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永遠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商人的現代經商術(3 / 3)

“以錢生錢 ”,反映了英吉利民族善於利用資本發展經濟的大智慧。經營本身歸根到底是與錢打交道,如何使自己相對地付出少而獲得多,是企業的根本利益所在。所謂的開源節流即是開辟財源,節約支出。開源本身使得企業不斷增加積累資金,而節流則會使資金相對增加,這樣可使一個企業的資金處於非常理想的循環之中。開源與節流是相輔相成的,不開辟財路,增加收入隻是一句空話,而如果隻注重開源,而不注重財務管理,那麼,再多的錢也無法填滿無底洞。開源與節流並舉,才是一個企業走向輝煌的關鍵。

現貨轉手與期貨買賣便是適應新形勢需要的商業經營方式。它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使具體的商品抽象化,商品純粹成了商人賺錢的一種手段,它成了一種符號。在雙方均未看到具體貨物的情況下進行交易,擺脫了商品的笨重和拖累,使錢生錢的過程更加迅速和簡便,商品買賣有了股票交易的性質。商品交易的迅速恰好適應了新形勢下的變化。

就經濟數字而論,英國石油公司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司,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位,它在整個英國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在 20世紀 70年代,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受到兩次石油危機的衝擊,而且,石油輸出國組織還切斷了英國石油公司的石油供應。到了 1980年,英國石油公司的石油供應量由 1972年的 2.4億噸下降到 1.49億噸。但是,英國石油公司在挫折麵前沒有氣餒,並很快激發起公司盡快開掘北海石油的鬥誌。 1975年,公司將福蒂斯油田投入生產,從而在英國大陸架上開掘出第一批原油。油田開發得到了英國最大私人銀行集團 3.7億英鎊的投資,這是該銀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籌資。70年代後期是英國石油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幾年時間,公司就從一個傳統的單一的石油公司轉變成了一個地域廣泛多元化的企業。這些根基使得英國石油公司重新確定了其發展方向,煤、礦產、天然氣、營養食品、清潔劑、計算機體係、電訊電報等經營活動都將和現有的石油和石油化工等經營活動一起,在公司占據重要地位。

使投資獲得收益的中間環節可以是商品,可以是風險,也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有價證券。有價證券有好多種類型,主要有股票、公司債券、國家公債券和土地抵押證券等。證券交易所之所以會吸引著狂熱的人潮湧進湧出,從口袋裏掏出大把大把的錢,正是因為股票本身的這種可轉讓性,股票成了一種簡便的 “商品 ”,計價盤上價格的變動實際上就是證券這種 “商品 ”價格的變動。人們在這裏可以迅速地買進,也可以迅速地賣出,可以大批地購進,也可以小批量地購進。人們完全忘記了股票本身的真實含義,而把它當成一種可以賺到錢的東西。而且,證券本身完全拋除了其他實物商品所帶來的麻煩,使經營本身完全成了一種用錢賺錢的過程。買與賣的一切業務完全可以在這裏完成,而且無論買者與賣者,隻要帶著錢和頭腦來就可以了。所以,有資本並願意賺錢的人寧可到這裏而不是其它地方。

投資保險業和銀行業是英國商人另外的兩種 “以錢生錢 ”的商業經營方式。

保險業是以風險作為賺錢手段的經營項目。風險是人人要躲避的東西,而從事保險事業的人則善於迎著風險而上,他們在動蕩不安的風險中看到了穩定的因素,而且風險越大,賺錢的機會也就越大。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可能發生不測事件,但同時卻有更多的事情都在平穩地進行,正是在這種穩定與不穩定之間,保險商們找到了生財之路。

脫離任何意義上的商品而直接用錢生錢的事業莫過於銀行業。人們把餘款存入銀行,可以在銀行裏獲得一定的利息,而銀行則把零星的存款彙集起來對外借貸,從貸款人那裏獲得貸息,貸息與利息之間的差額便構成了銀行的利潤。

