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既生瑜 何生軒(1 / 2)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詩聖他老人家的名作,陳軒剛寫了一個開頭,便已經滿堂皆驚。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當一首詩完全躍然卷上,場中眾多名儒已經全部被驚到了。

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訊不通。

從側麵描寫了詩人對國家感情深沉,最後一句因憂國憂民而白發,束頭發的簪子都插不上。

眾人的腦海中,陳軒憂國憂民的形象清晰的浮現,每個人都感到心頭堵著一塊石頭。

“是啊!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何時才能休啊?”

而此時陳軒又開始落筆。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陳軒以一名老者修補茅屋的場景娓娓道來。

那一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瞬間便觸動了在座的眾人,讓他們感到鼻酸。

戰亂之下有多少人流離失所,又有多少人過著清苦的日子。

他們想安心讀書何其困難。

然而陳軒沒有絲毫停頓,第三首也開始落筆。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陳軒作完的第三首,直接抓起酒壇將酒倒入口中。

那一壇酒竟被他一口飲盡。

雖然東漢末年的酒精度極低,但喝了這麼多,也讓陳軒有了幾分眩暈。

他隨手將酒壇扔在地上,落筆如飛龍走鳳。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天門一長嘯,萬裏清風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

等到最後,絹布已密密麻麻堆起一米多高。

而陳軒也真的有些醉了。

最後一次落筆,他身體搖晃著望著周瑜。

“公瑾兄,汝以此詩何如?”

陳軒話落,周瑜竟麵色漲紅,一時呐呐無言。

旁邊孫策卻長歎了一口氣,即便他不願意承認,也知陳軒今日所作,篇篇皆是可以流傳古今的名句。

“此人乃大才啊!”

孫策感歎道。

而周圍那些名儒們早就一個個雙眼發光,各自捧著一塊絹布仔細品味。

“最後我再作一篇當做聘禮,送予喬公,希望喬公能將兩位小姐嫁於我為妻。”

陳軒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