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博仁看著手中的幾份題卷,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其中有兩份的字跡他是熟悉的,是他在奉天殿裏看到的,一份是春榜第一的梁筠修,另一份則是春榜第二,自己四子的好友的徐青溪。
司徒博仁將兩人的題卷拿出來放到一旁,又從剩餘的題卷之中選出一個令他滿意的,這一甲三人就這樣選了出來,未入選的便自動排到二甲的前幾名。
“陛下,這三人的名次如何?”
讀卷官是禮部尚書柳卿廣擔任,他站在下首處,低著頭,微躬著身子,抱拳行禮,詢問道。
“這個不急,等明日將這三人傳召到宮中,我親自問過之後,再說名次的問題。”
司徒博仁坐在禦案後,看著眼前的柳卿廣,心裏早已有了成算。
翌日,巳時初。
皇帝的口諭由著宮內的內侍監傳到了昨日皇帝欽定的一甲三人家中,三人坐著馬車,再一次進到了皇宮之中。
隻不過這一次,三人是皇帝親召,在禦書房覲見。
“草民梁筠修,參見陛下。”
“草民徐青溪,參見陛下。”
“草民吳梓,參見陛下。”
三人來到禦書房,見到皇帝,先是行跪拜禮,向皇帝請安。
“平身。”司徒博仁坐在禦案後,抬了抬手,讓三人起身。
“幾日前的殿試,你三人的回答還算不錯。朕想聽聽你們仔細地講一講。”司徒博仁端著茶杯,啜了一口茶,微微抬起頭,看著站在下首的三人。
三人思索片刻,便由梁筠修最先開始講解自己的回答,他和徐青溪看法相似,都認為大順不能最先開戰,而是要積蓄力量,進一步裝備邊境的戰士,例如兵器、戰事。
“你呢,徐青溪?”
梁筠修回複完,便退後一步,站回到原來的位置。
徐青溪還在思索梁筠修的答案有哪些不足和可用之處,冷不丁被皇帝點名,嚇了一跳,但他還是克製著,沒真的讓自己表現出來。
“回陛下,草民與梁筠修的看法相似,但是方向不同。”徐青溪微弓著腰,拱手回禮,言語恭敬誠懇。
“朕看過你的答案,你在題卷上寫到,要開墾固陽郡的荒地,讓固陽郡成為北境糧倉,那朕問你,倘若固陽郡失守,那北境糧倉可就要成為蠻族糧倉,對此,你有什麼對策?”
司徒博仁在看徐青溪答題之時,便已經查找到其中的漏洞,此刻司徒博仁抓住漏洞,朝著徐青溪步步緊逼,看這個年僅十五歲的少年能作何回答。
徐青溪沒想到還有這一方麵的可能,一下子被皇帝的威壓給駭到,他穩住心神,思索了一下,語氣堅定地回到:“首先,倘若真的可以實現北境糧倉,那糧食不能存放到一處,可以每個縣或更分散的存放少量糧食,並安排人員負責看守運輸;其次,可以挖掘地窖儲存糧食,地窖可以很好的隱藏在鄉下;最後,倘若北境真的失守,那就要將糧食哪怕是田中未長成的,一並燒掉,絕不可留給蠻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