人們願意把錢存入銀行,因為這樣可以使多餘資金穩定地升值。而企業願意向銀行借貸,因為所貸資本創造的利潤遠遠大於貸息。但是,社會上的直接借貸由於種種原因是很難實現的,銀行便利用自己的信用把借方與貸方持久地聯係起來,使資金處於永不間斷的流動之中,而銀行作為中間人也達到了 “以錢生錢 ”的目的。

“錢能生錢 ”,是英國的一句諺語,它反映了英吉利民族善於用資本發展經濟的大智慧。合理地使用金錢,用金錢來賺錢,這是經商之道的秘訣之一。

合夥經營是最快的賺錢法

在中國,由於數千年的封建製度和重農抑商政策的結果,諸多人隻能依附於土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即便是進入當今現代化的社會,國人脫離了土地,進入市場,變成了商人,但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也難以完全擺脫小農經濟和小農意識的殘存影響。開店經營,創辦實體,也多喜歡獨立門庭,非迫不得已,絕不輕易求人。相比較而言,英國商人的性格則要開放得多,特別是在講究快速、高效的現代文明體製下,英國商人更看重合作經營,更多地采用委托代理製。

前店後廠、產銷一條龍、一人獨立包辦所有環節的傳統經營模式,最簡單也最古老。每個商人各自為政,他們親自去商品地購買所需物品,親自負責押送運輸,並親自進行買賣。他既是采購員、店老板,又是店鋪夥計,一身兼具多種角色。經營的全過程都是由他自己一人完成,風險自負,掙錢多少也全歸自己。這種經營模式隻能存在於商業文明和科技文明不太發達的原始狀態下。時至今日,如果還有人死抱著這種模式不放,在英國商人看來,是愚蠢至極的。

第一,這樣賺錢的速度太慢了。由於一個人承擔的角色太多,從資金投入到回收賺錢,環節頗多,周期漫長,即便真能賺錢,也不足以采納。

第二,商人單獨活動的範圍是很有限的。一個人的精力有限,當他開始經營一筆生意時,隻能全身心地撲在這上麵,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難以保證麵麵俱到,稍一疏忽,就會得不償失。其他機會也隻好任其從身邊溜走。

第三,這樣做風險也很大,總是和冒風險賠錢相伴相隨。一筆買賣拖的時間太長,便會跟不上形勢的變化,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如果一著不慎,便會滿盤皆輸。英國商人的理性思維占上風,認為外部環境瞬息萬變,任何一個不確定因素的出現,都可能產生不利於自己的結果。對此,英國商人的有效做法,就是減少中間環節,把風險分攤給其他的合作經營者。

因此,英國商人認為這種經營方式在商業貿易尚不發達的時代是能夠維持的,而在講究速度、高效的時代,它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尤其不能適應海外貿易的拓展。為適應新形勢,英國商人們便改變這種孤家寡人的經營方式,多實行合作及委托代理製,變一個人單獨經營為兩個或幾個人分工協作,把其中的某些環節委托合夥人代理。

在英國企業內部,各部門的功能設置和責任劃分都非常詳盡,有的部門專門去外麵購買商品,有的部門則負責押運貨物,有的部門負責銷售,他們幾乎把每個人都放在最有用武之地的環節上。企業老板和各部門負責人之間,不再是單純的雇傭關係,部門負責人和下屬員工之間,也是形式不同的合作經營者。英國商人認為,這樣做雖然使得利潤要在合夥人及代理人之間分配,但是,他們也共同承擔了風險,不但使投資與收益之間的過程縮短,而且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增加了對地方市場的了解,還使得商人們進行遠距離的海外貿易成為可能。

由於實行了這種委托代理,英國商人即使足不出戶,也可以進行各種貿易。

隨著世界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市場共有、資源共享的觀念越來越深入每一個精明的商人心中。英國商人瞄準海外市場的廣大商機,把合作經營的理念進一步拓展,廣泛采取委托代理的新經營體製。

發展海外貿易,被公認為是最能賺錢的一種方式。但存在的許多困難是必須克服的。海外的環境,有別於自己過去熟悉的國內環境,不同的貨幣製度,不同的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都有可能給經營行為帶來巨大的影響。哪怕是長距離的貨物運輸,都是自己一時難以控製的,這樣,英國商人的代理商和代理商行便應運而生。

