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竇泰所部人數眾多,但麵對宇文泰這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精騎部隊,他們顯得有些措手不及。在宇文泰淩厲的攻勢下,竇泰的軍隊很快陷入混亂,節節敗退。最終,竇泰無力回天,眼見大勢已去,絕望之下選擇了拔劍自刎,以謝天下。

而此時身處浦阪的高歡得知竇泰戰敗的消息後,心急如焚。他深知竇泰一旦兵敗,整個戰局都將潰敗。由於當時黃河冰層稀薄,無法承受大軍通過,高歡縱使有心救援也無能為力,隻能眼巴巴地望著對岸,任由竇泰的軍隊慘遭潰敗。

從這場戰役可以看出,雖然在大規模兵團作戰方麵,高歡相較而言更為靠譜一些,竇泰因為有前科,關鍵戰役陳寅不敢用。

元軍當真是氣勢如虹,陳寅毫不猶豫地集結了整整十五萬大軍!隻給宇文泰留了五萬大軍駐守鍾離。

而另一邊,爾朱榮又豈會甘拜下風?爾朱榮亦是迅速調遣出十五萬雄師嚴陣以待。其中,有一部分軍隊由爾朱榮本人親自統率,浩浩蕩蕩地屯兵於霸上;

另外一部分則交由慕容紹宗指揮,穩穩當當駐紮在了廣陽一帶。一時間,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這兩支龐大的軍隊遙相對峙,旌旗蔽日,戰鼓雷鳴,整個戰場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氛。

潼關城,這座古老而雄偉的城池,承載著無數的曆史與傳奇。上次在玉壁之戰中,韋孝寬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韋孝寬以精妙的戰略戰術成功地抵禦了高歡的進攻,充分證明了自己作為一名傑出守將的實力。因此,爾朱榮對韋孝寬讚賞有加,此次大戰,決定將他調任至至關重要的潼關駐守。

此時的潼關城,城牆高聳入雲,堅如磐石。城樓上旌旗飄揚,士兵們嚴陣以待,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韋孝寬來到這裏後,立即著手整頓防務,加強巡邏,修繕工事。潼關地理位置的重要,一旦失守,後果不堪設想,不能大意。

陳寅親率親兵駐紮在風陵渡前線,吸取竇泰的教訓,沒有輕敵大意,就看爾朱榮敢不敢來偷襲自己。

左等右等,一連等了三天,爾朱榮也沒有來,陳寅和高歡在軍帳中討論下一步該怎麼辦!

黃河凶險,陳寅命令人在河上架了五座浮橋供給大軍通過。

高歡道,“大軍兵分兩路同時進攻沒有問題,陛下帶軍進攻小關,我則乘機會渡過黃河,再加上上洛的高敖曹部,三路大軍齊發,看爾朱榮怎麼抵擋?”

眾將士群情激奮,彭樂道,“我是個粗人,高侯說怎麼打就怎麼打!”

竇泰點頭道,“有陛下親自出動,小關必須要爾朱榮才能守住,我同意高侯的打法!”

“附議附議!”

陳寅點頭,握著拳,“那就這麼辦,咱們爭取一戰打破爾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