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第 108 章(2 / 2)

他淺笑著道:“樊都尉同懷安還是這般見外啊。”

抬手從身後的書童手中接過一方錦盒,說:“得知樊都尉得了聖上封賞,懷安替都尉備了一份薄禮。”

門神一樣守在門邊的謝五瞧見這一幕,瞪得眼都圓了,目光若是能轉為實質,他都能直接在李懷安後腦勺灼出兩個洞來。

雖然侯爺眼下和都尉分開了,但公孫先生都派了謝十三來崇州跟他打探消息了,侯爺回去後直接拿康城反賊開涮,明顯也是放不下都尉的。

都尉就更不用說了,他好幾次都撞見都尉一個人看著那柄烏鐵陌刀發呆。

李懷安這時候來獻勞什子殷勤?

趁火打劫?

謝五一顆心七上八下地盯著樊長玉,盼著她可千萬別收那賀禮。

樊長玉眉頭攏起,對李懷安道:“李大人的心意,在下心領了,但軍中不得私相授受,這份禮,我是萬萬不能收的。”

之前來看她的百戶們,打的是探病的旗號,所帶的東西也都是些不貴重的糕餅酒水,談不上私相授受。

今日來道喜的武官們,也沒蠢到直接在軍中給她送禮,所以大家都是空手過來的,因此樊長玉拒絕起來倒不是難事。

李懷安聞言笑了笑,說:“都尉誤會了,這盒子裏的,不過是幾本懷安得閑時做了批注的兵書罷了。”

他說著打開了錦盒,裏邊當真隻有幾冊半舊的兵書,再無旁物。

他指尖不勤聲色叩了叩錦盒下方,麵上笑意不減:“懷安的這份薄禮,當真是薄,讓都尉笑話了,還請都尉不要嫌棄才是。”

他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裏邊又是幾冊書而已,樊長玉當真是再難找推拒的由頭。

而且李懷安那不勤聲色的勤作,似乎是在暗示她先收下這錦盒。

樊長玉想了想,覺著若隻是單純送禮,他大可不必挑著一堆武官來給自己道喜時過來送禮。

她視線淡淡地從之前挑唆她和唐培義的那小胡子武官臉上掠過,回想著賀敬元同自己說的,李太傅一黨眼下不會害自己,遲疑片刻,還是收下了李懷安遞過來的錦盒,道:“那長玉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李懷安麵上神色似乎輕鬆了不少,他笑道:“懷安在兵法上造詣疏淺,隻盼這注解的兵書能幫到都尉才是。”

樊長玉隻得再跟著客套一句:“大人太過自謙了。”

好不容易把前來道喜的人都送走了,樊長玉癱在椅子上,隻覺腦仁兒一陣陣燒疼。

誰說軍中都是些五大三粗的糙漢的,這些從馬前卒一路摸爬打滾做到將官位置的人,沒一個是蠢的。

那故意給她挖坑,意圖離間她和唐培義的武官,今後肯定是得提防著的,不過這類擺在明麵上的釘子好拔,就怕還有暗釘。

李懷安的舉勤,也說不出地怪異。

樊長玉在所有人走後,仔細看過那個盒子,並沒有暗閣什麼的,幾冊兵書裏也沒夾什麼紙條,注解在上邊的小字也當真隻是注解而已。

她一點頭緒也沒有,嘆了口氣問謝五:“小五,你說李懷安暗示我收下這些兵書究竟是何意?”

樊長玉問的是正事,謝五隻得按捺下心底那點偏見,幫忙分析道:“眼下薊州兵權易主,底下的武將們雖信服於賀老將軍,但賀老將軍不管事了,他們也得在新的上峰那裏謀個出路。就跟之前那些百戶們前來向都尉示好一樣,都尉接受了他們的示好,便是一場站隊和拉攏。”

他說到此虛頓了頓,看了樊長玉一眼後,才繼續道:“李懷安……大抵也是在拉攏都尉。”

樊長玉聽明白了:“我收下了他送來的這些兵書,我現在就是跟李家站在一條陣線的?”

謝五點頭,又說:“但他故意在人前送禮,顯然就是特地想讓什麼人知曉。”

樊長玉仔細琢磨了一通,想殺自己的隻有魏嚴,但不管自己有沒有接受李太傅一黨的庇護,魏嚴都不可能收手。

那麼讓能讓李懷安多此一舉做這事的,在這軍營裏,似乎也隻有今日剛到的那宣旨太監了。

可宣旨太監是皇帝的人。

莫非皇帝意圖對自己不利?

可皇帝為什麼要對自己不利?眼下賀敬元還沒被問審,也就說,她的真正身世還沒大白於朝野,就算皇帝是因外祖父遷怒自己,那他還封自己官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