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交際心理學(3)(2 / 3)

第四種是公眾距離。這種距離是在公開演說時,演說者和聽眾之間保持的距離。它的範圍在370~760厘米,其最遠範圍在25英尺以外。這是一個基本上能夠容納所有人的“門戶開放”空間。在此空間內,人們都是可以相互不發生任何聯係的,甚至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空間裏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和他們交往。

由此可見,在人際交往時,雙方之間相距的空間距離是彼此之間是否親近、喜歡和友好的重要標誌。所以,在人際交往中,選擇正確的空間距離非常關鍵。

曾有一個年輕人愛上了一位漂亮的姑娘,當他去求婚的時候,卻被那位姑娘拒絕了,這個小夥子感到很不解。之後,姑娘惱怒地向他解釋說:“你怎麼會想到在距離我250厘米的地方來談這件事呢?”當然,像這位年輕人一樣,這樣遠的社交距離很明顯並不是談婚論嫁的最佳距離。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人們之間的空間距離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縮性,這要依賴於具體情境和交談雙方之間的關係、性格特征、社會地位、心境以及文化背景等。不同的國家、民族和文化背景,他們的交往距離也不同,這種差距是因人們理解“自我”的不同所導致的。比如,同是歐洲人,法國人就喜歡保持近距離,甚至連彼此的呼吸也能感受到,可英國人卻會感到非常不習慣,連連後退,保持適合自己的空間距離。

在交往時,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自我的空間距離也會有所不同。通常而言,有權力和地位的人對個人空間的需求就會大一點。在我國古代,皇帝坐在高高的龍椅上,和大臣們保持著相當大的距離,獨占比較大的空間。在皇帝麵前,大臣們都要彎腰低頭,雙眼不能直視皇帝,退朝的時候還要背朝外退出。這一切都體現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地位。當人們接觸到有權力和地位的人時,一般不敢貿然挨著他坐,而是盡可能坐到距離他遠些的地方,這些都是為了避免因為侵犯了他的自我空間而惹他不高興。

除此以外,人們確定彼此的空間距離的因素還有性格與具體情境等。比如,性格開朗和喜歡交往的人更樂意接近他人,也較易容忍他人的靠近,他們的自我空間比較小,而性格內向和孤僻的人就不願意主動接近他人,寧可將自己孤立和封閉起來,他們對靠近自己的人非常敏感,一旦他們的自我空間受到了侵占,就會產生不舒服感與焦慮感。

通過以上距離的描述,我們在了解了在交往過程中人們需要的自我空間和適當的交往距離後,就應當有意識地選擇和人交往的最合適距離,更好地開展人際交往活動。

在日常人際交往中,以下幾點是需要大家必須加以注意的。

首先要尊重別人的隱私。不論雙方有多麼親密的關係,也應彼此保留一塊心理空間。人們總以為親密的關係,特別是情侶之間、夫妻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似乎不應當有什麼隱私可言。其實,越是親密的關係,越要尊重隱私。這種尊重表現為不隨便打聽或追問他人的內心秘密,也不隨便向別人吐露自己的隱私。過度的自我暴露,雖不存在打聽別人隱私的問題,卻存在向對方靠得太近的問題,容易失去應有的交往距離。

其次,要有容納意識。容納意識要求你尊重差異、容納個性,容納對方的缺點,諒解對方的一般過錯。“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清澈見底的水裏麵不會有魚,過分挑剔的人也不會有朋友。沒有容納意識,你遲早會將自己的人際關係推向崩潰的邊緣。

最後要懂得運用距離效應。距離效應是指由於時間的阻隔,彼此間有了距離,一旦把距離縮短,重新相聚,雙方的感情便能得到最充分的宣泄。在這裏,距離成了情感的添加劑。可見,有時距離的存在也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你應當培養自己拉開一定距離看他人的習慣,同時,也不要時時刻刻把自己的透明度設置為百分之百。內心沒有隱秘雖然能夠顯示自己的坦蕩,但會因此失去了應有的交往距離,無形中為以後的人際關係矛盾種下禍根,從而導致人際關係方麵的壓力,這種做法其實並不明智。

讚美他人要真心誠意

真誠的讚美能讓你與人友好地相處,令你的人際關係非常的融洽。如果你想要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適時地讚美別人是一定要做到的。適當的讚美是每個人都喜歡聽的。

對於來自他人的讚美人們是很難拒絕的,人們對他人讚美的語言也是十分喜愛聽的。對他人真誠的讚美是對他人的認可和激勵,可以激發他人的無限激情。

通常而言,人人都愛聽他人的讚美。如果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讚美,你就會感覺充滿了自信,得到了他人的肯定。但是,如今有很多的人在生活或工作中,往往把讚美的功效給忽略掉了,他們對於運用讚美去激勵他人、去贏得友情的方法根本就不了解。雖然人際交往中讚美非常關鍵,可是,你也要適當地使用它,並要在使用時運用以下一些技巧。

第一,讚美須真誠。任何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特長,他的身上都存在許多的優點,在讚美他人時,你千萬要準確無誤地抓住他人的優點,而後再去讚美他人,隻有這樣,被讚美的人才會覺得你的讚美是真誠的。如果你的讚美隻是信口開河,完全不符合實際,他人就會感覺你非常地“虛偽”,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真誠的讚美是你對他人的認可,是出自你內心的讚美。假如你隻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敷衍了事地違心奉承或讚美他人,那麼,他人對於你的讚美是不會相信的,並會引起他人的反感。

