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最後的唐刀(1 / 2)

本章由曆書提供,經書童修改後上傳。在此書童特別感謝曆書對本書的大力支持!

新編三十六師要離開東北了,但是東北的山寨卻實實在在的被崔振東控製在手裏,而且東北的情報圈也都混跡著崔振東的人,崔振東是東北的暗中控製者。

崔振東和他的新編三十六師在東北打響了新編三十六師的名號,也點燃了新編三十六師各將士的抗戰熱血,在入關的路上崔振東也受到了那裏百姓的夾道歡迎,自從崔振東的新編三十六師解放了東北,不少因為怕受到日軍壓迫的百姓重新回到了家鄉。也有人不遠萬裏的趕來投奔。

在這些紛紛攘攘的投奔者中,有一個大漢引起了崔振東的注意,那是一個膘肥體壯的漢子,他擁有草原的氣息,那炯炯的雙眼中透著對日寇的怒火。

“崔將軍真是個神將,打的那小日本子們哭爹喊娘的,我實在是佩服。”那個好漢道。

“你也不錯,我新編三十六師正需要像你這樣的誌士,行,那就跟我幹吧。”崔振東被他的氣質吸引,知道他一定不簡單。

唐帝國通過開明的政治和強大的軍事力量,成為當時世界的中心,從唐初的統一之戰到盛唐時期所有的對內對外戰爭,都出現在冷兵器曆史上對後世影響巨大的武器——唐刀。在當時的世界上是與阿拉伯大馬士革刀著稱於世的兩種名刀,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在藝術上均達到了極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我國刀劍史上的巔峰。而後有傳言楊貴妃東渡日本,創立武士道,發明唐刀。當然,這隻是坊間市井的誤傳。日本把刀叫劍,因為它隻有二指寬,極其像劍。日本人懶,劍隻磨一麵,因為用一麵足夠了。以前是鐵的,要磨兩麵備用。後來的刀隻有一麵,因為鐵容易磨,後來的鋼很難磨,而且日本沒有磨刀石,很麻煩。而且以前的劍刃不是用來殺人的,是用來割肉的,以前的劍主要用刺的動作,後來發明了刀,就有了砍的動作,劍刃才用來砍。刀是秦始皇發明的,以前是大刀,很短。唐刀很窄,是女人用的,就是武士刀,單刀是男人用的唐刀。所以中國大刀隊再後來都嘲笑日本武士刀是女人用的刀。

其中在唐刀中最有名的就是赤練精魂。這把刀利用赤鐵精煉,打磨而注,劍體筆直,兩刃鋒利無比,重要的是其中還有一個傳說:這把刀赤練精魂的名字不是虛叫的,曾經在日本有的人為了紀念死在戰場的武士,就請道士把死者的靈魂附在刀上以之為刀魂永駐,現在那個所謂的靖國茅廁所供奉的也就是這些刀。但那隻是鬼子們的精神寄托,而赤練精魂就不同了,這把刀每百年就會有刀客門的鑄劍師對其進行打磨。打磨時用的是靈石,冷卻的水並不隻是簡單的水,而是百年來為國犧牲而死的忠義們的熱血,所以這把刀才會得以留存。每百年就會煥發新的活力,而這把唐刀也讓中國忠義的英魂得以保存。

而小鬼子也早就盯上了這把刀,早在明朝的時候,他們就曾經派忍者來華秘密竊取這把刀。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能將這把刀上的靈魂用忍術引出,再把他們附身,這將是一筆不小的戰鬥力。

但是,他們的陰謀總是被刀客門的人所破。現在,隨著侵華戰爭的全麵爆發,日寇對這把刀的興趣變得更加濃重。

日本忍者戰國中,最強忍者非忍者王服部半藏莫屬,服部半藏從小在鞍馬山修行,十八歲時得到忍術的真正奧義,成為當時能夠獨當一麵的忍者。在敵城中來無影去無蹤,後來他成為德川家康的家臣,也是德川家康的十六將之一,並在多次戰役中立下頭功,得到了德川家康的賞識,並迅速成為德川家忍者集團——半藏門的首領,人稱鬼半藏。

可以說他是一位超級上上忍了,後在本能寺之變,麵對百萬大軍進攻,德川家康麵臨危急時,服部半藏保護德川家康從百萬大軍中離開,在離開的過程中,那個就一個字:強!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敵啊,汗顏。

後來,德川家康賜給他遠江八千石的領地,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翻越伊賀事件"。後來,服部半藏成立了“伊賀組同心”組織,這是一個負責國內治安和情報戰的部門,並且他是組織的最高負責人,同時代的著名忍者風魔小次郎、羅尾光俊、猿飛佐助也都無法與之相比,可以說是服部半藏開創了一個忍者的時代,服部半藏一生忠義,也是一位豪傑,因此,他也被人們稱為忍者王。

當今,這些人的後代又回來了,德川佳田,羅尾光劍,服部川島,山中臧曄,猿飛次郎,風魔半藏,還有伊賀流、甲賀流的眾多上忍,川島流的武士來奪取唐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