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現在有兩三萬兵守著,如果高敖曹威逼長安,就算什麼都不做,爾朱榮大軍也會人心惶惶。
“給高敖曹回信,叫他相機行事!”崔季舒飛速記錄下來,起草詔書。
建康,蕭衍繼續修仙,仿佛已經無欲無求,皇弟蕭宏又來報信。
蕭宏靜靜地站在一旁,目光緊盯著正在打坐運功的蕭衍。
待蕭衍緩緩睜開雙眼、收功完畢後,他趕忙向前一步,躬身行禮,恭敬地說道:“陛下,據微臣所知,陳寅與爾朱榮在浦阪展開了一場激戰。此役異常慘烈,陳寅一方也遭遇重創,其麾下大軍四萬精銳折損。而慕容邵宗所率的七萬大軍更是慘不忍睹,竟然全軍覆沒,無一人生還!”
說到此處,蕭宏眉頭緊皺,滿臉憂慮之色。蕭宏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又急切地道:“如今局勢危急,陳寅的大軍已然對潼關形成合圍之勢,爾朱榮恐怕難以支撐太久。一旦爾朱榮兵敗,那我大梁便失去了一位盟友。收拾了爾朱榮,屆時,陳寅的軍隊騰出手來,必將長驅直入,如洪水猛獸般席卷建康而來。如此一來,我大梁將如何抵擋元軍呢?”
蕭宏拱手向蕭衍進言道:“依臣之見,此時此刻正是我們反擊的絕佳時機。我們應當趁機集結大批兵力,攻打鍾離。隻要能成功奪回鍾離,便可重新穩固我方陣線,從而有足夠的實力與元朝繼續維持南北對峙之局!!”
“王爺說的對,唇亡齒寒,我們必須出兵,不然下一個亡的就是我大梁!”
幾位老成持重的文臣搖頭,“不可,我朝剛送了公主和親,輕起戰火,給了陳寅出兵的借口,到時候惹來陳寅大軍,我看你們誰能抵擋!”
“偏安一隅,沒種的家夥!”
“此非偏安一隅,但求一方百姓安寧!”
蕭衍年輕的時候到底是一方雄主,此時決斷道,“鍾離無論如何都要奪回來,不要再爭了。”
蕭衍高坐於龍椅之上,麵色凝重地環視著朝堂之下的群臣。猛地一拍扶手,大聲喝道:“傳旨,命王僧辯為主將,統領大軍;韋放、裴之禮為副將,輔佐主將。即刻起兵十萬,務必奪回鍾離!”
此令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對這一決策表示讚同,認為此舉乃是存亡之戰,必要盡全力;而有的則麵露憂色,擔心是否足夠順利收複失地。
王僧辯身著鎧甲,英姿颯爽地出列跪地領旨,高聲道:“臣必不辱使命,定當全力以赴,奪回鍾離,以報陛下聖恩!”其聲音洪亮有力,回蕩在整個朝堂之中。
韋放和裴之禮也緊接著走出隊列,一同跪地領旨。
皇帝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說道:“此次出征意義重大,關乎我朝江山社稷。望諸位愛卿齊心協力,共克時艱。待你們凱旋歸來之時,朕必有重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