第二,讚美要具體、明了。像“你真棒”或“你太偉大了”等一些籠統、抽象的讚美是不可能收到好效果的。要想使人認為你是真正的讚美他,你必須要抓住一些他人具體明了又實際存在的特點,適時地去讚美。

假如你對他人的讚美缺乏具體性和明確性,被讚美者就有可能誤解你的用意,那麼你讚美的目的也就不會達到。

沒有具體性和明確性的讚美會讓人感覺有“拍馬屁”的嫌疑,如果你想要對你的上司說出讚美的話語,記得千萬要具體明確,你可以讚美你的上司非常善於調動員工的熱情和積極性,能很好地將每個員工的優點發掘出來,讓每個員工發揮自己的特長;對員工所犯的錯誤有相當好的處理方法,從來不是拉過來就狠狠地訓斥,而是引導性地讓員工明白錯在哪裏。

第三,讚美要適時、適度。對於讚美千萬要適時、適度,假如你非常頻繁地總是去讚美一個人,收到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這是因為讚美得太多或太隨意的話,它的價值就會減小;當然,過少的讚美也同樣不會有好的效果。人們喜歡的讚美方式是不斷地增加讚美,由低至高的讚美過程是最佳的。

第四,間接的讚美最受用。借用第三者的話語來讚美對方就是間接的讚美,使用這種方法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選擇本人不在場的時候說出對其讚美的語言,能獲得最佳的效果。當第三者將你的讚美傳達給你所讚美的人時,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第五,緊抓要點進行讚美。這正是讚美藝術中非常關鍵的一點。有一位女士算不上漂亮,她天生有一副好嗓子,歌唱得非常好聽,有人卻讚美她:“你真漂亮,是我遇見的女士中最漂亮的一個。”這樣的讚美由於沒有抓住要點,所以是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的。

無論怎樣來說,讚美是人們心理上的一種需要,也是尊敬他人非常好的表達方式之一。適時、適度地讚美他人,能得到他人的好感,有助於改善你的人際關係,因此,你一定要牢牢地掌握讚美他人的技巧。

學會換位思考

“了解他人”和“表達自我”是人際溝通必不可少的要素。首先就是要了解對方,然後盡量讓對方了解自己,這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這就要求我們改變急急忙忙去建議或處理問題的習慣。

現如今的人自我意識特別強,人們都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待事物,常常看到一句話或者一件事就片麵地用自己的主觀意識作出定論。所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極少在意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必須學會換位思考,讓自己多站在他人所處的位置去想一想,去感受他人的感受,這樣才能找到解決事情的最好方法。無論做什麼事情,在溝通以前多一些換位思考,就會體會彼此的想法與心情,就可以相互體諒與支持。不能總是自以為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的觀點就是最正確的觀點來看待問題,其結果隻會是偏執與激進。換位思考能有效幫助自己更加清晰徹底地看清事情的全麵性、合理性,同時也會讓自己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寬容。

我們一定要養成設身處地“換位”溝通的習慣。想要得到對方的理解,首先就要理解對方。每個人都希望被他人了解,也急於表達,但是卻往往疏於傾聽。大家都知道,有效的傾聽不但能夠獲取很多準確的信息,對雙方情感的積累也大有幫助。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夠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夠抵禦外界幹擾與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係也就上了一個台階。

很多時候,在社交活動中,如果我們希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寬容,不妨學會換位思考,先嚐試去理解和寬容別人的行為。事實證明,這是一種最有效的方法。

交流的前提是理解,是情感共鳴的能力。理解他人有助於更好地體會到對方的情感和處境,與他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如果希望得到對方的幫助,與其責備或抱怨,不如寬容與理解。

有位叫麗莎的女士,請了幾個關係很好的商界朋友一起吃午飯,這種社交場合對她而言非常重要。餐廳老板塞斯是她的好朋友,他幫助麗莎完成了許多社交宴會,但這一次,塞斯並未重視麗莎的宴會。

麗莎到處都找不到塞斯的影子,他派了個一般的侍者招待麗莎的朋友們,宴會讓人很失望。侍者每次上菜時,那些看起來很好的菜肴都是最後才端給麗莎的客人們。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一道菜裏麵,一個很大的盤子內放了一棵很小的芹菜,那盤菜裏的肉也沒有煮爛,而且馬鈴薯也非常油膩。對此麗莎很生氣,但是為了能讓宴會順利進行下去,麗莎一直強忍火氣,從頭到尾都是強顏歡笑,“等宴會結束見到塞斯的時候,我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他。”麗莎在心裏不斷對自己說。

宴會是在星期一舉行的,幸運的是,到了第二天晚上,麗莎聽了一個有關為人處世的講座,聽完課後麗莎才發現,即使自己狠狠地教訓塞斯一頓也不會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而且他還會因為自己被批評而變得不開心,並選擇跟自己對著幹,這樣的話反倒會讓自己失去一個得力的朋友。於是麗莎嚐試著站在塞斯的立場來看待這件事:那些菜並非他去買的,當然更不是他親自燒的,主要是他的那些手下太笨了,這個問題誰也沒有辦法。或許是自己的要求過於嚴厲,火氣也大了點,塞斯本身並未犯什麼錯誤。想到這裏,麗莎非但不準備責備塞斯,反而決定以一種讚揚的方式作為他們之間談話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