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就會拿人家打趣,不理你了。”
說著,李闐竹把身子轉過去,隻是嘴角忍不住就翹了起來。
中秋很快到了。
這幾日,趙鐸都忙著應酬,李君也是難得見他一麵。
中秋詩會在各地那都是一大盛事,尤其今年的雲台府格外的隆重。
舉辦的地方選在漢江邊。
詩人寄情於山水,而在江邊才更容易激發詩興。
這夜,明月高懸,萬裏無雲,天公作美,是個好日子。
據說前年詩會一場瓢潑大雨,那些意氣風發的書生都被淋成了落湯雞。
花枝招展的花魁名媛,更是有不少春光乍泄。
可以說是最狼狽的一屆。
當然,也有人對那一日的香豔懷念無比。
漢江邊上,早已搭好了高台。
十三縣的青年才俊全部彙聚於此。
在詩會之上若能作出一首膾炙人口的詩作,立刻就能在文壇揚名,被冠以才子稱號。
才子兩個字雖然隻是一種美稱,但這種光環對讀書人而言,用處頗大。
無論走到哪裏,報出名字,立刻有人刮目相看。
到了外地會有同行慕名而來,即便逢年過節寫個對聯,那價格也比普通的秀才翻上幾番。
漢江邊上,人聲鼎沸。
除了來參加詩會的讀書人以外,也有許多百姓來看熱鬧。
平頭百姓哪懂得哪首詩好,主要是來看那些花魁名媛們。
平日裏她們都在閣樓裏,可是看不著。
當然,百姓隻能在外圍的區域,裏麵則有官兵把守,想要進入,首先要報上名號,登記在冊才行。
岸邊早就掛滿了紅色的燈籠。
再加上一輪明月升起,雖是晚上,卻並不昏暗。
李君握著妹妹的手,跟在趙鐸的身後,一路走了進來。
趙鐸作為一縣父母官,周圍許多人都上前打招呼。
“趙大人,今年你們山陽縣打算派幾人來參加詩會啊?”
一個胖乎乎的官員走過來,說話的時候臉上的肥肉都在抖動。
“本官隻帶了一人,不過我山陽縣青年才俊有很多,也有許多自行來參加的。”
“是嗎?”
那胖乎乎的官員笑了笑。
“看來趙大人還不死心啊,今年不會像去年一樣貽笑大方吧?”
那胖官員話落,周圍許多官員都笑出聲來。
而趙鐸臉色微微有幾分難看。
旁邊王捕頭低聲道:“來參加詩會的人有很多,雲台十三個縣,每個縣都會由官方派出代表團。”
“我山陽縣一直文脈較弱,去年隻派出了劉秀才一人。”
“結果那個書呆子寫出的詩實在不堪入目,讓趙大人成為了笑柄。”
“劉秀才?”
李君想到之前在青山鎮聽到的傳言。
讀了幾年書,終於高中了秀才,據說媒婆把門檻都給踏破了,後來莫名其妙的失蹤了。
李君卻是知道是被狐妖給吃了。
趙鐸幹笑兩聲:“楊大人說笑了,我山陽縣沒什麼人才,哪能和你楊大人的山豐縣相比。”
就在此時。人群中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有人驚呼道:“府台大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