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愈演愈烈,裁員風暴迅速從大洋彼岸蔓延到中國大陸來。受金融風暴比較嚴重的產業如外貿、金融等行業都人心惶惶,生怕一不小心就成為此次風暴的炮灰。HC公司也受到一定的衝擊,部分投資出現了一定的風險。但是,因為根基比較穩,再加上製度完善,風險防範比較到位,再加上HC公司作為一個有遠見的大公司,要為將來儲備人才,倒是暫時沒有裁員的風險。丁琳公司的狀況就差多了,不僅訂單有所減少,回款率也變低了,公司管理層承諾不會裁員,但要求員工共度時艱,除了基本工資外,獎金基本沒有了,一時弄得丁琳很鬱悶。在這種情況下,職場人士不約而同地反省起自己的職場競爭力來。這不,周末在Eva那聚會,就做起了職場競爭力的測試:
你得罪了惡魔,結果被他詛咒了,變成了一種非常惡心的昆蟲,讓人一見就想打死的那種,你覺得這種蟲子是什麼?
A、螞蟻
B、蜘蛛
C、蚊子
D、毛毛蟲
答案:
A、你是個沉穩的人,很少抱怨什麼,你認為隻要努力工作,一定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因此你在職場目前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B、你目前搞不成低不就,讓你感覺很不耐煩,看著別人升遷,你認為是老板不長眼,沒有發現你這塊真正的寶石。但是,你不會將不滿之情表現在臉上。
C、你是典型的職場混混。在你看來,工作還不如和同事一起吃喝玩樂來得重要。你還是悠著點吧,小心被老板盯上哦!
D、你是職場“純潔”的菜鳥,對職場基本生存規則都迷迷糊糊。你要做的是要學會說話聽話,特別是“潛台詞”。
Eva選的是蚊子,丁琳選的是蜘蛛,看罷答案都笑起來,在金融危機的時候,做做這種無厘頭的測試,倒是放鬆壓力的好辦法。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以往一直噌噌噌地往上漲的狂熱的房價,也江河日下,出現了往下跌的趨勢,股市一片慘綠。去年是第一首富的碧桂園大股東楊惠妍,今年在股市上蒸發六百億,首富寶座不保。小道消息說某個企業家潛逃了,又哪個大企業破產了,人心惶惶。在這個什麼都有可能發生的時代,Eva他們覺得,隻有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才有可能再一片慘綠的股市中讓自己這隻股在未來飄紅。
一、我們正要核實
河邊上,我悄悄地將“借口”這根稻草伸向快要溺斃的人,他死死地把它抓住……回到岸上,他說,Thankyouverymuch!
HC公司的實戰演習,將一直躲在幕後的菜鳥們直接推上了火線,進步之快自不用說,但與進步同時存在的還有很沉的壓力和責任。Eva和林華他們每天都繃緊著神經,對數據核了又核,生怕出錯。一旦在評估報告上簽字,那就意味著要對自己的所敘述的事實負責任了,後麵的評審及風險崗都會以業務經理的報告及收集來的資料作為判斷依據。
說實話,林華這個人Eva一直不是很看得懂,處理事情麻利迅速自不用說,但卻始終給人以距離感,帶著淡淡的傲氣的樣子。陳菲就很不客氣地批評過他: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Eva卻不太介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處事風格,而人與人也是講緣分的,無法接近做成朋友,也許是前輩子修行不夠呢?(陳菲說這是Eva的宿命論借口,的確,用緣分一詞來解釋,可以省卻多少頭痛的事情。世界上不可解的事情太多,如要一一較真還真較不過來)。Eva有時就是這幅沒心沒肺的樣子。
在實戰演習中,Eva和林華合作的機會多起來,有時是Eva負責,林華是副手,有時則相反。上次Eva談的那個環保節能項目,林華作為Eva的副手,Eva感覺沒有什麼可挑剔的,配合也很到位,該準備的資料林華總是會提前準備好,在討論項目的時候,林華提的問題也很到點子上,讓Eva暗暗佩服。
林華手裏也有一個化工廠的項目在進行,在這個項目裏,Eva是輔助的角色。在完成實地考察後,Eva將所有的資料都整理了出來交給林華,林華必須盡快將報告趕出來,交給郭副總審核。那天,林華剛把報告趕了出來,郭副總就在問了,林華匆匆地將報告打印出來交給了郭副總。過了一會,郭副總走到林華的位置上來:“這個項目產品的市場分析這塊你怎麼沒寫?”林華臉有點白了,產品的市場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塊,怎麼會漏了呢?在隔壁辦公桌的Eva一聽就明白了,伸過頭來:“郭總,是這樣的,林華和我覺得企業提供的數據有些疑問,打算去核實下再補上。林華覺得數據的準確性特別重要。”
“不錯,做業務就是要有求證的精神。以後在還有要補充的時候,就說明下情況,不必急著交報告。”郭副總親切地拍著林華的肩膀說。
數據需要核實的話,自然是Eva幫林華找的借口了。在Eva的借口哲學看來,有時給別人找點借口,撒點小謊是一種美德。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這種錯可大可小,對於一個新進員工來說,漏寫了可能會涉及到能力及態度的問題,而Eva的說法,正是大事化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