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了這些事,也到了每年裏最熱的季節。弘曆帶著一大家子人,搬到了園子裏頭。今年兆頭不錯,大金川之役勝了,各地也無旱澇災情,老百姓也是安分守已。頗有幾分偷得浮生半日閑之感。
這日,永璂說完了正事,便要離去,弘曆喚了下,道,“明個休沐,你且去看看你七哥吧!”歎了口氣,眸中微微透露出幾許憐惜,“聽說他有些不好!”據古太醫道,七阿哥憂思成疾,食不下咽,不過數月,已枯槁如餓殍。餓殍是何模樣?曆代史書均有記載。
人年紀大了,這心腸也就軟和一點,雖怒兒子不爭氣,但聽了太醫所言,到底是自個的兒子,便瞞著旁人,悄悄的去了永琮府邸。觀其府上生活,倒也沒有苛刻。對掌管內務府的永璋,更是滿意。
看著父親的到來,永琮感動的痛哭流涕,不顧體弱,硬是自床上爬了起來,對弘曆磕了好幾個響頭。傷心之餘,險些暈了過去。“兒子不孝,令皇阿瑪蒙羞。卻是沒有想到,阿瑪還能前來探望,兒子即是激動,更是慚愧。”說了一堆聞者落淚聽者心傷。
本來就是自己的兒子,再不好,見著眼前的慘狀,總會生些慈父心腸來,弘曆也不例外。耳旁依舊傳來,永琮的自省,道是因著自幼失母,再看著其他有母妃的兄弟,便不覺生了嫉妒心思。
“你那間房裏又是怎麼一回事?”破損嫡母畫像,乃是天大的不孝。弘曆也想聽聽兒子怎麼解釋。
“兒子心中不滿,”到了此刻,還不如實實在在的說話來得好,興許還能搏一搏。“每每見了十二弟與十三弟,羨慕有之,然更多的卻是嫉恨。若非母親早逝,許是兒子也能活得這般自在。”在子女心中,自己的母親總是最好的。永琮也是如此,且富察皇後逝世時,他也不過是個幾歲的孩童。雖說皇家的孩子早熟,但做母親的,終歸還是多不願意在子女麵前,暴露太多的陰暗。故而,在永琮心裏,一直對那拉皇後存有不滿。
想要發火,然目光一落在那骨瘦如材的兒子身上,也隻能深深歎氣。“你且莫要多想,好些調理身子才是正經。”言罷,又叮囑了諸多奴才,勒令照顧好主子,否則┅未盡之言,不說也罷。
就在轉身待走時,永琮道,“皇阿瑪,這些日子以來,兒子好生想過,竟是覺得往日裏對十二弟多有不好,想著趁現下,兒子還有一口氣在,好生向十二弟道歉。”這話說得好似遺言一般,更然弘曆心酸。然心酸過後,卻不知為何,生了異樣之感。遂點頭道,“朕會讓永璂前來探望的。”才有了方才詢問。
聞言,永璂的臉色一下子不太好看,身子也有些僵硬。“皇阿瑪吩咐,兒臣莫敢不從!”
嗬,這小子竟然使小性子了,鮮少用兒臣自稱的,抓念一想,也是難免,任誰去看一個對自個母親不敬的,心下總是會不滿的,便也沒計較。揮揮手, 讓兒子下去了。永璂還是聽話得很,沒過兩日,就去了永琮的府邸。
在見著這個十二弟弟時,永琮怪笑兩聲,道,“如你所願,滿意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