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張與並購是俄羅斯商人的聚財法門
俄羅斯民族,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個喜歡和善於擴張的貪婪的民族。因為想發財,就要進行貿易,有人統計過:俄羅斯的商界富豪大部分出現在原料、資源開采領域,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行業造就的富豪最多。《福布斯》雜誌評出 100名俄羅斯富豪,其中有 40人從事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行業。這些資源產業的發展與俄羅斯商人的擴張本性並非毫無關聯,這種由於經濟上的貪婪而引發的對外擴張,在俄國曆史上得到了真正體現,征服西伯利亞的過程就是一個最顯著的一個例子。
盡管今天的俄羅斯人不再為資源而擴張領土,但是他們仍舊繼承了俄羅斯民族固有的擴張性,從近年來遍布世界各地的俄羅斯商人的足跡就能證明這一點。
現如今俄羅斯商人擴張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並購。並購,顧名思義就是兼並和收購,一般是指兩家或者更多的獨立企業合並組成一家企業,或者一家企業用現金或者有價證券購買另一家企業的股票或者資產,以獲得對該企業的全部資產或者某項資產的所有權,或對該企業的控製權。實際上就是從商者對某一行業市場的壟斷,通常這樣的商人被稱為寡頭。
在俄羅斯經濟的私有化過程中,俄羅斯一下子湧現出了許多寡頭,他們都是靠收購一些相關能源的大型企業起家。例如他們以極低的價格購買石油資產,再轉手高價倒出,以此大發橫財,而且在近些年石油和天然氣價格不斷飛漲的市場背景中,他們也獲得財富再次發酵的機會。奧列格 ·傑裏帕斯卡便是通過並購手段向世界擴張的富豪之一。
奧列格 ·傑裏帕斯卡是葉利欽的外孫女婿,被稱為俄羅斯的 “鋁業大王 ”。 2008年,根據俄羅斯《財經》周刊公布的俄羅斯富豪排行榜顯示,鋁業巨頭奧列格 ·傑裏帕斯卡不僅憑借 400億美元資產的身家超過了原俄羅斯首富石油巨頭阿布拉莫維奇,蟬聯榜首之位,而且進一步拉大了與第二名阿布拉莫維奇之間的差距。傑裏帕斯卡現有資產總額幾乎超過阿布拉莫維奇一倍,成為資金增長率最快的俄羅斯首富。如此之快的增長率與傑裏帕斯卡的積極擴張脫不了幹係。
與阿布拉莫維奇不同的是,以傑裏帕斯卡為代表的俄羅斯新一代寡頭的發家史相對幹淨,而且他們開始把目光投向國外。這些新寡頭在國際市場大量投資,不是為了轉移資產,而是為了擴張市場,賺更多的錢。
提及奧列格 ·傑裏帕斯卡的發家史,常常會讓人感到迷惑。作為俄羅斯鋁業公司總裁、俄羅斯鋁業控股公司 “基本元素 ”公司的唯一老板、俄羅斯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傑裏帕斯卡的早期發家史始終是個謎,因為他完全控股的企業很少披露他具體的情況。
1994年,當時年僅 26歲的傑裏帕斯卡成為西伯利亞地區薩彥諾戈爾斯克鋁廠的廠長。之後他與兩個合夥人成立了西伯利亞鋁業公司。 1998年,傑裏帕斯卡獲得公司絕對控股權。 2000年,西伯利亞鋁業公司與後來的俄羅斯首富羅曼 ·阿布拉莫維奇控製的兩家鋁廠合並,建立了俄羅斯鋁業公司,二人股份各半。此次並購傑裏帕斯卡隻不過是初試牛刀。
鋁業公司合並沒多久,傑裏帕斯卡單獨成立了 “基本元素 ”投資公司,一下子成了俄羅斯鋁業公司的控股公司。“基本元素 ”的業務開始向鋁業以外發展,重點投資機械製造業、能源、金融業,特別是汽車工業。到 2001年,傑裏帕斯卡已經收購了俄羅斯大部分汽車廠,嘎斯汽車、伏爾加汽車現在都是傑裏帕斯卡旗下的品牌。
後來由於阿布拉莫維奇的投資方向有所改變,從 2003年 10月至 2004年 10月一年的時間裏,阿布拉莫維奇將自己持有的俄羅斯鋁業公司股份分兩次出售給傑裏帕斯卡。自此,俄羅斯鋁業徹底被傑裏帕斯卡壟斷,成為他一個人的天下。
其實傑裏帕斯卡早有他自己的目標:超過美國鋁業公司,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鋁製造商。
