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算計2(2 / 2)

1.一百台海軍型無線電台(通訊距離三千公裏,價值超過四千萬英鎊);

2.四套海軍無線電基站(通訊距離五千公裏,至少值一千萬英鎊?);

3.十艘龍一型飛艇(價值超過兩千五百萬英鎊)。

(全部總價值在七千五百萬英鎊以上)。

他還提出了幾個附加條件:

第一個條件,是十五年內,英國人不能向第三方轉讓這兩項技術,否則將中斷後續的技術升級轉讓談判!

第二個條件,是可以考慮,那三個被轉讓的地方,仍然可以繼續保留在英聯邦之內,成為英聯邦成員國。

第三個條件,是直接提出,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大英帝國充當他與法國談判的中間人!

這個蛋糕的巨大‘誘’‘惑’力,是英國佬無法抗拒的。

不過他一出口就是四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轉讓,以英國佬對土地的貪婪,那也是一定會使英國佬產生一些顧慮的。那就談判嘛,談它個一年半載的時間吧,反正他現在是有時間去與英國佬磨牙的。他是不急的,英國佬是急的冒煙的!

他現在要考慮的是,以最多三千萬美元現金,就把這三個地方拿下。

那批海軍型無線電台和基站,對英國佬的皇家海軍艦隊,是一種實力的巨大提升,但是,也隻夠英國佬建立大西洋範圍內的海軍無線電通訊網,減少一個就不能完全覆蓋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是無法構建通訊網的,要建立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全球無線電通訊網絡,就更是不可能的。

還有兩個限製英國佬的條件,就是這些技術轉讓,首先是以英國佬,五年內必須采購五百套以上的海軍型、二十套基站成品的規模,分批次‘交’付的,需要談判的一個重點,就是‘交’付的技術目錄和批次的數量;

第二個是功率放大管的生產技術,那是現在不進行技術轉讓談判的,五年後再來說技術轉讓談判,現在他隻提供成品供應,而且還有一個配額問題。

其理由也簡單:製造技術複雜、成品率低,同時那也是無線電的核心技術,是集團的核心保密技術。

他估計轉讓之後,在三年至五年時間內,英國佬就可能以自己的電子管產品,製造出實用化的艦隊電台,六、七年的時間,他們才可能自己製造出遠距離(五千公裏)的無線電基站設備。

這次的無線電技術轉讓,是以真空管的第一代技術構建的無線電台,體積大、耗電量大、發熱量大、穩定‘性’差,連續工作時間較短,造成係統的小故障較多,維修量增大,整個係統的抗幹擾能力基本上沒有。

信號放大技術,采用的是幾級加成放大技術,必然造成結構複雜,管子和元器件數量巨大,最後造成設備的體積也比較龐大,不適用於小型艦艇和陸軍團級以下野戰部隊裝備,以及在不遠的將來,必然會出現的飛機上進行安裝。

對飛艇上配置的無線電台,他就直接給它安裝簡化的海軍型,因為是高空通訊,通訊距離還有所提高。對遠距離航線,隻是需要在航線上布置導航和通訊轉發中繼站。

這兩項技術轉變成為軍事實力的投資資金量,也是相當大的一個數字,也算是另外一種軍事競賽的投資吧!

這套第一代無線電係統,雖然是一種不完善、不穩定、不成熟的係統,但是,英國佬有其它的選擇嗎?

至於那些與無線電台配套的密碼機、電動計算機、電傳打字機,那是不可能現在就向英國佬提供的,那是以後的事情。何況現在的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會開始重視通訊的加密技術和解碼速度,他們隻有在吃了大虧之後,才會想到,也才會需要這些技術,那是又一次機會和博弈的籌碼!

他估計,這次英國佬是無論如何,都會至少給他一塊地盤的,北奧或哥倫比亞省(加拿大的卑詩省)也可能隻能拿到一個,他到希望是哥倫比亞,北奧他就可以暫時放棄,隻是要求一個折衝的待遇:大英帝國和澳大利亞殖民地政fǔ,不幹涉他在北奧的經營活動。

那裏就暫時放下以後再說,尤其是十年後澳大利亞的獨立,也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成本雖然也不會低於直接從大英帝國政fǔ手裏拿到的少,但是其法理‘性’也不會弱於與英國佬的‘交’易。

至於以後如何經營自己“掌管”的西澳,他已經打定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