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百八十三章 轟動(1 / 2)

“這是本朝自成祖年間之後,最大的一次武勳!”

聽到斬首數字,在百姓們轟然叫好的同時,楊嗣昌終於恢複了鎮定,臉上又有那麼一點矜持的色彩呈現出來。

到底他曾是每日陪伴皇帝,規劃整個皇明軍國大事的手執重權的大人物之一,眼前的這些消息,對百姓來說可能是十幾二十天不能平靜的強大衝擊,對楊嗣昌來說,他的震驚也就到此為止了。

在他心裏,已經開始替自己和張守仁盤算了……

皇帝可能用他為首輔了……原本他的實力還不足以任首輔,在很多事上,皇帝更信任的是溫體仁或是周延儒,對這一點,楊嗣昌也十分清楚。

他不能爭,亦爭不過。

但現在不同,斬首七千級,張獻忠授首,這樣的功勞,足以涵蓋一切。首輔之位,他誌在必得。

同時,文官勳轉的特進榮祿大夫也必定到手,三公之位未必能得,三孤或是太子三師則極有可能!

而張守仁,所獲得的確實是近百十年來武將的最大的一次武勳!一次斬首七千級,當年的戚繼光或是李成梁俱是遠遠不如,而張獻忠的重要之處,在皇帝或是士大夫心中,還遠在倭寇或是北虜土蠻之上!

這個功勞該怎麼賞?一時間,楊嗣昌都是替皇帝頭疼了!

在這時,他隻能含著笑容,滿麵春風的大聲道:“本官將立刻派人飛馳上奏皇上,替征虜並登州鎮的將士們請功,此乃千古萬世皆須牢記之武功,征虜並登州鎮將士之名,必將流傳千古,今日襄陽文武百官,皆需置酒高歌,年七十以上及孤寡貧弱,由官府發給酒肉,舉城歡慶,替大明賀,替天子賀,亦替征虜將軍並登州鎮將士賀!”

這一番話說的極為漂亮,而宣布的頒給牛酒之事,更令得百姓歡聲雷動,一時間,楊嗣昌在此前的失分全部給扳了回來,整個宮城附近,俱是歡聲雷動,萬歲之聲,不絕於耳。

“襄王殿下聽說捷報,十分歡喜,發出內帑銀五千,以助官府頒給百姓牛酒之資。”

襄王府和其下的郡王並鎮國將軍雖然不似開封城中周王府那麼多,但名聲反而比周王要壞的多,當代襄王和普通的親王一樣,貪財好貨,刻忌寡恩,對百姓是敲骨吸髓般的壓榨,今日這般高興,拿出幾千銀子來無非是邀買一下人心,但以襄王的名聲,幾千兩怕是以石投水,屁用不頂了。

“代本部堂多謝王爺,就說嗣昌不負聖上簡拔,還請王爺放心,襄陽並湖廣勳陽境內,從此無事矣。”

楊嗣昌這一次當然不必再和襄王府的人客氣,一番話說的對方臉上又紅又白,十分難堪。

此時城中已經有不少士紳之家放起鞭炮來了,便是普通百姓,也是有不少人家敲鑼打鼓十分歡喜,人人臉上都是十分開心和釋然的模樣,哪怕是最貧苦的百姓也不會願意遭遇兵禍,到時候死的誰知道是誰家裏的人?再窮還能活的下去,一旦流賊破城,十室九空,壯丁被裹挾打仗,不複回返,隻要能活下去,不會有人願意走造反的路。

原本整個湖廣和勳陽地方都籠罩在兵禍連結的陰影之中,到此時,終於是煙消雲散,一片晴空萬裏了。

“張征虜公侯萬代!”

“請將軍上複征虜,我襄陽百姓感激至深。”

“這是幾個煮熟的雞蛋,將爺帶著路上充饑。”

“你那雞蛋塞什麼塞,這裏是醬肘子,味道極佳,將爺和軍爺們不嫌的話,多多帶上一些路上充饑。”

“這是上好的毛峰,小人珍藏多年,請帶給征虜將軍。”

“呸,多年的毛峰你也好意思拿出來,這可是今年新出的六安白茶,將軍給帶給征虜吧,這是小人的一點心意……”

奏捷完畢,楊嗣昌擺開儀仗回督師衙門,而告捷的登州鎮將士留下塘報之後就可以動身返回了。在場的百姓不等衙役替這一隊官兵開道,自發的便是讓開了一條道路,沿途行走時,種種善祝善禱的聲音不絕於耳,雞蛋醬肘子豬頭肉肉饅頭等吃食也是不停的有人買了送過來,拚了命的往這一隊報信的登州鎮兵懷裏塞過去,開始時眾將士還收,看看再收下去這馬都快跑不動道了,這樣下去當然不是個事,於是府衙衙役過來,響鞭開道,勸開百姓,這才替這一隊登州兵開出了往樊城的道路。

“今日感覺,猶勝剿平響馬之時。”

“在萊蕪和東昌時,亦有百姓如此,不過對咱們大人的讚頌,可沒有襄陽百姓這麼厲害。”

這一隊騎兵,不少是在東昌府和萊蕪縣剿過響馬和山匪,剿匪之時,百姓當然也是十分的感激,種種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對張守仁也有種種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