到了 2005年,通過並購手段向世界擴張的戰略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效益,俄羅斯鋁業公司的利潤增長了 56%,總資產達到了 16.5億美元。 2007年4月傑裏帕斯卡購入奧地利最大建築商施特拉巴格公司 25%的股份,不久又購入德國最大建築商黑爾夫曼公司 9.99%的股份,9月又以 15億美元價格購入加拿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美納國際公司20%的股份。他同時還是美國最大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公司以及其他多家大型企業的股東。
在 2008年的前 6個月裏,傑裏帕斯卡旗下的俄羅斯鋁業公司在海外收購了數家工廠和礦山。時至今日,從南美的圭亞那到非洲的尼日利亞,傑裏帕斯卡的金融資本遍布全球。
拿破侖說,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有野心對一個商人來說並非是壞事。謹小慎微固守平淡者難成大事,敢於積極擴大經營範圍才能賺到大錢,並購正是擴張事業的最好手段之一。
政局混亂中勝出的 “新俄羅斯人 ”
1991年,前蘇聯解體後,以俄羅斯為首的一些國家紛紛實行經濟 “改革 ”,放開物價,實行私有化和市場經濟。此後大約僅僅三年時間,在俄羅斯經濟飛速升級的過程中,那些受過良好教育並擁有雄厚技術與知識背景的職業經理人逐漸成為了社會財富分配的強者。
當年有許多俄羅斯青年奔赴英國、美國和法國的著名大學或專門商業學校去充電,之後他們憑借著一口流利的外語,在西方建立了聯係並且有了文明經商的經驗,這些金融天才和大企業家在俄羅斯迅速崛起。他們頭腦靈活,隨機應變,年收入不低於 100萬美元;他們刮起一股旋風,他們也代表了一種潮流,他們構成了俄羅斯的一個特殊階層 ——“新俄羅斯人 ”。
這些 “新俄羅斯人 ”大多在政局混亂、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依靠自己靈活的頭腦和不凡的商業智慧而脫穎而出,一舉成為富庶一方的霸主,或者某一行業的行業巨頭。據統計,這批 “新俄羅斯人 ”平均年齡僅 36歲,其中 80%的人受過高等教育, 86%的人有知識分子的家庭背景,還有不少人是原蘇共或克格勃的 “下海 ”高官。因此,有人給他們封了另一個 “雅號 ”——“強盜資本家 ”,用雅庫鮑夫斯基的話來說就是, “我不知道怎麼賺錢,但我知道怎樣找到生意機會 ”。
在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從社會主義轉變為 “貪婪、難以駕馭 ”的資本主義。那些熟悉舊體製而又頭腦精明的 “新俄羅斯人 ”抓住轉軌時期的大好機遇,在喧鬧的變革年代,將原本屬於全民的財富據為己有,並且將財富與權力結合起來,一度成了俄羅斯領袖、新秩序的建築師和鼓吹者,他們攫取了俄羅斯的工業,左右大選,在實際上操控著這個國家。
由於貧富的不均勻,俄羅斯眾多民眾認為, “新俄羅斯人 ”中的富豪們的財富都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俄羅斯富豪榜上的富翁大多都有過他們不擇手段的一麵。俄羅斯富豪羅曼 ·阿布拉莫維奇,他當初開始經商時,就是通過在航空公司做空姐的女友的幫助,靠走私香煙、香水等掘到第一桶金的。
1992年,是俄羅斯發生大變革的一年。在 “搞導彈的不如賣土豆的 ”社會中, 26歲的阿布拉莫維奇從石油大學輟學,開始從事商業活動。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規則為俄羅斯人所漠視。個性鮮明的阿布拉莫維奇和所有商人一樣,在商業活動中不止一次觸摸法律的邊沿並落入了俄羅斯執法部門的視野,隻不過較之其他人,行事更為低調的他玩得更高明一些。
當時俄羅斯政府正處在實施 “證券私有化 ”的改革時期,有許多人都很清楚,做石油生意能賺大錢。因為俄羅斯國內石油的價格遠遠低於國際市場價格,所以,隻要能夠拿到石油出口許可證,開展石油出口貿易,就能夠迅速獲得高額回報。而曾在石油大學學習過、剛剛在商界混出點小名堂的阿布拉莫維奇就是第一批預見到這種前景的人之一。
