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果你手頭確實有急事需要完成,而朋友的事又不太急,那麼你應該誠懇地向朋友說明原因,請求他的原諒,相信朋友會理解你的難處。
81.盲目吹捧惹反感
某人經朋友介紹去見一個國內著名的書法家,想討幅墨寶。進屋之後,發現桌上有一幅剛寫就的條幅。他走上前去,看了一下,就說:“看您老把這字寫得多棒哪,我可是從未見過這麼好的字。”然後就接著吹捧說書法家是五百年才能出一個的奇才書法家。結果書法家不動聲色地答道:“謝謝你的話。可惜這條幅我很不是滿意,其中有一個字寫得很沒有力度,我正準備棄掉,正巧你來了,還沒來得及處理。”僅此兩句話,就令這人無話可說了。這個人的話沒有說到點子上,讓書法家一聽顯然是外行,把他的話視為花言巧語,從而在心理上築起了防線。當然,這人此行也就是自跑一趟了。
深入分析:
在社交場合,說話恭敬,對人客氣是一種美德。但不分青紅皂白的恭敬和過度的客氣,那就有欠儒雅了。假若你到一個朋友家裏,你的朋友對你異常客氣,你每說一句話,他都唯唯而答,每和你酬答時,總是滿口你恭維不止,相信你一定覺得坐立不安,感到不自在,不一會身上就會起雞皮疙瘩。
表揚和恭維對方一定要注意分寸,有的放矢,千萬不能盲目吹捧對方,以博得對方的好感,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請大家謹記,適當地說幾句體得的恭維話是可以的,若繼續說個不停就不太妥當了。談話的目的在於溝通雙方的感情,而盲目吹捧則恰恰是橫阻在雙方中間的牆,如果不把這堵牆搬走,人們隻能隔著牆作極簡單的敷衍酬答。
正確做法:
小王把一頭蓄了幾年的披肩長發剪成了齊耳短發,剪完頭發,覺得一點都不像她理想中的模樣,很是生氣,當時就想跟理發師吵一場。但是沒有辦法,隻得這麼去上班。同事李姐見了小王,說:“小王,昨天剪的新發型吧?在哪理的?我覺得你還是這種短發風格簡潔,很符合你的性格的。像咱們這些經常見客戶的,還是清爽幹練的發型好啊!”聽了李姐的這些好聽話,小王不知怎麼氣就消了,心裏也覺得順暢了對理發師的怨氣一古腦兒全消了。
讚美要能夠言之有物,有理有據,為讚美而讚美隻會讓人對你反感。你不要以為凡事吹捧幾句,便不會得罪人。要知道,言不由衷的話,很容易鬧出心病來。對大多數人來講,對於他人的已習以為常了,你的讚美話若不能別出心裁,一定不能打到他的心裏。一定要以那些不大為別人所知道的,卻是他白以為得意的事情去誇獎。
在社交上,缺乏誠心、盲目地用一些諸如久仰大名、如雷貫耳,小弟才疏學淺,請閣下多多指教之類的套話去吹捧別人會讓人非常反感。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話,若從談話的藝術觀點看來,非加以改正不可。與其泛泛地說久仰大名,如雷貫耳,不如說閣下上次主持的討論成績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話。至於恭維別人生意興隆,不如讚美他推銷產品的能力,或讚美他的商業手腕,你若虛心向學,真心仰慕某人的學識,你應該擇其所長,集中某點請他指教,這比無謂虛泛的客氣話更具有交際效果。
給別人的讚美一定要得體,因為過高的恭維就變成了一種吹捧,讓人非常反感。你不能隨便看見女人就讚美漂亮,如果她明知自己實在是不漂亮時,心裏會覺得你是一個浮滑之人。有些女人,你可以讚美她漂亮,或說她活潑,或說她苗條,或說她健美,或讚美她的才智,她的聰明與幽默,或恭維她處理家務的井井有條、教育兒女有方等。
82.不要忍氣吞聲
