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馬公公昂然直入,居中一站,身後的一位錦衣衛百戶雙腿跪下,雙手高舉過頂,呈上一隻用黃緞覆蓋的托盤,盤中放著一個卷軸。馬公公躬著身子,接過了卷軸,尖聲道:「聖旨到,劉正風聽旨。」
哪知劉正風竟是鎮定如恒,雙膝一屈,便跪了下來,向馬公公連磕了三個頭,朗聲道:「微臣劉正風聽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雄一見,無不愕然。
馬公公展開卷軸,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據東廠劉督主奏知,衡山縣士紳劉正風,急公好義,功在桑梓,弓馬嫻熟,才堪大用,著實授參將之職,今後報效朝廷,不負朕望,欽此。」
劉正風又磕頭道:「微臣劉正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站起身來,向馬公公彎腰道:「多謝馬公公栽培提拔。」
馬公公傲然道:「劉正風,東廠定下「謝禮」的規矩,雜家現在就告訴你這個規矩要怎麽做,你買的是參將官職,依規定上任後還要再繳一萬兩,不然雜家就不能發參將的告身給你,聖旨雖下了但你沒拿到告身,依然是一介草民,知道嗎?」
劉正風陪笑道:「小人知道,小人有禮物要孝敬劉督主和馬公公。」劉正風轉頭向他妹夫方千駒道:「方賢弟,孝敬劉督主和馬公公的禮物呢?」
方千駒道:「來人抬上來。」見向大年和米為義二人抬著一大箱子,另一個劉府管家抱著一個小箱子,放到馬公公麵前,打開箱子後,馬公公頓時被晃花了眼睛,見箱子裏麵金光閃閃,竟然是一整箱金條,整整齊齊擺放,散發光輝,而另一個小箱子打開後,裏麵也是擺滿了金條,馬公公剛才一副傲然的表情瞬間不見,換上滿臉的笑容。
劉正風陪笑道:「些些微禮,不成敬意,請馬公公賞臉笑納。」
馬公公眉開眼笑,拍拍劉正風的肩膀,道:「劉參將,有前途啊,日子再陞官晉爵也不是難事,三天後,雜家就差手下把參將告身發給你。」使個眼色,身旁的三個錦衣衛總旗便把箱子抬了出去去。
馬公公一副正經,說道:「雜家還要去各地巡視一番,看看地方官員有沒有認真辦事,不克久留,來人,給雜家斟一杯酒,恭賀劉參將今日封官授職。」一位西廠假扮的劉府小廝,把一杯無色無味的毒酒給斟過來,馬公公喝完一杯後,立即轉身出門。劉正風滿臉笑容,直送到大門外。隻聽鳴鑼喝道之聲響起,劉府放禮銃相送。
群雄們立即明白劉正風這個參將一職是從「立皇帝劉瑾」的閹黨手中買來的。
如今大太監劉瑾仰仗著皇帝寵幸,一人獨攬朝中大權,把朝庭的官位明標價,趁機大肆斂財,而買官之人都是特別會專營的奸邪小人,付出了買官的錢財,得到官位後必定從百姓的身上,把那買官的錢財給翻本賺回來,因此地方百姓被那些官員弄得民不聊生,痛苦不堪,如今劉正風居然向閹黨買官,在場的群雄一時間都非常瞧不起他,有些人忍不住便露出鄙夷之色。
劉正風朗聲說道:「眾位前輩和英雄好漢各位遠道光臨,劉正風當真臉上貼金,感激不盡。兄弟今日金盆洗手,從此不過問江湖上的事,從今以後,劉正風退出武林,也不算是衡山派的弟子了。我門下弟子如願意改投別門別派,各任自便。劉某邀請各位到此,乃是請眾位好朋友做個見證。以後各位來到衡山城,自然仍是劉某人的好朋友,不過武林中的種種恩怨是非,劉某卻恕不過問、也不參預了。」說著又抱拳團團為揖。
群雄早料到他有這一番說話,均想:「此舉實在有損衡山派的光彩,想必衡山掌門莫大先生十分惱怒,是以竟沒到來。」也有人幸災樂禍,尋思:「五嶽劍派這十幾年來極為威風,今天劉正風竟向一個沒卵子的太監當場行賄奉承巴結,實在是丟盡他們五嶽劍派的臉麵。」
群雄各懷心事,一時之間,大廳上鴉雀無聲。本來在這情景之下,各人應紛紛向劉正風道賀,恭維他什麽「福壽全歸」、「急流勇退」、「大智大勇」等等才是,可是近二千人濟濟一堂,竟誰也不開口說話。
劉正風也是很無奈之下才向閹黨買官,看到群雄麵露鄙夷之色後,劉正風臉上勉強露微笑還是趕緊完成金盤洗手才是最重要的,就卷起了衣袖,伸出雙手,便要放入金盆,忽聽得大門外有人厲聲喝道:「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