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太君送給大師的禮物,略表誠意。”送東西來的,是負責守衛寺廟安全的偽軍軍官。
“搬進來吧。”大師的表情沒有任何的波動,隻是淡淡的說道。
偽軍軍官不滿的撇了撇嘴,他很不滿老住持對他的態度,自從倭國人到了這裏,他們的一身皮囊飛鳥變鳳凰,城裏的人見到他們無不強顏歡笑,但是自從到了這裏,老住持根本沒有正眼看過他們。
但是他又無可奈何,他知道這個和尚是倭國軍人眼中的紅人,自己也不敢惹。
自從鑒真東渡,佛教傳到倭國,這個國家對於宗教的狂熱不亞於任何一個國家,尤其是拚死上戰場的士兵,雖然被軍國主義洗腦,但是骨子裏的思想不會那麼輕易改變。
就算是明治天皇在明治元年頒布“神佛分離令”,以神道教為國教,又以種種理由,迫令僧侶沿用俗姓,甚至鼓勵僧侶食肉帶發娶妻。也沒有已經影響其千年之久的教義得到壓製,佛教界反而集合信徒發起“護法一揆”運動來反抗,至福田行誡、大穀光尊、赤鬆光映等新佛教先驅,以世界宗教大勢,評駁政府的宗教政策,又有真宗西本願寺派的島地默雷等大力宣導宗教自由立場。
最終佛教渡過困厄時期,進入新的時代。這反而讓更多的人更加信奉這個宗教。
戰場上每一天都會死人,所以除了訓練,軍官們都希望到這裏尋找心靈的寄托。雖然說死了以後能夠見到他們所謂的天照大神,但是誰都不希望在這個時候死去。
而這個開始被當地人奉為大師的老住持滿足了他們的這個願望。
偽軍軍官走出去之後,老住持打開箱子。
箱子裏的東西,讓他的心頭微微一顫。
裏麵雕刻的精美,讓他震撼,這些雕塑完全拋棄了模仿痕跡,麵容溫和慈祥,神情莊嚴從容,服飾華美。天王像表現了男子的健美,讓人感到威嚴、正直、勇猛、堅毅;菩薩像身段秀美,麵龐圓潤,嘴角帶著微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雕刻下麵,是一部部經卷。
仔細的翻閱著這些經卷,越是翻閱,老住持的心裏越是不安,顯然,這個軍官根本就不知道這些的價值,這是隨便分給自己一些,這些,從雜亂無章的經卷和雕像就能看出來。
如果這些是軍官精心挑選,老住持的心態絕對和現在不一樣。
如果這都是很隨意分給自己的東西,那就說明倭國人這個計劃中,掠奪華夏的瑰寶數量之巨,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
就連這一小部分都如此珍貴,那麼隱藏在倭國軍部的那一大批,一定是華夏巨大的瑰寶。
但是,僅憑自己的一人之力,又怎麼能阻止倭國人的計劃呢?
老住持把這個箱子放到寺院偏殿,隻是取出幾件擺在大殿上。以防倭國軍官問起這件事情。
從那之後,老住持像是變了一個人,他開始故意的像倭國的軍人靠近。也有人群情激奮對他放聲辱罵,但是他全然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