雇傭本地人做代理商,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嚴格按契約合同辦事。英國商人借助代理商對本地環境的熟悉,有效解決了諸如文化、法律方麵的問題,保證了經營的快節奏、高效率。

時至今日,不少英國商人派代理商去各地購買與銷售,代理商成了負責一個英商代理行的全權代表。

這樣,英國商人便同當地的市場和人力直接聯係起來。代理商熟悉當地的情況,因此,雇傭當地人做代理商最合適不過了。因為沒有人比當地人更熟悉那裏的情況,而且對方政府對本地人的限製也會相對寬鬆,更有利於貿易的正常進行,也可減少風險。這些本地人不但能夠解決法律和文化上的障礙,而且其代理費用要比本國的代理商便宜得多。

在以往進行海外擴張時,英國就采取這種製度。代理行擁有自己的房地產,它既是貨棧,又是市場,也是軍事基地和關卡。設在海外的代理行,有的隻能在完全由地方當局所限定的一個很窄的範圍內進行活動,有的則可以深入內地,到各商品產地進行活動。但是,近年來,英國商人往往直接在國外找一個代理人充當代理商,采取分紅的方式付給報酬。

尋找合資的合夥人做代理商,的確是當今最快的賺錢法。不能不承認,由於曆史背景不同,由於東西方文化存有差異,我們擁有的許多優良品質,是西方人所不具備的,但說到商業經營,西方人的許多先進理念也正是我們所缺乏的。要想有大的成就,就應當兼容並蓄,善於學習和借鑒。

尋找合夥人做代理商,是最快的賺錢方法之一,實行了這種委托代理,足不出戶便可以進行各種貿易。

與英國人的交往和禁忌

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交際和應酬可以增進彼此的相互了解,縮小彼此間的距離,消除隔膜。若能憑舉手之勞,助長自己的事業成功,實乃莫大之幸事,有心之人,切莫忽視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

英國人在與客人初次見麵時的禮節是握手禮。英國男子戴帽子見到熟人時,有微微把帽子揭起 “點首為禮 ”的習慣。英國人忌諱四個人交叉式握手。據說這樣握手會招來不幸,因為四個人伸出的手臂正好形成一個十字架。如果初次見麵被介紹與一位女士相識時,要等她先伸出手來握手,然後你才可伸出自己的手。婦女被介紹時,不一定要伸出手來與人家握,可以施屈膝禮。但是,她們也常常伸出手來以示友好。男子在與女子握手前應該先脫下自己所戴的手套,而女子則不必如此。

在英國社交界,作為主體的男性,最不能容忍的失禮行為是對女性的不尊重。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尊重女性,“女士優先 ”的社交禮儀在英國暢通無阻。在大街上走路,與女性爭道,被視為缺乏教養的行為,出入電梯也要禮讓身邊的女性先行。到了正式的酒會上,占據第一席位的大都是女性,斟酒也是從女賓開始。

在個人主義非常突出的英國,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意識,都有純屬個人的生活空間。彼此見麵,無論熟悉與否,都不能談及對方私人生活的話題,雙方談話時,也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他們忌諱別人問他們的活動去向、政治態度、個人收入及生活上的問題,認為這是個人的私事,不需要別人了解和幹涉。如若問了則會被認為有侵犯傾向。他們還特別忌諱以王室的家事作為談笑的話題。

英國人不喜歡別人佩戴條紋領帶。他們不喜歡別人稱他們為 “英國人 ”,因為 “英國人 ”原意是 “英格蘭人 ”,並不能包括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因此,應稱他們為 “不列顛人 ”,這一稱呼會使所有英國人都感到滿意。

此外,還要注意不要說 “英格蘭的女王 ”,尤其在威爾士和蘇格蘭更不能如此說。要說 “女王 ”或正規地稱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 ”。

