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學術論文創造性閱讀的方法(1)(3 / 3)

三、文本的間隔

閱讀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主觀能動性在這裏起著重要的作用。極端說來,所有的閱讀都是帶著讀者主觀傾向的閱讀,它受讀者的情緒、喜好、理解水平、時間充裕程度、閱讀目的等因素的影響,所以,所有的閱讀也可以說都是片麵的閱讀、部分的閱讀,因此,閱讀效果的好壞就和讀者的“關注點”,或者說和讀者的閱讀重點非常有關,而這在本質上就涉及了文本的間隔問題。

所謂間隔,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分解,顯然也是我們進行創造性閱讀的一個重要基礎。文本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作品,盡管性質、形式各異,但就文本的形式而言都不過是文字語句的組合、觀點材料的組合、開頭結尾的組合、張三李四的組合,或是拚貼加注解、引用加評注,如此而已。因此它無疑可以按各種不同的標準來進行分解,如可以將其分解為字、詞、句、段,可以分為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附錄,正文又可以進一步分為引論部分、論證部分和結論部分等,也可以分解為文字、圖表、曲線,當然,我們還可以將其分解為文本的內容、文本的形式、文本的思維,等等。總之,不同的閱讀目的,會影響到不同的文本間隔標準,也就會產生不同的閱讀重點,從而影響不同閱讀方法的選擇。

四、閱讀的收獲

閱讀的收獲是閱讀的結果,它的大小取決於前麵幾個要素,如文本的選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我們在這裏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創造性閱讀中,“閱讀的收獲”往往並不是一個簡單的結果、一個閱讀的終點,而隻是一個暫時的終點,隻是持續過程中的一個環節。因為,創造性閱讀往往是帶有目的的閱讀,在完成了一次閱讀以後,讀者就會檢視自己的閱讀是否已完成了預先的任務,如果沒有完成,那麼他就會調整他的策略,再進行一次甚至多次的新嚐試。當然,閱讀的目的也可能在一次閱讀中就順利實現。但是,即使在這時,也可能會產生新的閱讀目的,從而又投入到新一次的閱讀中。因此,在創造性閱讀中,原先可能並沒有什麼打算要閱讀多少量,但在真正結束時,往往會發現事實上已閱讀了大量的書或文章。閱讀在閱讀中擴展,閱讀在擴展中閱讀。人一生的閱讀不就是這樣一個循環不息的過程嗎?

五、創造性閱讀的具體方法

閱讀涉及方方麵麵,因此,對於閱讀方法的分類,並沒有固定的標準。筆者認為,從一般意義上講,閱讀方法可以分為外法和內法兩大類。所謂外法,是指讀、誦、背、抄,認、校、記、寫,圈、點、批、注,選、參、審、譯,借、查、問、考,議、答、釋、教等等,著重於閱讀的外在行為;內法則指:分類與比較、抽象和概括、分析與歸納、延伸和類推,尋幽索微,知一反三,著重於閱讀的內在思維活動。一個完整的閱讀活動,當然需要外法和內法的結合,也需要微觀和宏觀的兼顧。也就是說,既要從文字、結構、內容的細微處深剖細究,又要從作品的整體上、宏觀上進行直觀的、全景式的鳥瞰。既要有創造性閱讀的全過程模型構建,又要有具體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下麵我們來談創造性閱讀的第二個層次的理解,即提出學術文本閱讀的五種具體方法,這也是本書詳細論述的重點內容。

1、理解式閱讀法,即把閱讀的中心、興趣、重點、目的放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上,它關心的是文本的字、詞、句、論點和論據,主要目的是積累。顯然,它是適合於一切文本的。

2、延伸式閱讀法,即不僅把閱讀的中心、興趣、重點、目的放在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上,而且還關心文本的延伸含義,主要目的是獲得新的啟示。一般說來,它較適合於相關領域文本。

3、類比式閱讀法,即把閱讀的中心、興趣、重點、目的放在對文本內容背後的透視上,放在對文本內容背後所隱含的結構模式的研究上。它不僅研究文本內容本身,而且還研究它背後隱藏的邏輯體係,或者說“沉默的表達式”,並以此作為創造的新起點。一般說來,它較適合於無關領域文本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