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寫畫畫,不知不覺兩個小時已經過去了,把寫有接下來計劃的稿紙收起來,顧楨就洗洗睡了。
被子經過白天的暴曬,暖洋洋的,充滿了陽光的味道,顧楨慢慢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顧楨就醒來了,看看時間還不到六點,顧楨洗漱過後就往學校趕去,路上偶爾可見幾個急匆匆的行人,還有做生意的小販。到了大門口,出示了走讀證,門衛大爺就放顧楨進去了。
班裏已經到了幾個同學,顧楨掏出語文課本,複習了昨晚有點生疏的地方。這學期的古詩她已經反複複習了幾遍,不成問題,《沁園春·長沙》、《登高》、《錦瑟》、《念奴嬌·赤壁懷古》等這些耳熟能詳的詩詞就像刻在了腦子裏,但是一些經典文章還有文言文還是要反複複習,如《燭之武退秦師》、《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紀念劉和珍君》等。
其次語文也是一門需要不斷積累的科目,她以前一個老師會反複給他們講《菜根譚》裏麵的經典名句,應用到作文裏麵會增色不少。多讀多練多積累,查漏補缺,總會慢慢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英語仍是背誦記憶,單詞、語法包括一些優美的句子,不熟悉的單詞、詞語她都會記在準備好的小本子上,反複去看,再加上上學期突擊學習參加競賽,總體來說還是不成問題的。
數學是個大問題,還記得最近有兩年的數學高考題目難度不是一般的大,數學科目考完,校園裏一片哭聲。高考之後數年,顧楨還總是做夢在高考考場上,麵對數學卷子大腦一片空白,怎麼寫都寫不完,這簡直是她的噩夢。所以她平時除了注重基礎知識之外,也格外注重提升練習。夯實基礎,再一點一點進步。總體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起碼做起五三上麵的題目得心應手。
曆史的話顧楨仍是采取思維導圖複習方法。比如複習到哪一曆史階段,首先記憶這段時間的曆史事件,主要人物及事跡,以及這段時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特點,對曆史的影響等。然後再補充旁枝末節。這樣形成係統性的學科框架,總體下來基本上不會有遺漏的知識點。
政治的學習有一定的特殊性,因為他既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又要能夠理解和運用政治理論,同時關注時事動態。時事政治聯係學習知識的分析是一大難點。另外政治有自己的邏輯,邏輯思維不通,僅靠死記硬背往往是事倍功半。比如說老師經常強調的“蘋果、水果”誰是誰的問題。顧楨仍是先理解背誦,再拓展學習,然後做題,總結答題技巧。
地理顧楨一直覺得是偏理科的科目,會的人覺得很簡單,但是學不會的人覺得特別難!自然地理方麵,理解地球自轉、公轉、太陽直射點等基本概念,然後多做題目,總結;人文地理要注重背誦技巧,聯係實際進行記憶,如河流的形狀、經緯度及沿線情況。區域地理要記住標誌性東西。總之,地理的學習一定要多看地圖冊。做到爛熟於心,看到一個地圖就能考慮到這個地區的大致經緯度,氣候條件,洋流分布等。
總之,文科的學習離不開大量的記憶,勤能補拙在這個科目上體現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