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三滴序(2 / 2)

他這樣巨大的身軀蜷縮在這卵宇之中,他的腰被壓的不能再彎,他的頭已被擠到了兩腿中間。“渴望”和“力量”使他怒吼,他舉起雙手向上撐天,雙腳發力向下撐地。天被撐的越來越高,地被撐得越來越厚。

天每高一丈,不周老樹就將枝幹伸高一丈,撐著這天,地每厚一丈,不周老樹就將根係長深一丈,穩固這地。

就這樣,天越來越高,地越來越厚。

直到有一天,無論他如何發力,如何怒吼,天也不再變高,地也不再增厚。他困惑,當所有的蠻力都不奏效,他有些絕望。然後他低下頭來,對,當他的頭不再高昂著無視一切。他才發現,在這“卵宇”的四周邊緣,天地接合一線之處,緊緊地粘連著,使天地難以再分開。

他才知道,天地不能一味的高,還要廣闊。

不周老樹將它一根強壯的枝幹化作一柄巨大鋒利的斧頭,靈物將斧頭持在手中,向天地的邊緣砍去,讓天地更寬闊,然後再回頭將天地撐的更高。

就這樣,天高一分,地厚一分,他再用斧頭將天地劈的更寬闊一些,寬度與高度本不就是相生相成的麼?

終於,天地變得很高很闊,天上的“水”化作雨雪落了下來,地下的“水”化作泉溪,彙成河海奔騰不止。天地之間的“水”化成雲和霧飄蕩在他的眼前。

他的渴望終於得以解飲。

然而他卻倒了下去,他力竭了,涅槃了,死了。

他的雙眼變成日月,頭發變成星辰,呼出的氣變成了風,他回蕩在天地間的怒吼變成了雷,他的皮膚和皺紋化為高山和峽穀。

為了使他斧創的天地更牢固,他將自己的四肢化為四根巨大的柱子。

撐著南天的叫南天柱,北天的叫北天柱,西天的西天柱,東天的東天柱。

四麵天因此得以牢固,然而中間的天卻搖搖欲墜。不周老樹便將自己化作了一座山,在這中天之界頂著天撐著地。不周老樹變成了山,靈物已經涅槃,但當初不周樹上的藤蔓眷戀著這片老地方,不肯離去,依舊纏繞著不周老樹所化之山。

不周老樹所化的這座山就是不周之山,也叫不周山。

自此,世間有日月,有星辰,有晝夜四季,有冷暖饑飽,有雷電風雨,氣候造化,精華日濃。

那死去的開天辟地斧創世界的靈物,便是後世所記的盤古氏神。

盤古死後,他對於水的那股渴望,由虛化靈,由靈化實。得天地蘊養,化作一神,名曰亢蒼,為龍身。盤古之精化作一神,名曰燭九陰,亦作燭龍,龍軀人麵。盤古之血化作一神,名曰形天,亦作刑天,為人身。

三神較力於中天境內,戰無日夜,波及不周山,不周山險將崩塌。幸有昔日巨藤伸藤延蔓將山抱住,又將自己的根係紮入山體才將不周山穩固住。

巨藤元靈出竅前來勸戰才將三神勸住,三神一戰惺惜,約為兄弟。亢蒼為長,燭龍次之,刑天最小。三神受巨藤之請分管世間水務及一應水族。燭龍居極北,管理北方水務;刑天居極南,管理南方水務,亢蒼居中,管理中方天水務。

自此,雲雨風雷,來往氣候,造化天地。天地間的各種靈華亦各自修元成神。

天帝、玄女、伏羲、女媧等等一應諸神漸漸出現在天地間。後來天帝以神力在中天境上開辟天界,邀請諸神同住,除亢蒼、燭龍、刑天三大水神之外,其他諸神應邀前往,以天帝為大,享受天地福嶽。

又過了三萬六千年,不周山的巨藤參透無上之道,棄世將遊九天之外。天帝恐巨藤離去後,不周山將會崩倒,到時中方天境不穩,自己的天界也將墜裂。於是在八天外追上巨藤靈神。

天帝拜請巨藤靈神道,“先神久居不周山,未曾拜謁,世以巨藤靈神相稱,未知先神真名是何?”

“吾之名非‘我’亦非‘你’吾名‘她’也。”

天帝不解,固請明示。

巨藤靈神笑曰“汝知天為何意?地為何意?而敢於天地間自名天帝!汝既不知‘你’‘我’,而又何問吾名?”

天帝慚,不能對,但請巨藤靈神留一固不周山之策。

巨藤靈神答道,“吾離山之時,已將吾所結化之實留於不周山下,他日自將萌生,汝再去請水神之首亢蒼,將太古留下的三滴精水滴在那仙芽上,待其根強藤韌,則穩固不周山足矣。”

天帝之心乃安,謝別巨藤靈神,往視不周山下,果見一仙芽萌生,纏於不周山體。天帝乃往中方天境府,請水神亢蒼將三滴太古精水滴於仙芽上。

亢蒼慨然應允,親至不周山滴下三滴太古精水。這仙芽為巨藤靈神之實,更兼精水所養,日漸茁壯,根須葉蔓遍布不周山,每百年一開花,花開燦爛,大為風景,自此天帝與亢蒼兄弟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