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園水果專賣店

在深圳福田區福華路福田商貿大廈首層,一間裝修考究、洋溢著綠色情調的店堂裏,陳列著近百種時令水果,水果新鮮得好像剛從果園裏摘下來;這裏的工作人員統一著裝,果品統一標識,價格比超市便宜,不滿意居然還可以退貨,打個電話可以免費送到家。這真讓消費者吃了一驚,原來買水果服務也可以這樣精彩,這就是首創全國水果專賣的深圳百果園水果連鎖專賣店。

之後,這股水果專賣之風又吹到了上海、重慶、福州等地,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全國的市民也將享受到水果專賣店這種優惠、新穎、考究的服務方式。

價格比大超市便利,比地攤誠信,價格有競爭力,這是水果專賣店成功的三大因素。

被逼出來的水果專賣店

正在走紅的水果連鎖店,可以說是被超市經營水果逼出來的,百果園的前身中國愛地集團綠色食品總彙就是做水果貿易的,但那時沒有自己的零售渠道,總是進別人的超市。不僅要交很貴的進場費,還在資金等方麵受製於人,因此,萌生了自建零售終端的念頭。

之後,他們做了詳細的市場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水果消費的比例連年攀升,市民的餐桌膳食搭配比例的接近1/2都是水果,水果的消費人群也從過去的以孩子、老人為主演變成全民皆吃的新興消費潮流。隨著水果銷售量的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消費的質量和品味,因此水果專賣能夠得到市場的認可。

百果園成功地切入了素有水果消費習慣的都市人對精品水果需求的龐大市常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時間裏,從沿街散賣、超市零售的傳統水果營銷模式中另辟蹊徑,以水果專賣連鎖的方式,掀起鵬城水果零售市場營銷革命。

百果園經營製勝的法寶

繼百果園專賣店之後,一時之間,街頭巷尾驟然湧現了金果園、花果園、鮮果園、佳果園、香果園等眾多水果專賣超市。但不到半年時間,多家店倒閉。唯有百果園一枝獨秀,迅速崛起,自2002年7月第一家店開張以來,已在深圳開有52家連鎖店。

這是個讓人警醒的現象,水果專賣店雖好,但應該怎麼走才能通向真正的成功?

水果商品零售的最大難點是難以在同類水果中形成差別化,很難塑造出知名水果品牌,在水果采購上又難以控製貨源。百果園的解決之道是采用控股或參股的方式與水果生產基地合作,首創了水果行業的“公司+基地”經營模式。

公司從其前身中國愛地集團綠色食品總彙水果部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果品生產基地,計劃從開店到2005年,果品基地總麵積達到10萬畝,果品產量達到20萬噸,從而不斷擴大專賣連鎖店從果品生產基地直接進貨的比例。

在百果園各門店銷售的水果中,目前由基地生產提供的水果占到總銷售量的40%。公司希望最終實現全部水果都來源於自己的水果基地。這樣,就可以和其他水果專賣店形成差別。百果園基地所產水果隻在自己的連鎖店中銷售,其中有些品種是百果園獨有的。有了基地還可以為大賣場和連鎖店供應穩定優質、具有競爭力的果品,還可以保證貨源的獨特性和質量,減少層層批發的中間環節,降低成本。

成功秘訣:成本較低與有力的店址

業內人士指出,能搶到水果市場多少份額,關鍵在於采取的零售業態和營銷策略是否合理,是否為消費者接受。如果水果連鎖超市布點少,銷售量不大,物流管理不善,進貨成本價格得不到有效控製,就不能形成連鎖經營的規模效益。

百果園感到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形成規模太慢,於是利用特許經營,加速公司規模化、低成本的擴張。百果園目前已在深圳的52家連鎖店中,隻有最初的6家是直營店,其它都是加盟店。市場戰就是品牌戰,做連鎖經營必須打品牌。但做品牌對於水果單品零售來說很有難度,因為難以在同類水果中形成差別化。而建立自己的基地,專營自己的產品,都有助於品牌的形成。

零售業就是店址經濟,此話在水果連鎖中也再次得到印證。一個店址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它的盈與虧。在選定一個店址前,最好做一個詳細的調查,判斷出該地區經濟狀況、人們的消費水平、人流量和車流量的大小等因素。正在蹣跚學步階段的水果連鎖要真正做大做強,並不容易,隻有做到比大超市便利,比地攤誠信,價格有競爭力,才能突出重圍,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