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姆 ·沃爾頓要求無論何時,隻要顧客出現在 3米距離範圍內,員工必須微笑著迎上去,看著顧客的眼睛,主動打招呼,鼓勵他們谘詢和求助。同時,對顧客的微笑,沃爾瑪公司還有量化的標準: “請對顧客露出你的 8顆牙齒。 ”
沃爾瑪員工的服務要使顧客在購物過程中自始至終地感到愉快,服務要超過顧客對服務的期望值。要求員工永遠要把顧客帶到他們找尋的商品前,而不是僅僅給顧客指一指,或是告訴他們商品在哪兒;要求員工熟悉所在部門商品的優點、差別和價格高低,每天開始工作前需花 5分鍾熟悉一下新產品,對顧客介紹商品時要詳盡、周到;對常來的顧客,打招呼要特別熱情,讓顧客有被重視的感覺。沃爾瑪十分重視營造良好的購物環境,經常在商店開展種類豐富且形式多樣的促銷活動。如社區慈善捐助、娛樂表演、季節商品酬賓、競技比賽、幸運抽獎、店內特色娛樂、特色商品展覽和推介等,以吸引顧客,增加顧客購物的情趣。
沃爾瑪對顧客 “百依百順 ”,堅持毫不猶豫地實行 “無條件退款 ”原則,確保顧客永無後顧之憂。沃爾瑪的 4條退貨準則是:第一,如果顧客沒有收據 ——微笑,給顧客退貨或退款;第二,如果你拿不準沃爾瑪是否出售這樣的商品 ——微笑,給顧客退貨或退款;第三,如果商品售出超過一個月 ——微笑,給顧客退貨或退款;第四,如果你懷疑商品曾被不恰當地使用過 ——微笑,給顧客退貨或退款。
在 “顧客至上 ”原則指導下提供的良好服務,成為沃爾瑪公司吸引顧客的製勝法寶,不僅贏得了顧客的熱情稱讚和滾滾財源,而且為企業贏得了價值無限的 “口碑 ”,為企業長盛不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其實,為顧客著想,禮遇顧客,在商業經營中已經算不得什麼大秘密。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歐洲,企業經營中把顧客當成上帝的例子,都屢見不鮮。
美國經濟獨步世界,美國商人的行為卓爾不群。他們把顧客當成上帝,也不僅僅是停留在產品營銷方麵,而是貫徹於商業行為的始終,從企業策劃、產品設計,一直到售後服務、售後追蹤,乃至新一代產品的研製和開發,這就不能不令人大為敬佩。
“把顧客當做上帝 ”已經成為現今每一個商家心照不宣的經商秘訣。從競爭的意義上講,讓顧客滿意,贏得顧客的忠誠,是現代企業迎接挑戰、銳意進取的基礎和前提。
借助人脈成就事業
人際關係是很微妙的東西。我們在世上的一舉一動,所接觸的大人物或小人物都很可能變成日後成敗的因素。而世間密密麻麻地結著人際關係的網,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個的網目之中,攀緣著網絲可以和許多人拉上關係。假如你能和這麼多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使他們成為在事業上幫助你的朋友、在生意上照顧你的顧客,相信你的事業一定非常成功。
通過人脈關係網成就自己的事業,美國商人十分精於此道。
那麼,怎樣才能建立起新的人際關係網呢?我們可以向美國商人借鑒借鑒。
首先,要有具體的行動 ——積極地走出去,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公司以外的各種各樣的聚會要率先出席,各類家庭聚會也要參加,不要嫌麻煩。如果有不同行業的交流會之類,也要主動地參與籌劃,加入有關興趣的圈子也是極好的機會。性格內向的人往往特別回避各種聚會,其實這對自己的經商生涯十分不利,必須以堅強的意誌克服自己的厭倦情緒,積極地參加。
會見成功立業的前輩,能轉換一個人的機會和命運,結交比自己優秀的朋友,能使我們更加成熟。要與人相識,並不像通常所想象的那麼困難,結交地位較高的人也是如此,尤其是年輕人,可以無所顧慮地和地位較高的人接近。
1921年 6月,哈默以 “駐莫斯科美國醫療隊 ”的名義前往新生的蘇維埃去訪問,尋找商機。不用說,哈默受到了蘇聯政府的歡迎,並被邀請考察烏拉爾地區。
