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二敲(2 / 2)

“我知道了。”永慶公主似懂非懂地答道。

她高興地拿著那個白糖離開,趙匡胤喊來王繼恩,說道:“你暗中到河北查一查,宋九說請訟師,難道有了琉璃有了鏡子,河北仆役待遇仍沒有改善?”

王繼恩下去暗訪了一天,傍晚回來,對趙匡胤說道:“沒用,還是與原來一樣。不但衙內的產業,其他商賈的產業在河北風氣帶領下,皆沒有善待仆役,特別是去年年末,湧來的災民多,又誘簽了許多仆役。”

趙匡胤感到深深的失望。

但有的話不能直接說出來,一旦說出來,就到了圖窮匕現之時,而且趙普終是有大功勞的,特別是他在滁州時,父親來看他突然病重,可這時他接到柴榮命令率兵前去揚州,就在他為難時,趙普說道,將軍,你將令尊交給我吧,我替將軍服侍他,然後朝夕侍藥,等於代替趙匡胤在盡人子臨終之孝,從此之後,趙匡胤再也沒有將趙普當成外人,做了皇帝,還稱呼趙普夫人和氏為嫂嫂。

因為有這種關係存在,他也不忍說出難聽的話。

這時趙匡胤十分惶恐,在家與國之間,他無從選擇。但現實不得不逼迫他做出選擇。

廣南的糧食暫時未到,而且大家對海船十分陌生。包括以前的宋九,他認為是河船那樣的船速。所以一聽杭州若順風順水三天就到達倭國,十分驚訝。然後去了廣南問番商,也進一步得到證明,雖去大食來回一年半,但不是在路上的,真正在路上的時間來回也不過三個月,假如運氣,全部順水順風,兩個月就夠了,當然那是不大可能的。餘下的時間全部在等季風。

所以知道廣南會運糧過來,但認為最少是幾個月後,在京城附近諸州還得到及時救濟,曹州在五丈河下遊,因救濟不得力,開始出現餓死人的現象,有的百姓為了得到一點糧食,不得不賣兒賣女。

曹州官員不敢隱瞞,將曹州困窘向朝廷稟報。

趙匡胤隻好從緊張的京師糧倉裏調去二萬石米,先救一下急。

又將著作佐郎陸光範為在京糧料使,太仆寺丞趙巨川為西京糧料使,將西邊的糧食向京城調運。

不認真的看,僅是認為朝廷在想方設法從四麵八方運糧食到京城,再撥向災區。認真的將前後事情聯係在一起,便會察覺出一個可怕的真相。

這時趙匡胤也感到累了。

爭不怕,但爭也要有一個分寸。

因此又敲打了一次。

隨便找了一個機口,將李崇矩從節度使貶為左衛大將軍。

什麼也不說。

但趙普,你是一個聰明人,應當明白。並且到了這地步,朕都不罷免楚昭輔,你也好收手了。這時趙匡胤很無力,趙大哥,倒底你是皇上,還是俺是皇上。

……

一場早春的春雨嚦嚦而下,和氏在府中擔心地說:“官人,陛下又將親家貶了。”

“你愁什麼?隻要我忠心陛下,就不會有事,”趙普道。顯然和氏不明白他這句話的含義,為什麼敢這麼做,趙匡胤能少李崇矩,不能少他。趙德昭大了,趙德芳也漸漸成長起來。為了兒子上位鋪路,朝堂中必須有一人能節製趙匡義。除了自己,誰能節製趙匡義。隻可惜那個蠢女人無能,至今沒有與皇後拉好關係,不然那個宮中的小皇後說說好話,讓皇上立趙德昭,而非是小兒子趙德芳,皇上必須拿下趙匡義。

但上趙匡義詭異的低調,讓趙普很不安。

沒有理睬妻子,在屋中走來走去,皇上不怕,隻要他一天稱呼自己妻子為嫂嫂,自己就能呆在這個相位,擔心的是開封府。

想來想去,忽然眼睛一亮,盯著西南方向,他仿佛透中蒙蒙細雨,看到一處所在,哪裏有一個州叫房州,房州住著一戶人家,有一個寡婦,一個剛剛及冠之年的青年與他的一妻二妾,以及六個兒子。

他心中想到,這個小皇帝大了,可柴家那些將領們還沒有老去。隻要自己動手,相信陛下一定會喜歡吧。他死了,他的姨夫一定會慌亂,或者會鬧事,那麼皇上會怎麼想?

本心之中,他對柴家也不喜,當年劉詞看重他的才能,向柴榮推薦,柴榮看到他是一個跛子,十分不喜,又象打發要飯花子一樣,打發到最危險的前線滁州。

於公於私,皆好動手了,況且那是在鬼不生蛋的房州!(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一品富貴》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