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到時就看樂浪戰局的成敗與否了,還要看南匈奴的突廚泉有沒有這個膽量敢來幽州虎口拔牙。汗彈山雖是塊肥肉,但上穀太守又豈是省油的燈,更何況後麵還有整個幽州的強力支撐。有了黃忠、孫仲和韓忠等人的通力合作,相信入主汗彈山是不成問題,隻要能夠控製住烏丸人,再依靠汗彈山之險,固守自然是不在話下,待到我回歸薊縣,就是真正反擊外夷、樹我漢威之時。
到時梨庭掃雪之下,烏丸可安,高句麗可降、鮮卑可服、幽州可定,就算稱強塞外的南匈奴的突廚泉,也隻能叫他自祈多福吧!
黃忠、孫仲和韓忠率兩萬漁陽戰後雄兵西去,又將開始新的征程。燕山闊原中,風吹草底下,將士用命,再創漢武輝煌,難樓死後的上穀烏丸的權力真空將再次由漢人來改寫。除此之外,泰山和黑山兩地藏兵的暫且相安無事,幽州內陸諸郡又拉開新一輪的內政,目前幽州唯一的戰事也就隻剩下了樂浪郡。
此時漁陽亂平,聚集在漁陽的三萬幽州百戰之兵就是樂浪戰局的生力軍。雖然戰火剛從士兵的臉上消逝,疲勞未去,但一聽到前方戰事吃緊,主公陷於戰危,樂浪郡內的同胞正處於高句麗人的奴役之下,馬上又燃起了熊熊的鬥誌。
軍心可用啊,士氣可鼓啊!這也是一名成功謀士的必修課,古時所謂的開壇封將,皆出自於軍心的需要。打鐵趁熱,於是程昱就按照我之前對其的密囑,集合現有漁陽的精壯之士,弓馬嫻熟之人,參照翔雲軍團樣式組建編製兩萬人的黑風軍團。至於其餘落選之人,就隻能分流到漁陽和北平兩郡作為留守之兵。社會治安的穩定也是吏治的晴雨表,幽州大治除了幽州正規軍的強大之外,也離不開各郡縣守備軍不弱於大漢其餘各州的實力。
按照我的密令,黑風軍團,暫由張飛任軍團長,程昱任軍師,劉辟和龔都為副軍團長,越兮為北平代太守,負責北平郡。對於新近立功的原獷平太守田疇由程昱表奏,暫代上穀郡丞之職,代主公搬師之日再行封賞。
為了在樂浪郡造成局部兵力優勢,新組建的黑風軍團作為幽州軍的第三梯隊,克日領兵北上增援。這個時候還真得要感謝張舉叛軍,要不然不但軍團所需的兩萬匹戰馬湊不出來,就連糧草軍需之物的籌集也將頗費時日。
事物都有兩麵性,雖然我在大漢各州成立黑衛、黑鷹為前身的黑組,專職軍情之事,屢立奇功。但人心難測,社會關係複雜,並且千變萬化,又豈是黑組所能盡知。故而張舉叛亂之舉反而是幫了幽州大忙,不但把留在幽州的不安定因素全部引發,也讓幽州軍民看到真正的忠義之師。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張舉自稱天子,所策劃的亂民暴動隻為一己之私,隻逞一己之欲,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連引狼入室之事都敢作,還希望其能給老百姓帶來什麼福址。隻有幽州之兵才是一心為公的百姓軍隊,保國安民,驅除外辱。
經此一事,我在幽州軍民當中的形象也是益顯高大,在亂世之中,大漢其餘各州,百姓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相比之下,幽州之地可謂是世處桃源,家有存糧,衣食無憂。此消彼長之下,又深處邊疆之地,更有同前任剌史劉焉執政時的強烈反差,故而劉備劉使君之名,幾可代替大漢天子的權威。
雖然這支匆促組建的黑風軍團的戰力同幽州精銳組成的翔雲兵團的戰力不是一個檔次,但經過組合和整編後,再加上張飛這位牛人的統率力和幽州在兵備在的厚勢,戰力自然是非同凡響。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按照這個邏輯推論,有了張飛的超猛武力和程昱的謀略以及超猛的裝備之後,這支部隊的戰力立即成幾何級數增長。
黑風軍團日夜兼程,過北平,入昌黎,繞遼東,不出旬日就到達遼東郡的重鎮安平城。就在張飛急趕樂浪的途中,樂浪郡內的渾彌戰局又悄悄發生新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