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的歲的玩家C記憶曾被分解成四份,而G13C的組合,讓趙仁感受到了年輕時期玩家C的戾氣。
玩家C在高中時期也曾是體育生,他想以體育生的名義考大學。但老師把這個否了,老師說玩家C沒有那個天賦。
18歲了,在省運動會上一點成績都沒有,這樣的人就別考慮走體育這條路了。
負責體育老師的原話就是這樣說的。
玩家C不服,日夜苦練,最後反而因為膝蓋受傷,被勸離了體育組。
體育生學習都不好,玩家C很努力,也就考上了一個三流大學。他看到同組的人因為體育上了一流大學,心中詫異,那時他才知道原來有些人給體育組的老師送了禮,名額有限,他不能以體育生的名義考大學是因為學校的名額有限。
自那之後,玩家C對體育生就有了恨意。
……
而與玩家F的完美互動,讓趙仁覺得不對勁。但玩家F並不知道,玩家F融合的記憶裏是玩家C兒童時期和現在的記憶。
兒童時期的玩家C很有天賦,現在的玩家C作為一個業餘運動能力者,比一般的職業運動員都強。
玩家F贏了,還沾沾自喜。
……
“爺爺,你做遊戲怎麼和你生活一樣,不愛動腦子呢?你攛掇他們兩個跑過去,那我們呢,我們女生哪有1000米三分鍾以內的跑步能力。”
玩家D的女孩,和玩家A記憶融合的比較多,她把玩家A當成笨蛋,一輩子隨波逐流,到了這個遊戲世界,還是隨波逐流的樣子。
“對不起……對不起,小姐姐,你說咱們該怎麼辦?”
趙仁也曾和玩家A有過記憶融合,他融合的部分是A2,正是玩家A的15歲到30歲的年紀,玩家A那時候意氣風發,但卻因為妻子的出軌,人受了衝激,才變成這種樣子。
而玩家D的女孩的性格,恰好和玩家A的妻子很像,恨這種東西是會轉移的。雖然玩家A看起來對玩家D的埋怨並不在乎。
但心裏應該已經有不高興地火焰了。
……
趙仁開始明白女祭司鎮守的隧道號稱無人生還的原因了,這並不是女祭司的法力比魔法師強,這裏無法通過的原因,是女祭司在遊戲設計上更突出人性的矛盾。
一旦矛盾衝突形成,那最後必然你死我活,互相殘殺。
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得盡快通過隧道。
於是,趙仁看向了玩家B,認真地問:“姐,你一定有通過的辦法吧。”
“我有。”
“說來聽聽唄。”
玩家B並不著急,而是看著趙仁說:“像你這樣普通的人,竟然也能來到隧道3!”
玩家A知道趙仁一點都不普通,但他並沒有說出來。
“運氣吧。”趙仁撓著頭回答。
玩家B無奈的搖搖頭:“行吧,那我就說一下這關通關的方法,其實挺簡單的。”
簡單?玩家E有些不高興,但他沒吱聲,等著玩家B的通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