看透石油的商機之後,阿布拉莫維奇做出了大膽的選擇,這是一個真正改變其人生際遇的選擇,他決定要與俄羅斯政壇的風雲人物、 “院士大亨 ”別列佐夫斯基合作。這個合作讓阿布拉莫維奇成功地跨入了葉利欽周圍的社交圈子,同時深得葉利欽小女兒塔季揚娜的賞識。
這讓阿布拉莫維奇取得了幾乎與別列佐夫斯基平起平坐的地位,然後他開始與別列佐夫斯基聯手出擊心儀已久的石油市場。
1995年 5月,別列佐夫斯基與阿布拉莫維奇合作建立了特拉斯特公司。之後,阿布拉莫維奇又分別成立了十餘家公司,目的就是用來收購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的股票。 8月下旬,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成立。這家公司是根據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簽署的第 872號命令建立起來的。該公司很快就成為俄羅斯最好的石油精煉廠和生產公司。可是到了那年的年底,克裏姆林宮因為資金的困擾決定招標出售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的部分股權,於是阿布拉莫維奇便相中了這塊肥肉。
第二年 6月,阿布拉莫維奇順利加盟到西伯利亞石油公司旗下納亞伯利石油天然氣公司的董事會,同時又順利成為西伯利亞石油公司駐莫斯科代辦處的代表。
隨後,在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出售股權的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利用三次競拍公司股份的機會,僅用市價 8%左右的價格,就得到了其所渴望的股份。當然,與他聯手的還有別列佐夫斯基和斯摩棱斯基。他們利用在官場的關係,對負責拍賣的委員會施加壓力,最終隻讓 “自己人 ”出現在了競拍場上。
收購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的股份是阿布拉莫維育事業擴張的一大勝利。之後,阿布拉莫維奇與別列佐夫斯基又成功滲入了其子公司。並且,俄羅斯鋁業公司、俄羅斯民用航空公司也先後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接連的並購讓阿布拉莫維奇的事業不斷壯大,財富自然也是滾滾而來。這時候,一直衝鋒在前的別列佐夫斯基猛地發現,西伯利亞石油公司變成私人王朝之後,真正的贏家是阿布拉莫維奇,因為阿布拉莫維奇擁有了 36%的股份。
像阿布拉莫維奇這樣起家的 “新俄羅斯人 ”還有很多,他們的共同特點是能夠在政局混亂、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看到機遇,並且能夠牢牢抓住,依靠自己靈活的頭腦而一舉暴富,踏進世界富豪的行列。
盡管俄羅斯富豪榜上的商人大多都有其 “強盜資本家 ”的一麵,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 “新俄羅斯人 ”的商業頭腦是不容置疑的,他們卓越的遠見和過人的智慧,使他們邁進了富豪的門檻。
與俄羅斯人的交往和禁忌
與俄羅斯商人做生意,需要把握住的關鍵是想方法賺錢,隻要能賺錢,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姑且忍受。當然,想要輕鬆賺錢並不那麼容易,由於俄羅斯人性情外露,喜怒無常,思考問題時,感性傾向很明顯,缺乏嚴密性和條理性,因而是不宜長期合作的。即使是做一趟生意,也最好是速戰速決,避免夜長夢多。
俄羅斯商人在做買賣時注重書麵合同。合同中一般寫明商品名稱、數量、單價、金額、交貨期、品質規格、保證、支付條款、發貨通知、包裝標誌、運輸方式、需要的單據和提出異議的期限、雙方法定地址等。
大部分俄羅斯商人還認為,過分注重眼前的交易,不思建立長久合作關係的人是不可靠的。因此,他們在一開始往往不急於直接與預期的商業夥伴聯絡,而是多花一些時間尋求適當的引薦渠道,例如辦事處等貿易機構,並注意結識熟悉工商界的人。