考察途中,哈默看到的是這樣的情景:一麵是遍地饑荒,一麵卻是成堆的皮毛,成堆的寶石、白金,還有堆積如山的木材、礦石 ……“為什麼你們不出口這些東西來換回糧食呢 ?”哈默不解地問陪同考察的蘇聯官員。當哈默了解到蘇方很想這樣做但苦於沒有可行途徑時,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大好機會:美國糧食正值豐收,價格暴跌,甚至很多糧食被扔到海裏或燒掉,而寶石、皮毛等在美國卻非常緊俏。
哈默當即表示,他願意竭盡全力辦成這件事,並立即發電報給在美國的家人,讓他們快速收購 100萬美元的小麥,運到彼得格勒。
哈默的行動受到市民 “救世主 ”般的歡迎。在滿載小麥的火車抵達莫斯科的當天早晨,哈默就被召到列寧的辦公室。列寧對哈默的行動倍加讚賞,並大力支持他與蘇聯做生意,鼓勵他來蘇聯投資,並委任他為蘇維埃紅色政權對美貿易的代理商。
因為有了列寧誠心實意的鼓勵和支持,哈默決定充分利用這一關係。
“汽車大王 ”福特有拖拉機,而這正是蘇聯發展農業所急需的。哈默 1921年 11月回到美國後,向福特介紹了蘇聯的情況,福特當即決定請哈默當福特公司在蘇聯市場的獨家經銷代理。由於有了福特的 “代理 ”的頭銜,哈默走到哪裏,哪裏的汽車公司也都願意讓他當它們在蘇聯的獨家經銷代理商。
福特拖拉機一批又一批地銷到蘇聯,非常搶手。與此同時,哈默的皮毛、寶石收購站顧客潮湧而至。從 1923年至 1925年,哈默的貿易盈利翻了幾番,每年達到十多萬美元,其至幾十萬美元。為了適應迅速擴大的易貨貿易,哈默又相繼在英國倫敦和德國柏林開設了貿易分支機構,還在愛沙尼亞買下了一家銀行。
1925年夏季的某一天,哈默在莫斯科的商店裏買了一支鉛筆,花了 26美分,而當時美國鉛筆的售價隻有兩三美分。於是哈默利用與列寧的特殊關係很快申請到一張開辦製筆企業的許可證。
很快,哈默的製筆廠順利開工,到 1926年,年產鉛筆達到 1億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鉛筆廠之一;到 1927年,年產鋼筆 9000多萬支。這些筆不僅滿足了蘇聯的需要,而且還有 20%左右出口到英國、土耳其、中國、伊朗等十幾個國家。
1929年底,哈默將他的製筆廠等賣給了蘇聯政府,後來,哈默又同蘇聯簽訂了一筆近 200億美元的合同,這也得益於他與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結成好朋友的關係。另外,為了使自己的化肥生產占領更大的國際市場,哈默又以相當於 280萬美元的西方石油公司股票收購了世界最大化肥銷售商 “國際礦石與化肥公司 ”,從而使自己的銷售網一下子遍布 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良好的人際關係及其運用,是現代人發家致富、功成名就的第一法寶。在這光榮桂冠的背後是優秀的社會活動能力和踏踏實實的努力,它對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青年,意味著什麼呢 ?那是驕人的資本,那是成功的曙光,那是事業的基石 !在現代人力資本理論中,人的能力被認為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事業最寶貴的資本,而尤其以社會活動能力為重。美國企業家艾柯卡,被人們認為是社會活動方麵登峰造極的人物,他善於敏銳地觀察每一個人,擅長恰當地與周圍的人交流。在社會活動中,他如魚得水,遊刃有餘,走到哪裏都成為人群的中心,甚至有許多人要求他去競選總統 !難道他是一個如愛因斯坦般的頂尖級天才嗎 ?難道他有著阿波羅一般俊朗的容顏嗎 ?不,他隻是一個外表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一樣,消失在人群中便難以認出,但他的魅力來源於他那超人的社會活動能力:他傾聽、他微笑、他交談,無形之間便將人與人的心拉得很近很近,以至於一位與他打過交道的企業界資深人士評價道: “艾柯卡的魅力足以使一麵之交的人也終身與他為友。”這就是艾柯卡從一無所有到功成名就的秘訣 !這就是他一生最為驕傲的資本:與人打交道,廣泛建立人脈關係網。社會活動能力是艾柯卡一生中生財有道的那隻 “聚寶盆 ”,永不匱乏,源源不斷 !
