如果是機會問題,那隻好繼續等待;如果是環境的緣故,那就考慮改變一下現有的環境,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如果有人為因素,那就考慮自己是否與人相衝突,如果有,坐下來誠懇談,一切棘手的事情都會有辦法解決。

第三,勤勤懇懇工作,把特長發揮出來。也許上司沒有注意你的特長,也許你目前的工作根本不能展示你的特長,你可以要求上司給你嚐試的機會,說不定就會走上一條成功的道路。

第四,要與同事處好關係,打造和諧的氣氛。要以你的才幹積極地去協助其他同事工作,不圖功勞,把成就感讓給別人。同時,要謙虛、有禮、誠懇,廣結善緣,都會為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收益。

最後,等待有利的時機。要進一步強化自身的職業技能,當時機成熟時,你才會在你的崗位有不菲的成績,並為你帶來耀眼的光芒。

總之,低調都會摒棄“懷才不遇”的心理障礙,不會讓它成為自己心裏的包袱、負擔,一直是勤勤懇懇地做事,就算是大材小用,也是快樂的。

2、付出得多回報也多

記得康·丹佛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偉大的規則之一是: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回報也就越多。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兩個同齡的年輕人同時受雇於一家公司做業務員,並且拿著同樣的薪水。過了一段時間,叫張三的小夥子得到了提升,做了業務經理,並且得到了雙倍的薪水。而那個叫李四的小夥子卻仍在原地踏步。李四很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他認為自己與張三付出了同樣的心血。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考慮了一下,說道:“小李,這樣吧,你去市看一下,看看有什麼賣的,並且與我們公司產品相關的。”

李四從集市兜了一圈,回來報告說,隻有一個人在賣水泥。老板問:“有多少?”李四趕快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一共60袋水泥。

“價格是多少?”

李四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了價錢。

“好吧,”老板對李四說:“現在請您坐在這兒一句話也不要說,看看張三是如何處理的。”

張三很快從集市上回來了,並彙報說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賣水泥的是與我們公司產品相關的,一共是60袋,價格是多少;水泥質量很是不錯,他帶回了一些讓老板看看;還把那個賣水泥的人也帶回來了,因為他現下有質量更好的瓷磚,而這也是公司所需要的,正在外麵等著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了李四,說:“你現在肯定知道答案了吧?”

李四跑了三趟,才在老板的不斷提示下,了解了市場水泥的部分情況;而張三隻一趟,就掌握了老板需要的信息。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都像李四一樣,隻做上司吩咐過的事情,從來不用大腦去考慮把事情做細,做精,讓上司滿意,結果是不會得到上司的賞識,不會得到重用,還慨歎人生的不公平。

低調者不會去抱怨,不會慨歎命運,他隻相信在得到什麼之前,首先必須有所付出。人人都會遇到問題,關鍵在於自己怎麼辦。事實上,不少晉升的機會都是職員在走出其職責範圍的工作時創造的。

低調者要求辦事要高效,要靈活,就像張三處事那樣,不僅圓滿完成上司交給的任務,還主動給上司提供積極的參考意見和盡可能多的信息,自然會得到上司的青睞和賞識。

3、凡事不可太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