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久攻不下,漫長的雨季對這些北方士兵的確是一種極大的考驗。魏軍中不少人因不耐陰濕,生起病來。而這時北魏方麵發來命令,讓元英立即帶領部隊北撤到壽陽一線。元英求戰心切,哪裏肯撤?他給魏主元恪發去一信,說二月雨季即將過去,一旦天晴,拿下鍾離,誌在必奪。
然而雨季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隨著二月的結束而結束,雨仍在下著,鍾離城依然在昌義之的守衛之下。得知曹景宗正火速趕來,被這場攻城仗打得心急火燎的元英決定利用自己善打野戰的特點,伏擊前來增援的曹景宗。摟草不成,順帶著打隻兔子,也不枉白忙一場。
奉命進駐道人洲的曹景宗隻想獨貪其功,不顧蕭衍指令,星夜兼程。蕭衍在建康聽到曹景宗日行三百裏的消息,頓時氣得捶胸頓足,大罵曹景宗混帳。然而當夜突然狂風大作,肆虐的狂風讓曹景宗部寸步難行,淮河一人多高的巨浪不斷撲上岸來,將曹景宗部疾行的士兵卷入河中,當即淹死無數。曹景宗知道一切都是天意,隻得退避道人洲。當蕭衍聽到曹景宗部退回道人洲時,又轉怒為喜,說:“天助曹景宗,天助我也。”
元英在那個山口等了一天一夜,也不見曹景宗的影子,這時有士兵向他報告,西南方向有一支軍隊正向這邊移動。元英心裏一驚,不敢再伺候曹景宗了,趕緊連夜掉頭回自己的大本營。雨還在下著,天空電閃雷鳴。元英一夜不敢合眼,天亮時,下了很久的雨卻突然住了。剛朦朧入睡,又被士兵叫醒了:在駐魏軍營地不遠處出現一片龐大的營寨,卻不知是哪支軍隊。元英揉了揉惺忪的眼睛登上瞭望台,隻見那從天而降的營寨裏一麵麵“韋”字大旗在晨風中飄揚,元英頓時仰天長歎:“韋老虎,你是從地底下鑽出來的嗎?”再回頭時,不遠處又一支人馬裹著雨幕急急地向這邊奔來,那正是曹景宗的部隊。淮水猛漲,幾乎貼近元英好不容易建起來的浮橋。
這時,從鍾離城頭傳來昌義之士兵們的歌唱聲:“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歌聲此起彼落,夾雜著士兵們的歡呼聲以及戲謔的叫喊聲。這情形,頗像當年楚霸王最後一仗時的四麵楚歌,元英眼前一黑,險些栽下瞭望台。
元英命楊大眼去拔掉在一夜間建在眼皮子底下的韋睿營寨,自己再去迎戰長途行軍、來不及休息的曹景宗。
這是天監六年(公元507)三月的一個清晨,久雨過後,天氣依然陰冷,南北雙方一場決戰開始了。
魏軍一方的將領為被人稱作“楊老虎”的楊大眼,而梁軍的將領同樣是被人稱作“韋老虎”的韋睿。但楊大眼是真正的老虎,他人高馬大,力能搏虎。而韋睿卻身高不過五尺,且腿有殘疾,行動不便,隻能坐在一輛車中指揮作戰。楊老虎用的是一千騎兵,而韋老虎似乎早有準備,幾百輛戰車連成一線,以阻擋楊老虎洶湧的騎兵。韋老虎的士兵們放出雨一般密集的箭矢,那些來自北方草原的戰馬在泥濘的中原大地上無法施展開它們狂野的四蹄,一匹匹馬被韋睿的箭矢射中,倒在泥濘中,卻怎麼也衝不垮韋睿的鐵甲之師。
曹景宗來不及休息,就得到蕭衍從建康發來的指令:立即火攻敵方浮橋,摧毀魏軍的後方防線。曹景宗立即從附近調來船隻,在船上裝滿柴草,再澆上油脂。一聲令下,那些裝滿柴草油脂的船向浮橋駛去,等挨近浮橋,“嘭”的一聲火起,頓時烈焰滾滾,柴船連同浮橋都在刹那間被大火吞噬。韋睿、曹景宗兩支部隊迅速登上道人洲,與魏軍展開激烈肉搏。元英知道大勢已去,連忙趁亂逃去,楊大眼也火燒營寨,奪路而逃。
鍾離一戰,曹、韋大軍同心協力,殺死魏軍十萬餘人,淮水被無數屍體堵塞,因此斷流。梁軍又乘勝追擊,浮獲魏軍五萬餘人,戰車幾百輛。
元英獨自逃到洛陽,北魏皇帝元恪將他貶為庶民,楊大眼則被斬首。
鍾離一戰,大告全勝,所有武將論功行賞,加官進爵。曹景宗為領軍將軍,加封竟陵公;韋睿為右衛將軍,加封永昌侯;昌義之為征虜將軍,移督青、冀二州軍事,兼領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