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遊戲:奴役全球的資本化危機85(1 / 3)

第12章 市場的鐵幕看不穿 看不透的投資銀行

高盛是當代全球最著名,也是最賺錢的投資銀行,但是它的賺錢方式並不都是光彩的。據中新社2010年4月16日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該集團及其一位副總裁在美國房地產市場開始陷入衰退時欺詐投資者,在一項與次貸有關的金融產品的重要事實問題上向投資者提供虛假陳述或加以隱瞞,投資者因此遭受的損失可能超過10億美元。

SEC指控稱,高盛在2007年年初設計並銷售了一款基於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債券的擔保債權憑證(CDO),當時美國房市和與其相關的證券均已出現走軟跡象,而高盛並未向投資者披露產品的關鍵信息,特別是一家大型對衝基金保爾森基金公司(Paulson?& Co)在這一衍生產品鏈條的設計和運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更未向投資者披露保爾森公司對該產品做空的“關鍵性信息”。高盛一方麵允許對衝基金做空,另一方麵卻向其他投資者承諾這項產品是由獨立客觀的第三方推出的。SEC說,為此項交易,保爾森基金公司2007年向高盛支付了約1500萬美元的設計和營銷費用,高盛副總裁法布裏斯·圖爾因銷售有功,於2007年獲得200萬美元報酬。

保爾森(John Paulson)是金融危機以來最成功的對衝基金經理,過去幾年僅個人獲益就達60億美元,在做空CDO項目上整個基金收益高達400億美元,其中與德意誌銀行的一筆CDO交易直接獲利5億美元。

希臘的債務危機雖然有多種因素,但也與高盛的欺詐有關。20世紀90年代末期,作為歐共體12個成員國和《歐洲聯盟條約》最初簽署國之一的希臘,為了盡早達到《歐元趨同標準》(The Convergence Criteria)規定的通貨膨脹率、當年財政赤字、政府長期債券利率、彙率幅度標準,尤其是國家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的標準(如果出現問題一定要及時糾正,否則就必須向歐洲央行繳納一定數額的無息儲備金並在限定的時期內糾正問題。如果在限定的時期內仍未達到所規定的指標,那麼這筆準備金就變成罰款歸歐洲央行所有),與高盛合作,由高盛運用貨幣互換等金融衍生手段重組債務並大量融資,掩蓋了真實債情,於2001年1月1日進入歐元區。高盛在希臘的貨幣互換交易中賺取了3億美元的傭金。

另一個是納斯達克前主席的故事。

2008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美國聯邦政府公開披露了或許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起金融詐騙案件。這起案件的主角是前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主席伯納德·麥道夫,他利用龐氏騙局手段詐騙投資人500億美元資金。此人因在1960年創立麥道夫投資證券公司而聞名華爾街,案發時,70歲的麥道夫仍是納斯達克OMX集團提名委員會的一名成員。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紐約辦事處執法部門副主任安德魯·卡萊馬裏說,他們起訴的是一件令人震驚的詐騙案,該案涉及的資金規模極大。聯邦調查局特工西奧多·卡希奧皮在單獨的刑事指控中說,麥道夫的投資顧問公司以運營一項證券業務為手段欺騙其投資者,他在交易中虧了一部分投資者的錢,然後挪用另一部分投資者的資本金支付給虧損的投資者作為投資回報,此舉導致投資者損失上百億美元。直到金融危機爆發,資金贖回壓力越來越大,麥道夫才於2008年12月10日晚向擔任其公司高管的兩個兒子坦白自己的謊言:他的公司基本上就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第二天,麥道夫因涉嫌欺詐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拘捕。

麥道夫管理的投資證券公司當年10月在納斯達克排名第23位,平均日成交量約為5000萬股,截至當年11月17日,公司管理的資產約有171億美元。公司50%的客戶為對衝基金、銀行機構以及富有的個人投資者。據媒體報道,全球有數千直接和間接投資者,包括跨國銀行、對衝基金、學校、慈善基金、個人投資者因此遭受損失,其中有彙豐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許多瑞士私人銀行、西班牙國際銀行、法國巴黎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日本野村證券等。上述機構中,瑞士銀行業的損失可能有50億美元,彙豐銀行損失15億美元,西班牙國際銀行損失30億美元,美國費爾菲爾德·格林尼治集團經營的對衝基金損失最高,達75億美元。遭受巨大損失的個人投資者中有紐約“大都會”棒球隊老板弗雷德·威爾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