人脈是成功路上最重要的資源,沒有哪個人隻憑自己就能成功的,因此,廣結人脈關係網是走向成功的一個最有效的手段。
招賢納士,共謀霸業
麵對市場上的激烈競爭,一個企業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就要不斷努力讓自己更加優秀,就要以人為本擁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沒有人才的保障,隻靠技巧與人爭天下,就不能一步一步把公司推向壯大。要想製造出比競爭對手更物美價廉的商品,就需要有高水平的科學技術,而高水平的科學技術是人的智慧的結晶。智力是公司壯大的源泉,人才濟濟是做大公司必須選擇的第一條捷徑。因此,開發、吸收和利用人才顯得極其重要。
美國美孚石油的創始人約翰 ·D·洛克菲勒便是擅長招賢納士的一個高手。
約翰 ·D·洛克菲勒可以說是美國商業名流中最有名的了,他把一種普通的煉油作業轉變為全球最大的工業企業,而且在這一過程中,促進了巨大的石油工業的形成。由於洛克菲勒對美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貢獻,1985年美國評選曆史上對美國社會影響最大的 10名企業家時,洛克菲勒名列第二。
洛克菲勒一生中樹敵無數,但是聰明過人、目光遠大的洛克菲勒卻善於不斷地從敵對勢力中,把最有生存力和競爭力的強者吸收到自己的陣營中來,為己所用。
在這群最強的對手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當數阿吉波特了。當時年僅 24歲的阿吉波特,曾經使洛克菲勒為了徹底壟斷石油行業而打算成立的 “南方開發公司 ”尚未成立就流產了,令洛克菲勒經曆了平生第一次大敗,他是洛克菲勒平生遇到的第一位強敵。
從那時起,洛克菲勒開始逐步接觸這個年輕人,同時也采取種種策略來分化、瓦解那些結成同盟的小石油生產者,以高價收購原油,打破了他們的封鎖計劃,瓦解了生產者同盟的防線,並成功地把阿吉波特也拉到了自己的陣營中來。
後來,阿吉波特開始逐漸地幫洛克菲勒說話,多次為洛克菲勒家族的壟斷事業出謀劃策。在洛克菲勒從兼並到行業壟斷,一直到最後建立起龐大的托拉斯組織的進程中,阿吉波特的存在發揮了重大作用,他逐漸成為美孚石油公司管理層中的後起之秀,深得洛克菲勒的信任。洛克菲勒退休之後,力舉阿吉波特作為第二任董事長,領導他龐大的帝國進一步拓展。
律師多德是當時最有才幹的一位,他還是一名最早專門受一家公司委托的律師。正像多年前投身到洛克菲勒旗下的其他人一樣,他也曾與洛克菲勒為敵。
在南方開發公司的方案推行期間,多德在多次公開會議上指責美孚公司是條 “蟒蛇 ”,後來,他又代表產油地區對美孚公司提起訴訟,但洛克菲勒並沒有因這段曆史而錯過這麼一名能幹的律師。當他的帝國規模膨脹到與美國的法律相抵觸時,他向多德伸出了求援之手。他希望多德能利用法律知識協助他建造一個完美的經濟帝國。
根據洛克菲勒的建議,多德於 1882年炮製出托拉斯協定,美孚石油公司改組為美孚托拉斯,使洛克菲勒能以信托方式來掩蓋明目張膽的壟斷。美孚石油公司在改組之後,拉進了 60多家公司,其中 40家公司的所有權完全屬於美孚托拉斯,另外 26家多數權益也掌握在美孚手中。托拉斯體製成功地製止了外界對它進行調查和揭露,它不但使洛克菲勒精心勾畫 10年的壟斷藍圖得以實現,而且也改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史,形成了美國曆史上獨特的托拉斯壟斷時代。多德在其中確實功不可沒。
同樣的人物還有紐約州議員赫伯恩,他曾發動了一場對美孚公司的大規模調查。恰是在這次調查活動中,洛克菲勒注意到了赫伯恩所表現出來的才能,從而招攬其成為財產管理人。
正是由於洛克菲勒不斷地把眼光投到敵對的陣營中去,他才得以廣攬天下人才,共謀霸業。
洛克菲勒曾自己評價自己的班底: “我的班子由兩種人組成:一種是有才幹的朋友,一種是有才幹的敵人,敵人是過去的,而今天已經是朋友了。他們絕非是烏合之眾、庸碌之輩,他們全能獨當一麵。我無需麵麵俱到,我要做的隻是統管全局,確定戰略,他們每個人都是天才。我想,這就是美孚公司獲得成功的原因。 ”這同樣也是洛克菲勒家族獲得成功的原因。
美國商人能長期富甲天下,除了充分利用美國優越的自然條件外,主要源於美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而這又有賴於其擁有大批一流人才。美國除了自己培養人才外,還善於吸納、引進和羅織天下人才為己所用。其吸引人才之法有二:一是給予高薪,二是為之提供良好的研究條件。
美國政府在人才政策上極其重視,美國是最舍得在科研上花錢的國家。據統計,它的科研經費要多於主要西方發達國家之總和,並仍在逐年增加。
