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僵持(3 / 3)

蒙古騎兵雖然把他們擊潰,卻沒有效的驅散,因此使得奴兵們方便集結。而且這些蒙古人也太狠了,太嗜殺了,一點兒活著的餘地都不給別人留,這些奴兵們自然是要奮死反抗。

奴兵們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他們有三個人。

三個出色的領袖。

除了以一顆投降之心作為退路的劉得財之外,便是蘇驥和趙慢熊二人。

他們僥幸逃過了一死,本來是想著趁機逃走或者是幹脆投奔蒙古人,結果卻是看見了蒙古人肆意屠戮的暴行。這麼看,蒙古人是根本不給人留活路啊!得,也別跑了,也別投降了,想要活命,還得拚殺一途。

他們便是專門揀著蒙古人忽略的區域,一路上收攏潰兵奴兵,結果隊伍在不斷的壯大,過了沒多久,竟是已經達到了千人之規模。

後來雖然被蒙古人盯上,但是他們人多,蒙古人也是無可奈何。

現在他們兩個的部下已經是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步兵方陣,各自有數千人。這兩人興許是天生有指揮才能,隻不過之前一直被埋沒而已。這會兒在這危急的情況下,完全的爆發了出來。

在他們拳打腳踢,大吼大叫的指揮調度下,士卒們有的在內圈休整,有的在外麵禦敵,進退有度,互相照應,竟是有條不紊。

戰場,永遠是造就英雄的所在。

當哈不出終於趕到戰場上的時候——他之前一直是在後方調度,實際上就是上因此在鷓鴣鎮被打怕了,生怕再次被圍——大部分奴兵已經都是撤到了阿裏者衛北門附近,據險防守。

看到昏迷的海日查蓋,哈不出氣的暴跳如雷,罵聲連連,恨不得把自己這個好兒子一腳踹死。

薑還是老的辣,哈不出立刻做出了這時候最正確的選擇,集結兵力,放棄和那些漢人奴兵糾纏,同時集中兵力,狠狠的從奴兵身上撕了一大塊肉下來——大約有兩萬左右的奴兵被分割包圍了,而剩下的奴兵,則是都放棄了。

似乎是雙方有默契一般,劉得財也是見好就收,正好留下那些奴兵當棄子纏住這些蒙古人,自己率兵退了回去。

趁著這個時候,阿裏者衛守軍打開城門,各部逐漸撤入城中。

隨著最後一支斷後的女真騎兵也撤進城裏,這一場仗,也便告結束。

福餘衛趁夜色偷襲奴兵大營,順勢偷城,攻占阿裏者衛,徹底吞並海西女真殘餘勢力的打算,就此徹底的破滅。

此役劉得財立下大功,威望一時無二,女真,漢人奴兵盡皆臣服。他掌控奴兵,據城固守,冊封立下大功的蘇驥和趙慢熊為千戶,協助統領。

此一戰,福餘衛雖然沒有達到戰略目的看,卻也殺傷俘虜奴兵超過三萬五千,使得敵人戰力減半,當然,自身也損失超過三千騎兵。

此一戰後,福餘衛與城外駐紮圍困,準備將阿裏者衛中軍兵生生困死。

——————————分割線——————————

正德五十三年,白蓮聖國辛開元年,五月初四這一日,天還沒亮,也就是後世四點來鍾的時候,一陣急促的鍾聲響徹了整個塔山衛。

所有人都被這巨大的音量給驚醒。

官員們紛紛披衣而起,心中詫異。

他們能分辨的出來,這鍾聲,赫然竟是白蓮聖王於王宮中敲響,召集眾人上朝議事的信號。

攻下塔山衛之後,徐鴻儒便是把城中最大寺廟之中的巨型銅鍾給搬到了王宮之中,名曰為景陽鍾,敲響了一次,當朝和眾人約定,鍾聲每隔五日之寅時中也就是淩晨四點敲響,乃為上朝之信號。各位臣工聽到信號,便穿上官衣,去宮中上朝議事。

一般來說,鍾聲雄渾而悠遠,讓人聽了心曠神怡,心中亦是爽利,而這大鍾也不知道本來就是如此,亦或是運送的過程中被那兒碰撞了一下形成了暗裂暗傷,敲出來的聲音很是嘶啞尖銳,跟喪鍾也似,讓人聽了真真是說不出來的別扭。

約定是這麼約定的,但是這鍾聲卻是第二次在塔山衛中響起。第一次是在剛入主塔山衛試鍾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好幾個月了。

原因自然是很簡單的,太平聖王殿下自從那一日之後,便躲進深宮之中,沉溺於女色,不理朝政,別說是一般朝臣了,就算是那位高權重的心腹等閑也見不到一麵。

看這樣子,今日聖王殿下要上朝了?

想到這一點,還有很不少對白蓮教忠心耿耿的臣子們是極為高興的,心中振奮,紛紛起身穿衣,整理形容。

在寅時末也就是大約五點鍾的時候,聖王王宮已經是聚滿了臣子。

徐鴻儒好麵子,講排場,規矩森嚴,在白蓮教時期便是如此,後來據城而稱王,就更是不會忽略這一塊兒,進了塔山衛的第一日,便是下詔為百官統一官衣,統一官帽,統一儀容裝扮,定下上朝以及日常行止的禮儀等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