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京城風雲(2 / 2)

恰在此時,京城之中卻毫無任何征兆地傳出了一些對太子極為不利的惡意謠言。有人繪聲繪色、添油加醋地宣稱太子對邊境戰事的危急狀況視若無睹,依舊在京城中毫無節製地貪圖個人的奢靡享樂;更有甚者,煞有其事、信口雌黃地造謠說太子暗中與敵軍相互勾結,懷有謀逆篡位的不軌之心。這些惡意中傷的謠言,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無形風暴,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迅速蔓延開來,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瞬間攪得人心惶惶,輿論一片嘩然。

太子得知這些令人發指的謠言後,憤怒得臉色漲紅如血,雙手緊握成拳,關節因為過度用力而顯得蒼白泛青。“這定然是大阿哥一係的惡毒陰謀,妄圖借此機會不擇手段地抹黑於我,在皇上麵前惡意詆毀,以達到他們那不可告人的罪惡目的。”

魏曉寶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沉著而堅定地分析道:“殿下,此刻我們萬萬不能自亂陣腳,被敵人的陰謀詭計所左右。當務之急,是需要盡快找出這些謠言的源頭所在,想盡一切辦法加以澄清,還原事實的真相。同時,我們也要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加強在朝中的勢力,鞏固和擴大支持我們的力量。”

於是,魏曉寶毫不猶豫地全身心投入到暗中調查謠言出處的艱難工作中。他日夜奔波,不辭辛勞,四處探訪,不放過任何一絲蛛絲馬跡。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周折和抽絲剝繭般的縝密探查,他終於發現這些謠言竟是從大阿哥府上的一名深藏不露、狡猾多端的幕僚口中最先傳出。

這名幕僚名叫劉方,平日裏深居簡出,極為低調,看似默默無聞,實則心思縝密,手段陰狠。魏曉寶深知,要讓劉方乖乖地承認是受大阿哥指使絕非易事,必須精心設計一個天衣無縫、巧妙絕倫的圈套,讓他無處可逃,乖乖就範。

魏曉寶找來親信,在一間隱秘的房間裏秘密商議如何引劉方上鉤。“我們可以放出風聲,說已經掌握了他貪汙受賄的鐵證,讓他自亂陣腳,露出破綻。”一名親信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魏曉寶搖搖頭,目光中透露出深思熟慮,“不妥,這樣做容易打草驚蛇,讓他有所警覺。我有一計,我們派人偽裝成他的同黨,約他在一個偏僻、人跡罕至之處見麵,然後趁其不備,一舉將他拿下。”

眾人覺得此計可行,紛紛點頭稱是,便開始分頭緊張地準備起來。

然而,心思縝密、老謀深算的大阿哥也敏銳地察覺到了魏曉寶的行動,迅速開始絞盡腦汁地想方設法加以阻攔。他麵色陰沉,雙眉緊鎖,在一間昏暗的密室中召集心腹,共同密謀應對之策。

“絕不能讓魏曉寶抓住把柄,壞了我們精心策劃的完美計劃。”大阿哥的聲音低沉而陰冷,眼中閃爍著陰鷙、凶狠的光芒。

一名心腹小心翼翼地說道:“大人,不如幹脆派人暗中除掉魏曉寶,一了百了,永絕後患。”

大阿哥搖搖頭,目光中透露出一絲顧慮和謹慎,“此時動手,太過明顯,容易引起他人的懷疑和警覺。我們要想辦法破壞他的計劃,讓他徒勞無功,空手而歸。”

大阿哥派出了自己最為信任的心腹人手,對魏曉寶進行了嚴密的監視,試圖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的一擊,破壞他精心設計的圈套。

另一邊,魏曉寶也察覺到了大阿哥的暗中阻撓,行事更加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如履薄冰地推進自己的行動。

與此同時,遠在宮中的皇上對邊境戰事的緩慢進展深感不滿和憂慮,緊急召集大臣們進宮商議應對之策。大阿哥趁機在朝堂之上,巧舌如簧、滔滔不絕地指責太子無能,將邊境局勢的不斷惡化歸咎於太子的領導不力、指揮不當。

“父皇,邊境戰事遲遲未有顯著的進展,皆是因為太子統籌不善,調度無方,導致我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大阿哥言辭激烈,義正辭嚴,眼中滿是得意與算計,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陰謀得逞的那一刻。

太子麵對這毫無根據、無端的指責,毫不畏懼,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父皇,兒臣一直心係邊境,日夜憂心忡忡。奈何有奸人從中作梗,故意破壞糧草補給,才導致局勢如此艱難。兒臣已經派人嚴查此事,定會盡快扭轉當前的不利局麵。”

朝堂上的氣氛瞬間變得劍拔弩張,緊張到了極點。大臣們有的沉默不語,低頭沉思,有的則在心中權衡利弊,思考著如何在這場激烈的爭鬥中明哲保身,或是選擇支持哪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