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消極自由到財務自由(1 / 2)

從工作謀生的角度來看,我是世界上最幸運的人。沒有人能夠讓我去做我自己根本不相信的事情或者我以為非常愚蠢的事情。

——沃倫·巴菲特

有位年輕的中產人士說他的人生是黑色的人生。因為,為了生計,為了飯碗,不論在哪裏工作,都常常被迫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愚蠢的事情。作為工薪階層,中產人士很難去拒絕做自己覺得愚蠢的事情。對工薪階層的中產人士來說,不僅不得不去做各種蠢事,而且,一旦經濟危機出現,辛辛苦苦的一點積攢,常常縮水,甚至化為烏有。許多工薪者在經濟寒冬中被打回原形,肩負沉重的債務。

所謂的中產人士,就是在財務上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群,他們不至於窮到叮當作響,也不至於富到不用早九晚五。在這個社會上,有些人猶如有手提印鈔機,如知名畫家、書法家,流行歌星。像知名畫家,若沒有錢了,畫幅畫就是錢。還有一些富翁,家有億萬淨資產。這些人都是中產人士所比不了的。中產人士的另一個定義就是工薪族。工薪族的特點是,工作一天才有一天的收入,不工作就沒有收入。他們,常常上有老下有小,為了謀生不得不辛勤工作。更令人不能樂觀的是,中產人士僅僅靠工資收入很難獲得財務自由,至少在正常的退休之前很難。對絕大多數中產人士而言,靠工資不能獲得財務自由。

何謂財務自由?財務自由就是一個人(家庭)不靠工薪和他人施舍能維持既往的生活方式。要獲得財務自由,你必須既不必工作又能有足夠多的收入,而且這個收入不是來自他人(如饋贈或遺產),不是來自每月上班的薪水。財務自由的標誌是被動的收入大於主動的收入。主動的收入是靠主動的工作換來的收入,即為錢工作獲得的收入。被動的收入是不必主動地工作就能獲得的收入,即錢為你工作所帶來的收入。從這種意義上講,當你靠主動收入謀生的時候,你就有點被動了,你就被迫為錢工作了。當你靠被動的收入維持理想的生活方式時,錢就在為你工作,你就很主動了。

爭取財務自由,就是從無到有、不斷增加被動的收入。被動的收入通常來自股票(份)、債券、基金等金融工具以及土地、房產、版權等。爭取財務自由的過程就是主動地製造被動收入、把主動收入的結餘通過正確的投資轉化為被動收入的過程。所以,沒有被動的收入,就沒有財務自由。有財務自由的人,讓錢為他們辛勤工作,沒有財務自由的人,辛勤為錢工作。從財務自由的角度看,辛勤工作的目的必須最終讓錢辛勤為你工作。

財務自由是人身自由與獨立的物質保障。沒有財務自由,你就必須服從。當國家是唯一的雇主的時候,按照哈耶克的看法,你就會被奴役。致力於研究自由的人士發現,消極自由比積極自由更為根本,更為重要。研究財富的人士發現,被動的收入比主動的收入更為根本,更為重要。要想獲得自由,首先要有消極的自由;想要有財務自由,必須有被動的收入。消極的自由讓你免受政權的強製,被動的收入讓你能夠掌控自己。財富不一定能使人絕對自由,但沒有能維持體麵生活的財富,那一定不自由。終極而言,財務自由是關於對自己的掌控,對自己的時間與生活的掌控,進而是對自己的生命的掌控。財富自由能讓你做出你所要做的選擇,而不是被迫去接受別人替你做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