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元子攸一肚子委屈的被竇泰帶了下去,大大殿之中頓時安靜下來,陳寅一步一步的走上玉階,來到龍椅旁邊,一手摸著龍椅的扶手,隨後一屁股坐了下去。

“這就是坐龍椅的感覺嗎,感覺也就是一般般嘛!”

高歡帶頭和眾將一起下拜道,“臣等見過丞相!”

原本北魏的大臣看著陳寅大逆不道的端坐在龍椅之上,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候景拔出刀來,“你等還不拜見丞相,莫非是想造反?”

在屠刀的威脅下,這群大臣還是選擇了從心,紛紛下拜,“我等見過丞相!”

陳寅初掌朝廷政事,人手不足,行政方麵的人才先不動,但是兵權必須都在自己手裏,陳寅道,“從現在起,各州的刺史都督全部回京述職。朝廷另有任用,成立樞密院,高歡為樞密使管理軍隊的作戰事宜。”

“拓跋菩薩,彭樂,候景,斛律金,賀拔勝,宇文泰為副樞密使,你們七人一起負責我鎮北軍內外的征戰安排。”

候景,斛律金,賀拔勝都沒想到自己能成為副樞密使,論資曆和功勞拓跋菩薩和彭樂當副樞密使是正常的。

三人紛紛出列道,“臣等領命!”

陳寅接著道,從今天起成立三省六部,三省尚書,中書,門下,六部,兵部,禮部,戶部,刑部,工部,吏部。

中書省設中書令負責起草詔書和中央政令,

門下省負責審核詔書和政令,確保詔書合法。

尚書省設尚書令負責監督朝廷各部執行朝廷政令。

“設立參知政事,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兵部管理軍官的升遷和糧草後勤,樞密院隻負責打仗,不能自己籌糧草幹預政事,違令者視為造反。”

兵部負責軍隊的後勤保障和將士的升遷事宜,而樞密院則專注於軍事策略和作戰指揮,兩者分工明確,互不幹涉。同時,糧草由朝廷統一供應,確保了軍隊的物資需求得到滿足。

這樣一來,地方大將手中不再擁有軍政大權,也就避免了類似唐朝末年藩鎮割據的混亂局麵再次發生。這種製度設計使得中央政府能夠更好地控製軍隊,維護國家的穩定。

高歡從跟著陳寅開始就知道陳寅是戒備心很強的人,,哪怕關係再好,陳寅從來都會防著一手,防止手下的大將造反,如今成立樞密院,和兵部軍政分離也是應有之意。

“丞相聖明!”

武將都垮著臉,朝廷中有軍職在身的人都被陳寅下令關押了起來,防止這些人聯係手下舊部作亂。

而文臣方麵,眾人皆是讀書人,自然明白今後的三省長官以及參知政事都將成為宰相。如此一來,一下子出現了這麼多的官位,眾臣們心中不禁湧起一陣激動和期待之情,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讓自己登上更高的舞台,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每個人都開始暗自盤算著如何能夠獲得這些重要職位,眾臣心裏暗懷鬼胎,實不知道,在陳寅心中,早就有了宰相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