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人都安靜了下來,伸長脖子張望著,想要看看剛才口出狂言的書生,究竟能寫出什麼樣的詩。
一身綠衣的雨荷,也躲在人群之中。
隻是看著書生的模樣,總覺得眼熟,像是在哪裏見過。
猛然間想起。
這不是當時在江上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那個書生嗎?
“這位大哥,究竟是怎麼回事?”
雨荷來的晚,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個書生啊,之前遲遲不落筆,剛才又說他寫出的詩句,驚天地泣鬼神,大家都等著看熱鬧呢。”
“那他一定會寫出很好的詩的。”
綠衣女子篤定道。
那男子有些驚訝的看了女子一眼。
“小姑娘你還是太單純啊。”
此刻李君已經開始落筆。
筆尖銳利,銀鉤鐵畫。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當一句詩寫出來,已經有人情不自禁的念了出來。
許多人都不由屏住了呼吸。
開場便見功底。
李君手中筆風不停,龍飛鳳舞。
“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秋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點點墨跡落於紙上。
許多人的呼吸都開始急促起來。
一副江麵薄霧籠罩的場景躍然於腦海之中。
高台之上,便連楊安等人也好奇起來。
怎麼突然就變得如此安靜。
李君繼續沾墨,落筆。
旁邊妹妹幫他研墨。
紅袖添香,素手研磨,構成一副唯美的畫卷。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好。”
有人忍不住道了一聲。
能來這裏的皆是各地的才子。
這一刻也都忍不住讚歎。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李君將筆放下,拿起畫卷吹幹墨汁,遞給旁邊的侍從。
“請呈給雲台和學政大人品鑒。”
侍從剛才還處於發懵之中,反應過來急忙點頭。
台上,楊安等人早就迫不及待。
當侍從將詩拿上來。
眾人都圍了上來。
許久之後,楊安長歎了一口氣。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好啊,此詩當為今日魁首。”
楊安話落。
眾人紛紛點頭。
即便連山豐縣胖官員,也說不出反駁之語。
而台下唐風聞言,卻是腦子嗡的一聲,臉色一片煞白。
詩魁的位置保不住了啊…
…
“事情竟是這樣。”
船艙裏麵,綠衣女子興奮的向師姐講述著岸上的見聞。
她本身便是愛熱鬧的性子,剛才見那些人瞧不上李君,心中亦是十分的不憤。
後來李君一首詩震驚全場,頓時她也感覺出了一口惡氣。
綠衣女子雖然不怎麼懂詩詞,但也知道李君作出來的詩頂好的。
於是便迫不及待的講給師姐聽。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女子喃喃自語。
不禁想到了自己當初離開京城,乘舟前往漓江劍派的場景。
一葉扁舟,沿江而下,她還記得當時的月亮很圓…
一時之間,思緒翻湧。
“雨荷,你是說作這首詩的和昨日那首詩的是同一人?”
“是啊,那書生當時簡直如天上仙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