初次與俄羅斯商人見麵必須握手,告辭時也要握手。稱呼對方一定要用他的正式頭銜,除非他特意要求改用另一個稱謂。到俄羅斯經商必須隨身帶足名片。如果會見俄羅斯官員,要用一麵印有俄文、一麵印有英文 (或中文 )的名片。
與俄羅斯商人交往時,切忌衣冠不整。俄羅斯人文明程度很高,十分注重儀表。外出時,總習慣衣冠楚楚。衣扣要扣得完整,從不像有些國家的人那樣,把外衣搭在肩上或係在身上。天熱時也不輕易脫下外衣,手從不插在口袋或袖筒裏。他們還很講究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站立時,身體不靠牆或柱子,坐下時,兩腿不亂動亂抖,更不能把腿搭在椅子扶手上,或坐在椅子扶手上。卷褲腿、女同誌叉開雙腿或撩起裙子等,都是極不禮貌的。即使是休息時,修指甲、剔牙、掏耳朵、挖鼻孔、摳眼屎、搓泥垢、搔癢、脫鞋、打飽嗝兒、打嗬欠、伸懶腰、哼小曲、亂丟煙頭果皮及隨地吐痰等小動作,在俄羅斯商人看來,也都是不能容忍的。交往時如不注意這些細節,會被對方視為沒有教養。
俄羅斯人有 “左主凶右主吉 ”的傳統思想觀念,因此,切忌用左手握手或用左手傳遞東西,否則,會被視為是嚴重的失禮行為。
俄羅斯人時間觀念很強,因此與其約會時應該準時赴約,切忌遲到。
俄羅斯商人談生意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他們精於討價還價之術,談判中,他們像演員一樣,善於變換麵孔,以各種姿態出現,引誘你接受他們的條件。在任何情況下,對方不會接受你第一次所報的價格,即使你的開盤報價已無法再低。因此,初次報價時,切忌報底價,務必在標準價格上加上一定的溢價,以便給以後談判中為促成成交作適當讓步留一定餘地。
俄羅斯商人的思維方式與做事方法相當一板一眼,固執而不易變通。他們不僅注意業務談判的誠意、技巧和談判者的水平,而且更重視做生意的人。
談判時,俄羅斯商人常采用的最有力的戰略就是利用相持不下的僵局,反客為主。他們不把僵局看成失敗,而把它作為全盤計劃中的一種戰術而有效地運用,使對方的耐力和決心受到嚴格考驗。
俄羅斯商人在談判中還會使用一些其他招數,如大聲喊叫,梆梆地敲桌子,甚至拂袖而去,等等。對此,切忌為這些虛張聲勢的表麵現象所動。如果他們真能從別的地方得到了低的價格,就不會勞神費力地同你談判了。因此,切莫為俄羅斯商人在談判中的表演所糊弄而輕易做出讓步。
俄羅斯人辦事拖拉,做事斷斷續續,往往使談判增加困難。他們絕不會讓自己的工作節奏適應你的時間表。
同俄羅斯商人談判時,切忌浮誇的推銷作風。對方是國際商務的談判老手,與他們談生意時,合同用語一定要十分精確,要明確規定產品的性能,在沒有絕對把握肯定產品能達到某種水平時,不要隨便承諾義務。訂立合同條款時,應規定一旦錯過任何一個索賠日期,就有權修改所有其他的索賠事項,否則他們事後決不會同意作此種修改,從而使你在交易過程中處處被動。合同一經雙方同意後,俄羅斯人就會拒絕對合同做任何修改,所以,合同一開始就必須訂得細致認真。
同俄羅斯商人交往時,還不宜談論俄羅斯國內的政治問題、民族問題、宗教問題和經濟問題,也不要談論俄羅斯同獨聯體國家和其他周邊國家的關係。不宜詢問對方個人收入、政治信仰等純屬私人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生活中的禁忌也要注意。
數字方麵,俄羅斯人特別忌諱 “13”,認為 “13”是個凶險和預示災難的數字。他們一般都偏愛 “7”,認為 “7”預兆著辦事會取得成功,可以給人們帶來美滿和幸福。
顏色方麵,俄羅斯人忌諱黑色,認為黑色是死亡和喪葬的色彩。他們普遍喜歡紅色,把紅色視為美麗和吉祥的象征。
圖案方麵,俄羅斯人喜愛馬的圖像,他們認為馬能驅邪,會給人帶來好的運氣,所以不少農民非常喜歡把馬頭形的木雕釘在屋脊上,以示吉祥求得四季平安。他們討厭兔子和黑貓的圖像,他們認為兔子是一種怯弱的動物,如果從自己跟前跑過,那便是一種不祥的兆頭;他們對黑貓更為厭惡,並視黑貓從自己麵前跑過為不幸的象征。
俄羅斯商人普遍較為直爽,愛憎分明,喜怒無常,熟悉其生活習慣和生活禁忌,對你會有所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