為了引進國外人才,美國還兩次修改了移民法,對於有成就的人才,不考慮國籍、資曆和年齡,一律允許優先進入美國。
這些政策給美國商人提供了便利,因而,美國諸多的大企業都大膽引進外籍人才,大刀闊斧地招賢納士,隻要是人才,不惜用高薪聘請。
在美國著名的 “矽穀 ”工作的科技人員中,有 33%以上是外國人。在美國從事高科技工作的工程學博士研究生中,外國人占 66%。美國 33%的名牌大學的係主任是華裔學者。在美國星球大戰計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也是外國科技人員。
重視人才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美國商人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
開發、吸收和利用人才是每個企業立足發展之根本,善用人、用對人才會使企業不斷發展,逐步壯大。
與美國人的交往和禁忌
美國是無可爭議的經濟強國,美國商人的觸角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學會與美國商人交往,是每一個期望成功的商人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和本領。
有強大的國家經濟作為後盾,每個美國商人先天養成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在許多世界知名品牌、跨國公司的映襯下,美國商人的傲氣更是不可一世的。在與之進行合作談判時,最理想的做法是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隨機應變,爭取主動。
美國商人也多以大國子民自居,兼之 200年文化傳統的熏陶,美國商人的性格趨於開放豪邁,他們熱情奔放、真誠、坦率、感情外露,所以與之相處並不困難,他們在社交禮儀中的禁忌也比其他國家要少許多。但他們不喜歡對方拐彎抹角、躲躲閃閃。針對美國人這種開放、大度的民族性格,與之交往時,同樣也不能拘謹和小氣。你沒有必要一定學美國人的那種風格,那種風格也未必是最好的,但應當有熱情,因為冷冰冰的會導致對方的不快。特別是初次合作見麵的夥伴,保持燦爛真誠的笑容,能迅速消除彼此的隔膜和陌生感。直呼對方的名字,會使雙方的關係仿佛又進了一步。你熱情一點並不會使你失去什麼,相反卻能獲得對方的好感。
煩瑣的交往禮儀,對眾多美國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過分的謙虛和客套,在美國商人麵前,同樣是累贅。同美國人談判,你也用不著含糊隱瞞,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躲躲閃閃,除了會令人不快外,並不會讓你多得什麼。和日本人截然不同,美國人並不把謙虛和客套當成是美德,要想得到美國人的尊重,除了實力,還是實力。長期弱肉強食的社會現實,使得美國商人在性格上隻會尊重實力相當、甚至是比自己更強的對手,而不會輕易同情別人。過於低估自己的能力或過分的謙虛,甚至會讓美國人產生誤會,從而懷疑你的實力。美國人自己是高手,他希望你也是高手。假如對方有了先入為主的不佳印象,合作成功必將困難重重。與美國商人談判,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決不能輕易讓步。大膽抒發自己的意見,不論肯定和否決,都應該理直氣壯,絕不能含糊其辭。
在美國人的觀念中,時間也是商品。他們常以 “分 ”來計算時間,比如月薪 10萬美元,每分鍾就值 8美元。他們在談判過程中連一分鍾也舍不得花在無聊的會客和毫無意義的談話上。美國人的時間觀念很強,遵守時間,珍惜時間,因而保證了談判的高效率。美國商人喜歡一切井然有序,不喜歡事先沒有聯係,突然之間闖進的 “不速之客 ”來洽談生意。美國商人或談判代表總是注重預約晤談,某日某時、在何地方、談多長時間,都是預先約定的。雙方見麵之後,僅稍做寒暄,便直接進入談判的正題,很少有多餘的廢話。在參加商業談判時,也希望速戰速決。我們事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搜集的信息要盡可能全麵周到,設計的方案要盡可能周密實用。無論美國人提出什麼樣的談判要求,都應該有妥善的對策。如果不是這樣,你稍有脫節,就會造成一定的精神緊張,而以霸氣著稱的美國商人,全都是確立優勢後便乘勝追擊的好手。倘若因此被逼簽下 “城下之盟 ”,豈不是損失慘重 ?
