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穀在經曆了諸多權謀鬥爭後,終於得權勢,成功登上了鄭國的皇位。他的登基大典盛大而隆重,整個鄭國沉浸在一片歡慶之中,然而這一切在我眼中卻充滿了諷刺。
鄭穀坐在那至高無上的皇位上,接受著眾人的朝拜,他的目光中透著威嚴與疲憊。隨著他皇位的穩固,朝中大臣們開始操心起皇室的後位之事。畢竟,一個國家需要有皇後母儀天下,這對於穩定朝綱和皇室傳承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大臣們紛紛進言,他們在朝堂之上陳述著立後的各種理由。有的大臣說:“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後,皇後之位空缺已久,如今陛下登基,應早日立後,以顯陛下對皇室傳承的重視。”
聽到大臣的話,我在心中冷哼。我想,他鄭穀也配談傳承?他的雙手沾滿了代國百姓的鮮血,他所謂的傳承不過是建立在無數人的痛苦之上的一場虛榮。
還有的大臣進言道:“陛下,立後之事關乎民心所向,一位賢德的皇後能夠輔助陛下治理天下,為陛下分憂。”
我心中滿是不屑,他鄭穀若是真的有心治理天下,又怎會做出侵略代國這樣的惡行?他如今想要立後,不過是想為他的皇位再添一抹虛假的光輝罷了。
鄭穀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進言。他的心中卻隻有苦澀,因為他心中唯一想立為後的人,便是被他軟禁在梧桐宮的我。可是他也知道,我對他的恨如同堅冰,難以化解。
然而,大臣們的進言愈發強烈,各方勢力都在背後推動著立後之事。他們以朝政穩定、民心安撫等諸多理由向鄭穀施壓。鄭穀深知,如果他一直堅持要立我為後,不僅會引起朝廷內部的動蕩,還可能會引發各種勢力之間的矛盾衝突。他雖為皇帝,但剛剛登基,根基尚未穩固,他不能因自己的感情而不顧整個國家的局勢。
當鄭穀最終迫不得已同意立丞相家的嫡女為皇後時,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我的耳中。我正坐在梧桐宮的窗前,眼神空洞地望著窗外的梧桐樹。聽到這個消息的瞬間,我的身體微微一震,隨後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我想,這就是他所謂的深情嗎?在權力和所謂的大局麵前,還不是輕易地放棄了我。
我猛地站起身來,心中的憤怒如同即將噴發的火山。我一把掃落了桌上的茶具,茶杯和茶壺碎了一地,就如同我那曾經破碎的幻想。我開始在房間裏來回踱步,腳步淩亂而急促,每一步都像是在宣泄我內心的憤懣。
“他怎麼可以這樣?他以為這樣就能彌補他對我做的一切嗎?”我咬牙切齒地低聲自語著,雙手緊緊握拳,指甲深深地嵌入手心,可我卻感覺不到疼痛,因為心中的痛已經將身體上的感覺淹沒。
立後大典舉行的那一天,整個宮廷熱鬧非凡。我卻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用被子蒙住頭,試圖隔絕外麵的喧囂。可是那喜慶的鑼鼓聲和歡呼聲還是不斷地傳進來,像是一根根針不斷地刺著我的耳膜。我蜷縮在床上,身體不停地顫抖著,腦海裏不斷浮現出鄭穀和他的新皇後在一起的畫麵,那些畫麵像毒蛇一樣纏繞著我的心,讓我幾近窒息。
我在心中暗暗發誓,我絕對不會讓他好過,他給我帶來的痛苦,我要加倍奉還。哪怕我現在身處困境,我也不會屈服於他的權勢,更不會被他的這種行為所傷害。我是代國的公主,我有著自己的尊嚴和驕傲,即使國破家亡,我也不會任由他如此踐踏我的感情。
而鄭穀,在立後大典上,雖然麵無表情地接受著眾人的朝拜,但他的心中卻滿是無奈與失落。他不時地向我居住的梧桐宮方向望去,眼神中透露出複雜的情感,有愧疚,有思念,也有對現狀的無奈。
立後之後,鄭穀並沒有忘記我。他不顧眾人的反對,下旨立我為貴妃。這個決定在宮廷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紛紛表示不解,認為我的身份特殊,且對陛下心懷怨恨,不應被立為貴妃。但鄭穀心意已決,他說:“朕與葉一弦之間的事情,朕自有主張,諸位不必多言。”
在梧桐宮內的我,聽聞自己被立為貴妃的消息後,心中充滿了憤怒與屈辱。我覺得這是鄭穀對我的又一次羞辱,他以為用一個貴妃的名號就能彌補他對我所做的一切嗎?他在我心中永遠是那個毀掉我國家、殺害我百姓的仇人,我絕不可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而鄭穀,他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我在宮廷中有一個尊貴的身份,他想著也許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能慢慢放下仇恨,重新回到他的身邊。但他不知道,他的這個舉動隻會讓我更加堅定地遠離他,仇恨在我心中燃燒得更加猛烈。
鄭穀在立後和立我為貴妃之後,常常會來到我居住的梧桐宮附近徘徊。他望著那緊閉的宮門,心中滿是思念與愧疚。他想進去見我,卻又害怕麵對我的仇恨。而我,在宮中也盡可能地避開他,每一次聽到他靠近的腳步聲,我都會緊緊地捂住耳朵,不想聽到關於他的任何聲音,心中的恨意如同洶湧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衝擊著我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