雨一直生活在家庭暴力中,她丈夫是個心胸狹窄,脾氣暴躁的人,還喜歡喝酒。喝了酒就發酒瘋,動手打人。為了孩子她一直忍著。一個寒冷的夜晚,她頂著刺骨的寒風,急匆匆回到家時,丈夫因為她沒有來得及做飯劈頭蓋臉地大加辱罵,她委屈極了,她可是在站台上等了三趟車才擠上車的。下車後,她一個人又怕又冷,她多希望有人來接接她啊!可是……於是,她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和他吵了起來。最後的結果和以往的每一次一樣,她丈夫施行暴力,她在半夜裏,跑了出來,一個人躲在附近的樹林裏,恐懼和寒冷包圍著她,她絕望極了……那一刻,她都想到了死。後來,她提出了離婚,但是,他丈夫知道孩子在她心裏的重要性。堅決不給她孩子。為了孩子,她一次次地讓步了。她總在想,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以後她對他麻木了,對這種罵罵咧咧的生活習以為常了。由於經常看到父親打罵母親,孩子常常對她說:“媽媽,我長大了不結婚,男人都不講理,我不會像你這樣軟弱。”
深入分析:
你看到一些人,他們的生活是痛苦的,因為他們在每一個點上都妥協,害怕別人,他們對經常被人欺負,受人壓製,對很多事情忍氣吞聲。他們知道他們應該勇敢一點,但是他們被證明是懦夫,他們從來不敢勇敢地去保護自己。
在人們日常的交往中,那些與別人相處得最融洽的人,並不是處處吃虧,而是做得恰到好處。比如,他們往往很清楚自己和他人利益的分野。當你保護自己的利益時,其他人也會尊重你的利益。正如曾國藩所說的:“人苟能自強,誰敢侮之?”
堅持自己的權利是最基本的做人原則,你若隨便讓別人占你的便宜,你不僅會失去維護自己權利的能力,你也削弱了那種站出來爭取你應得權利的尊嚴。假如你無原則地向別人讓步,隻怕你有一天會非常的後悔,這種行為最後會讓你付出代價的。
正確做法:
黃進研究生畢來後到一所大學任教。剛到單位,他本著忍讓的立場,對什麼事情一般不過分計較。因此,雖然同事對他並無惡意,但在不知不覺中總是把她當作是一個理所當然地應該犧牲個人利益的人,去傳達室取信、取報紙都由她去,放假時安排他值班……但在實際上,他心裏非常渴望與別人一樣,得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利益與歡樂,隻是考慮到自己剛到單位不久,才一直忍了很久。但終於有一天,他忍無可忍了,來了一個總爆發。原來一場話劇演出沒有他的票。隻見他臉色鐵青,激動的聲音使所有人都驚呆了。雖然那場演出的票很少,但是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拿走了兩張票,頭也不回地走了。大家在驚訝之餘似乎也領悟到了什麼。在後來的日子裏,大家對他的態度似乎好多了,再沒有人敢未經他的同意便輕易地拿走他的什麼東西了。
俗話說:“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動物世界裏的法則是弱肉強食,其實對於人類來說,也未嚐不是如此,隻不過它在人類社會裏不那麼赤裸裸罷了。沒有誰能夠超越人性的局限,做事麵麵俱到,在別人觸犯了自己的利益時一忍再忍隻會助長和縱容別人侵犯你的欲望。
一位人際關係師指出:“許多人以為斬釘截鐵地說話意味著令人不快或者蓄意冒犯。其實不然,它意味著大膽而自信地表明你的權利,或者聲明你不容侵害的立場。”
人們是怎樣對待你的?你是不是三番五次地被人利用和欺負?你是否覺得別人總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們在訂計劃的時候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見,而覺得你會百依百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要我們要盡可能改變這種不被別人尊重的生活。盡管你可能還是害怕,不敢勇敢地表達自己的不滿,但是你要明白,“人善被人欺”自然有其道理。不要害怕走到極端,不要害怕別人,不要妥協,一定要大膽地向別人表達你的真實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