和英國人交談時,注意不要議論愛爾蘭的前途、共和製和君主製的優劣、喬治三世、治理英國經濟的方法以及大英帝國的崩潰原因等政治色彩濃厚的問題。安全的話題是天氣、英國的繼承製度等,這些話題在任何場合談論都不犯忌。

作為客商,切忌隨意以名字稱呼英國商人,除非他明確要求客商這樣做。原則上稱他們為 “某先生 ”、 “某博士 ”,對已婚婦女可稱 “某夫人 ”,對未婚女子則稱 “某小姐 ”。稱呼有爵位的對方人員,如弗朗西斯 ·狄更斯時,要稱 “弗朗西斯爵士 ”,不能稱 “狄更斯爵士 ”。進行社交式的家庭訪問,一般不遞送名片。

英國人與對方交談時一般都保持著一段較遠的距離。他們不喜歡距離過近,一般以保持 50厘米以上為宜。交談時雙手插在口袋裏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英國人在談話時常常不注視對方。他們也忌諱用手捂著嘴看著別人笑,認為這是一個嘲笑人的舉止,是一種失禮的行為。講話時,不要做過多的手勢。指出某物時,不要用手指點,可用點頭來表示。要注意體語。坐著時將腳踝蹺在膝蓋上會被視為不禮貌的。在表示 “勝利 ”這一記號時 (兩個手指呈 “V”形 ),要將手掌心朝外。輕拍你的鼻子,意味著 “絕密 ”或 “秘密 ”。在公共場合碰觸別人是不恰當的,甚至拍打背部或將一隻胳膊架在另一人的肩部,都會令英國人感到不快。

對於剛開始合作的生意夥伴,英國商人也有相互宴請的習慣。如果自己受到邀請,應遵守相關的禮數,特別是對參加宴會的女性,切不能失禮。同時,自己也應表現得矜持和有風度,不談工作上的問題,又不能因與工作無關就表現得過於放肆,甚至連過分的熱情都在禁止之列。

英國商人參加商務約會,一般都很準時,因此,赴約切忌遲到。但是,參加社交活動則不必那麼嚴格,他們沒有德國人那麼刻板。比如應邀出席雞尾酒會或社交晚會,最好在規定時間過後片刻再抵達,否則你可能會發現,在 10分鍾內你是唯一的客人,然後才有其他賓客陸續前來。當然,如果是正式宴會,則宜在宴會開始前一兩分鍾到達。

宴請英國客人,除了一定要請對方的女友外,還應注意對方的飲食習慣。英國人喜歡甜、酸、略辣口味的菜肴,愛在用餐時食用水果。酒更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啤酒,還是較烈的威士忌,他們都喜歡。

很多英國人對東方文化都有好奇之心,甚至很多人對中國的茶藝情有獨鍾,如果在宴請對方時,配上頂級的紅茶,對方一定會非常高興。

很多英國人都是虔誠的基督教徒,用《聖經》人物做成的圖案,在該國很受歡迎。所有英國人都忌諱 “13”和 “星期五 ”,如果湊巧兩者為同一天,就會被視為凶險萬端的日子。通常情況下,英國人在這一天不工作,不舉行大型活動,假如不慎觸到這一禁忌,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顏色方麵,英國人忌墨綠色,認為這種顏色會讓人沮喪。還有,紅色表示凶兆,黑色代表死亡,也是英國人所不喜歡的。倘若是不慎送了上述顏色的禮物給對方,隻能適得其反。

圖案方麵,英國人認為山羊、黑貓為不祥之物,認為大象象征愚蠢,孔雀代表淫穢,百合花代表死亡,所以,這些動植物圖案都應避免出現在與英國人交往的場合。他們稱紅胸鴝為 “上帝之鳥 ”,把紅胸鴝定為英國國鳥,作為圖案,也是大受英國人歡迎。另外,薔薇花象征和平友愛,狗是人類忠誠的伴侶,它們的圖案也是英國人所喜愛的。

英國人普遍具有紳士風度,每個人都有強烈的自尊意識,與之生意往來,除了了解其社交習慣,還要注意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