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遊戲裏,刀疤會毫不猶豫的去殺人,一旦離開遊戲,他的心理就會出現這種神經質的軟弱。
趙仁習之以常的忽略刀疤的傷感,淡然地問:“刀疤,你對後麵突然出現的魔法有什麼想法嗎?”
“法師可以輕鬆的殺死我們,但他遵守遊戲的規則,給我們留一條活路。”
刀疤說的有道理,那扭曲在一起的死屍是一種死靈魔法,賦予魔法的死屍擁有強大的力量,人類必死。但為了讓人類有活下來的權利,法師還提供了可以瞬移的空間魔法。
趙仁點點頭,轉換話題地問刀疤:“你了解博弈論嗎?”
刀疤搖搖頭,在普通生活中他大部分時間都在練習射箭,是一個很單純的體育生,結婚後當了教練,妻子懷孕後才看一些書,看得是親子方麵的書。
博弈論?
刀疤從來沒有接觸過。
“有一個經常被學生拿出來學習和討論的博弈悖論。”
“這和咱們的生死有關係嗎?”
“當然有關係了,不然我說它幹嘛!”
趙仁和刀疤說的悖論的名字叫做大學點名。
一個大學教授在階梯教室上課,隻要他認為滿足他心目中的上座率,他就不點名。如果人少,他會點名,具體查到哪個班的同學沒有上課。
不想上課的學生有很多,這樣學生和老師形成了博弈關係。
在這個博弈關係中,老師的目的就是抓住不來上課的同學。
而同學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不被老師抓到,第二個不上課。
刀疤皺眉:“不被老師抓大和不上課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了,假如有一半學生的目的是不上課,老師發現人數少,一定點名。這樣不上課的同學就被抓到。如果你的目的是不被老師抓到,開始上課去教室,當老師點名之後,你在策略離開,這樣既達成了自己的目的,也完成了不上課的心願。”
“按照你這個策略,我們怎麼躲開法師呢?”
“法師是公正的,他不偏袒任何一個人,我們明天和其他人一起進入。按照今天的經驗,隻要離開補給站,進入隧道就會被計入人數,被計數之後我們馬上回來,躲在補給站。等遊戲結束,我們再次進入遊戲,以同一批次玩家的身份進入下一個補給站。我估算過死亡隧道的行進距離大概是十公裏左右,開始時間到機關落下二十分鍾左右,結束時間卻在兩個小時。”
刀疤眼睛一亮:“如果用這個方法的話,等遊戲結束,我們用奔跑的方式,完全可以從始點跑到終點。”
“對!”
“趙仁,你真聰明,這樣我們可以安全通過這條死亡隧道。”
聽到刀疤的誇讚,趙仁隻是長歎了一口氣。
雖然,他們在偏僻的地方,但黑暗中有一雙閃亮的眼睛,當趙仁離開的時候,一個穿著工廠工作服的人走了出來。
這個工人今天和趙仁一組,切斷能源的方法就是他想出來的。
“對不起了,趙仁,我也是為了活著。”
這個工人不但理解了趙仁的策略,還把這個策略轉告給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