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嶄露頭角(3)(2 / 2)

當下咳嗽一聲,目不斜視,向著張府大少爺的內書房逶邐而去。

路上還真碰巧遇到幾個抱著衣服晾曬的小丫頭,聞到撲鼻的香味,神父把眼角的餘光都收了起來,顧不上再打量這個富麗堂皇的府邸,快步攢行,立刻到了張華軒的書房外。

“神父來了?請進請進!”

隔著書房的楠木花窗,張華軒已經看到大鼻子神父畢恭畢敬的站在外頭,便立刻出聲邀約。

看到神父一搖三擺的進來,張華軒將手一擺,令道:“看座,上茶。”

神父已經算是常來常往,張得利在高郵抄書的事一結束,被神父纏的沒有辦法,就帶著神父見了老爺一麵,張紫虛老爺手麵不小,雖然不信洋教,畢竟不想得罪神佛,當場就給了兩千銀子,喜的神父笑的嘴都合不攏。

兩千銀子,值幾萬法郎,在巴黎那些大貴族手裏,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見過老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大鼻子神父又投了少爺的緣法,十來天功夫,已經見了五六次麵,說話聊天無不投機,少爺又額外給了三千銀子,闔府上下也是知道少爺喜歡洋神父,對來訪的神父也格外客氣起來。

張華軒今天的氣色也是格外的好,一身嶄新的官服穿在身上,鴛鴦補子繡著金絲,顯的分外貴氣,頭頂的青精石頂子也是熠熠生輝,露出袖子外的袍褂袖子一片雪亮,白的直晃人眼。

在他麵前的桌上,有一張捐官的引單,上麵除了注明他捐納的銀兩數量,還有祖宗五代的姓名籍貫,再有他本人的相貌特征的描述。

張華軒,男,道光十四年生人,籍貫淮安府,麵白身長無須……

這張引單,讓張大少爺很是鬱悶了一陣子。麵白身長無須,倒確實是他現在長相的真實寫照,富家子弟營養好,沒受過苦,長的個兒高皮膚白並不出奇,張華軒年紀又輕,沒有留須孔也很正常,隻是這幾樣合在一起,活生生是一太監,確實讓張華軒鬱悶非常。

九月中時,張華軒一麵派了張得利去抄書,一麵稟報了府裏老爺子,派人到北京給他捐了一個道台。

那時候太平軍已經破了漢口,人數漲到了五十萬人以上,長沙失敗的陰雲一掃而空,溯江而上,隨時能攻入大清江南腹地,麵對這樣的危脅,清廷上下已經分外緊張,同時財政也告緊急,對捐官的手續也放鬆了許多,張華軒派的人一到,立刻辦理好了相關手續,拿了引單憑據立刻返回。

一個多月功夫,張華軒已經從一個普通的監生,一躍成為大清的道台老爺。這在後世,等於是標準的地市級一把手,算得上是高幹了。在大清,也就是幾千兩銀子的事兒。

當時還可以自己備辦官服,張府財力雄厚,幾天功夫就給他做了一身嶄新的官服,李神父前來求見時,張華軒正在試穿新官服,正巧讓這神父撞了個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