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看到崔柳贏了大喜,“崔家可真是人才,能文能武,我朝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聽到陛下的誇讚,崔柳不好意思的躬身。
“好,名次已定,新科狀元為崔柳,榜眼為裴原,探花為陳洛!為顯示我朝對文教的重視,特許你們三人跨馬遊街,狀元崔柳可走禦道出宮,讓洛陽百姓看看狀元郎的風采!”
陳洛迷迷糊糊中醒來,被裴原扶著,三人紛紛下拜道,“學生多謝陛下!”
崔柳意氣風發的站在禦道中間,崔季舒對這個拿下狀元的侄兒囑咐道,“這禦道即使是我也一輩子走不了一次,你有福氣了,不過一生隻能走一次,好好珍惜!”
崔柳聞言,點頭道,“侄兒知曉!”
崔柳看著前方的禦道一腳踏了上去,盡管實際上是大理石雕刻的禦道,崔柳卻感覺像是踩在了棉花上一樣,感覺如在雲端,都不知道是怎麼走完禦道的。
狀元榜眼,探花,三人騎著高頭大馬,禁軍鳴鑼開道,沿著洛陽中心遊街,洛陽百姓紛紛跑來圍觀。
“這是怎麼回事?”
“你還不知道,這是朝廷科舉,從天下學子中殺出來的前三名,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陛下特許的跨馬遊街!”
解釋的男子神氣的跟朋友說著,好像是自己中了狀元一樣。
“真的,那這三人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來,說是文曲星都不為過,遊街也是應得的!”
此次三位進士都是不滿三十的青年才俊,最小的崔柳不過二十歲,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一路上不知道迷了多少小姐的心。
不時的有小姐從閣樓上扔著手絹還有瓜果之類的,還差點沒把崔柳砸落馬下,最慘的還是陳洛,因為在三人中長得最英俊,也是被洛陽的小姐們重點關照,額頭被木瓜砸了一個大包。
科舉鬧騰了三天終於落下了帷幕,陳寅開始著手整理內政。
根據錦衣衛的暗中調查,各地的縣令貪腐嚴重,陳寅製定十稅一,這些家夥就敢定十稅二甚至是,十稅三,陳寅派禦史下去問責,貪汙的縣令還振振有詞,說是運輸過程中有火耗,為了補足稅糧,多收的是路上的損耗。
陳寅一聽就知道這是貪汙的漏洞,曆史上查貪汙,整頓吏治最狠的就是兩個皇帝,一個是朱元璋,一個就是雍正。
朱元璋不用說,貪汙超過五十兩銀子的貪官,一但被錦衣衛查到就是剝皮實草,把人皮刮下來,墊稻草進去,震懾貪官。
雍正做的更好,雍正推行士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更是讓清朝中興起來,康熙晚年吏治腐敗。國庫都快沒銀子了,留下了一大堆爛攤子給雍正。
雍正登基以後,為扭轉國家財政,直接向地主士紳階級收稅,取消人頭稅,按田地收稅,誰的地多誰交稅多,沒有就不收。
更絕的是雍正用大量的科舉考生作為候補官員,朝廷沒有那麼多官位,每次科舉都會有不少讀書人沒有官做,雍正就招攬這些讀書人作為候補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