美國人十分注重商業談判技巧,在行動前總要把目標方向了解清楚,不主張貿然行動。所以,他們的生意成功率較高。美國商人在任何商業談判前都先做好周密的準備,廣泛收集各種可能派上用場的資料,甚至包括對方的身世、嗜好和性格特點,因而使自己無論處在何種局麵,均能從容不迫地應付。
“搞清楚後再做交易。 ”這是美國人的經商法則。在經商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問題,美國人會一直詢問至自己徹底弄清楚以後才善罷甘休。美國人這種問則問個水落石出的性格,在商業談判中可以徹底地表現出來。
談判時出現意見分歧,也是必然的。美國商人並不害怕意見分歧,也有解決分歧、實現統一的誠意。最好的辦法,就是雙方開誠布公。倘若你心中有所顧忌,表現得閃爍其詞,會被認為是缺乏誠意,無疑會妨礙談判的成功。
美國人非常重視律師和合同的作用。在談判時,他們總帶有盡可能多、盡可能好的律師參與談判。他們崇敬合同,嚴守合同的信用,他們不相信人際關係,隻承認白紙黑字、有法律保障的合同契約。所以,你同美國人談判時,要帶上你的律師,而且要帶好律師。簽訂合同時也應當小心謹慎、考慮周全。美國的法律紛繁複雜。法律的執行也極為嚴格。因此,律師一定要熟悉美國的法律。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把合同條款仔細推敲,使之既符合本國法律,又不與美國法律相抵觸。重視律師的作用和小心地簽訂合同是同美國人談判的要訣。它既可以保障談判的成功,又可以防患於未然。
在絕大多數美國人的眼裏,個人利益高於一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與美國人相處、談話,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一般在 50公分左右。談話的內容,除與工作直接相關外,忌談與個人生活相關的話題,尤其是年齡、個人收入、政治傾向等美國人敏感的話題,過分熱情和親密,容易遭到排斥。
東方人的禮尚往來,在美國卻不會有好的結果。初次見麵合作的生意夥伴,即便是有意要贈送對方禮物,也應在雙方關係進一步親近之後。所送禮品也不能太貴重,否則會引起誤會。送衣物、化妝用品給女性,也會引起誤會,不宜采用。
美國人多是基督教徒,格外忌諱數字 “13”和 “星期五 ”,若兩者同為一天,更是大忌。所有與美國商人的活動,都不宜在這天進行。另外,美國人對 “3”也有忌諱。
對於顏色,美國人認為黑色過於肅穆,隻宜在喪葬時使用,認為紅色與前蘇聯有關,也有表示發怒之意,因而忌諱這兩種顏色。相反,他們喜歡比較鮮明的顏色。他們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黃色展現和諧,藍色寓吉祥如意,因而偏愛這三種顏色。
美國人認為白頭鷹威武強悍,視其為國鳥,它不僅成為國徽的圖案,也受眾多美國人的喜愛。又認為白貓象征逢凶化吉,對與之相關的圖案偏愛有加。而對於蝙蝠,美國人卻認為是象征著凶神惡煞的吸血鬼,因而忌諱與蝙蝠相關的圖案。
總而言之,美國商人視商業利益為最高行為準則,隻要知己知彼,掌握好與美國人交往的技巧,擺正心態,以誠懇、嚴謹的作風與之相處,就一定會有滿意的結果。
了解美國人的大國心態,知曉美國人社交的特點,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合作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