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reference_book_ids\":[6943539712799804447,689568780125418599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唐詩的形式和風格豐富多彩、推陳出新。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和樂府詩的傳統,並且極大地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無論是纏綿悱惻的《長恨歌》,還是感人至深的《琵琶行》,抑或是沉鬱頓挫、充滿憂國之思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無不體現出一種創新,一個時代的精氣。
此外,唐詩也在繼承前代五言、七言古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敘事言情的長篇巨製和風格優美整齊的近體詩。在當時,近體詩還屬於一種新體詩,這種格律詩體將我國古典詩歌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了一個最典型、最合適的形式,以至於到如今還備受詩歌愛好者的推崇和模仿。
魯迅先生曾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當然,這並不是說唐朝之後就沒有字韻皆佳的好詩,實在是後來人寫古詩,先讀一讀唐詩是很有必要的。無疑,唐詩代表了中華詩歌的最高成就,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壇上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筆觸。本書收錄了眾多不同形式和風格的唐詩作品,並對詩作從創作背景、思想內容、情感意趣、結構風格等方麵逐篇進行賞析,力求全麵地展現出唐詩瑰麗多彩的藝術風姿。
編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