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第四境賢人境,達到這一境界以後,便可以凝聚自己的文器,施展儒道神通。
可以說,儒家到了第四境,才算是真正的登堂入室,擁有了一些超越常人的手段。
抬起頭,文器凝聚成一團雲的形狀。
這是文器的雛形,接下來李君可以將文器凝聚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大多數都會將文器凝結成筆墨紙硯,文房四寶最常見,但也是讀書人必不可少的東西。
李君想到每次自己施展儒家神通的時候,都是以寒螭小劍代替。
其實儒家的神通自然還是要以儒家的文器施展出來威力最大。
不如第一個文器選擇筆?
隻是筆太過常見了。
“刻刀。”
李君腦海中暮然想起一件工具,和筆擁有同樣的特性。
筆在未被發明之前,上古時期,人們都是把文字刻在竹簡之上,刻刀也是筆。
可以說是筆的前身,筆的祖宗。
這一刻,李君閉上眼睛,想象著刻刀的模樣。
很快,頭頂那一團文器不斷的變化,最終化為了一柄紫色的刻刀。
刻刀上麵通體如玉般光滑,古樸的紋路上散發著滄桑的氣息。
刻刀長有三寸,模樣似金非金,似鐵非鐵,在緩緩的轉動。
李君睜開眼睛看到刻刀的刹那,便止不住的歡喜。
隻是似乎還缺點東西,刻刀上麵太單調了,除了天然的紋路以外,再沒有任何其他的裝飾東西。
刻刀作為自己的文器,日後要伴隨一生的,不如再寫幾句人生格言。
刻刀不大,所以上麵可以刻的字並不多。
“自己該刻點什麼呢?”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李君的腦海中驀然想到了這句話。
這是他入文聖宮溝通亞聖文器時心中所想,也是李君心境的真實寫照。
下一刻,李君心念一動。
刻刀上麵一行小字便出現。
一瞬之間,八尊聖人雕像中的亞聖雕像突然震動起來。
正是雲麓書院的那位亞聖,名為孟寬,又稱為孟聖。
亞聖雕像之上,一道紫氣突然衝出,飛入李君的身體裏。
“這是自己的理念得到孟聖的認同,所以給予自己饋贈嗎?”
李君急忙閉上眼睛,感悟那落入體內的紫光。
隻見在腦海當中,漸漸浮現許多信息。
是儒道神通。
踏入賢人境以後,便可以領悟自己的儒道神通了。
隻是一般在鞏固了境界後,才開始漸漸的領悟神通。
而李君因為亞聖紫氣的加持,神通竟然瞬間領悟而出。
【當仁不讓】
這是李君神通的名字,義之所至,當仁不讓。
正符合“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意境。
這神通是防禦類的神通,和衛牧的【砥節】,馮浩的【墨守成規】有些相像。
與筆落驚雨配合,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李君伸出手,刻刀落在手心之處,上麵的光環隱去,除了有些古樸以外,並看不出什麼其他的東西。
不過李君卻生出了與刻刀血脈相連的感覺。
“這就是自己的文器。”
李君愛不釋手。
同時,在李君文器凝聚成功之時,廣場之上。
再次出現的八道清氣,瞬間凝實,並且在空中漸漸彙聚成一柄刻刀的模樣。
“這,這是李君破境了?”
“這是他的文器嗎?竟然是一把刻刀。”
“剛剛破境竟然就引起了異象,這真是聖人的待遇啊。”
廣場之上一片喧嘩。
而之前臉上帶著得意之色的趙賢,望著天空中的那柄刻刀,緊緊的握住了拳頭。
“該死!該死!這個李君竟然突破了。”
趙賢此刻心中非常的不爽,有一些不安。
雖然已經認定李君無法離開小世界,但先是立意,緊接著突破凝聚文器。他萬一真的從裏麵出來怎麼辦?
“這個李君就是個踩不死的臭蟲,都要死了還要折騰。”
趙賢心中氣呼呼的暗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