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寄居蟹為什麼心甘情願背著海葵去旅遊(1 / 3)

寄居蟹為了保護自己,便鑽到了軟體動物的空殼裏去,隻把頭甲和一對大整露在外麵,並伸出前麵兩對細長的步足來爬行。但即使這樣,仍不免遭受敵害。怎麼辦呢?

有了!寄居蟹盯上了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海葵。海葵雖生活在海洋裏,可就是不會遊泳,因此隻好用有粘性的底盤貼在礁石上或鑽進沙土裏,過著一種幾乎不動彈的生活。寄居蟹慢慢地挪動身體,用螯小心翼翼地把海葵從附著體上取下來,安放在螺殼的人口處。寄居蟹想幹什麼呢?

原來,寄居蟹要利用海葵來加強防衛。海葵屬腔腸動物,它有一個口,口的四周生長著細細的觸手,有的觸手多達200多條。觸手有毒,是海葵捕食和自衛的武器。寄居蟹把海葵背在自己身上,當然安全係數更大了。難怪寄居蟹那麼心甘情願誠馱著小海葵四處周遊,並把自己吃剩的食物送給小海葵品嚐。

而小海葵呢,同樣高興得心花怒放。自己既沒長鰭也沒長腿,現在也能走動了。於是,小海葵也是心甘情願地把寄居蟹當作自己保衛的對象。像章魚一類的壞蛋膽敢欺負寄居蟹,小海葵就挺身而出,用它那帶毒的觸手刺得章魚狼狽而逃。就這樣,他們你幫我,我幫你,成了莫逆之交。一旦寄居蟹長個頭了,原來的海螺殼住不下而換新居時,它也讓小海葵重新附貼在新螺殼上,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一、海葵和雙鋸魚為什麼相互利用

海洋中,有一種小魚叫雙鋸魚。它很喜歡打扮自己,給身上穿著色彩豔麗的“外衣”。也許是太惹人著眼的緣淑,它常遭到大魚的捕食。但當大魚猛撲過來時,雙鋸魚常會把身體一扭,從容地躲進了海葵觸手叢中,而那條大魚卻像觸電一樣,全身痙攣,落人陷阱。

原來,海葵的觸手上有許多含有毒液的刺細胞,來犯的魚一撞上,就被蜇得中毒而死。而雙鋸魚的皮膚上能分泌出一種粘液,對海葵的毒液有特殊的抵抗能力,因此不致受害。就這樣,海葵和雙鋸魚結成了“神聖同盟”:海葵成了雙鋸魚活的“掩體”;做為回報,雙鍋魚平時常主動清除海葵皮膚上的寄生物。來犯的魚被海葵毒死後,雙銀魚就和海葵一起分享勝利果實。

1.有著堅硬甲殼的牡蠣為什麼還常常被章魚吸食

別看章魚豎著個圓圓的禿腦袋,卷伸著曲裏拐彎的8條觸腕,樣子醜陋不堪,可它吃起牡蠣來卻詭計多端。

牡蠣乳白色的肉,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素有“海中牛奶”之稱。章魚十分垂涎牡蠣的美味,便闖了過來。怎奈牡蠣的身上包裹了厚厚的甲殼,平時甲殼微微張開

一道縫,吸水吐氣,見有敵害,牡蠣便緊閉甲殼,奈你有多大力氣,也難以撬開。章魚見牡蠣閉殼不開,便假裝撤退,實則悄悄隱蔽起來。過了一會兒,牡蠣聞不見動靜,認為章魚走了,便慢慢張開甲殼,這時躲避在一邊的章魚,用觸手撿起一塊小石頭,突然塞進牡蠣的甲殼中間,牡蠣的“兩扇大門”再也關不上了。章魚便把細長的觸腕伸到牡蠣的甲殼裏麵,將柔軟細嫩的牡蠣肉吸出來,一點點地吃掉。然後,章魚還會蜷縮著身體鑽進空牡蠣殼裏,美美地睡上一覺。

2.為什麼鱷魚會流“眼淚”

鱷魚在吞食獵物時會流出“眼淚”,這是因為它們的體內有一個天然的“海水淡化器”,能把海水中的鹽分去掉使其變成自身生長所需要的“淡水”。

鱷魚“流淚”實際上―是從眼睛裏排出體內的廢棄鹽溶液。

3.彈塗魚為什麼能離開水生活

在我國沿海的灘塗上,常常可以看到蠶豆大小的洞穴裏,不時探出一個個兩隻眼睛高髙突起的魚腦袋,它們機警靈活,在沒有水的灘塗上爬行、跳躍,有時還能爬到紅樹林的樹枝上,這就是彈塗魚,也叫跳魚。

常說“魚兒離不開水”,可是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為什麼呢?原來,彈塗魚除了用鰓呼吸外,還可以憑藉皮膚和口腔粘液的呼吸作用來攝取空氣中的氧氣。彈塗魚既能適應水生生活,又能適應陸生生活,也說明生物是從水生漸漸進化到陸生的。

4.企鵝為什麼能在寒冷的冰原上生活

冰雪酷寒的南極,孕育了許多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生物。企鵝就是其中的一種。科學家們經過長期考察研究,初步揭開了這些生物抵禦嚴寒的奧秘。

企鵝為什麼能夠在-50~-60℃的南極冰原上悠然內得地生活?原來,在企鵝的耳上長著一種特殊的茸毛層,不僅能夠吸收大量的紅外線,而且還可以把獲得的熱量貯存起來;它們的外層羽毛具有很好的隔熱功能,能夠防止熱量散失;企鵝體內厚厚的脂肪中也I&存了大量的熱能,因此在低溫環境中它們可以保持恒定體溫。

5.企鵝為什麼能喝鹹海水

一提到南極,人們便會想到那憨態可掬的企鵝。企鵝成了南極的象征。據說,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主要有7種,約5700萬隻,占南極鳥類的90%以上。

企鵝雖然不會飛,可是兩條短腿跑起來還真快。企鵝的遊水本領可以和魚類媲美,餓了可以吃海水中的魚、蝦和軟體動物,渴了張嘴就能喝鹹海水。海水又苦又鹹,越喝越渴。可是企鵝為什麼就能喝呢?原來,企鵝的鼻子與眾不同,它的鼻子裏有許多的“鼻腺”可以隨時排出鼻涕。這樣,它身體裏多餘的鹽就隨著鼻涕被排出體外。所以,企鵝是不怕鹹海水的。

6.鯊魚為什麼貪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