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監的品味(2 / 2)

秦民屏喜道:“那豈不是怠慢張公子了。”

張原笑道:“我也是急姓子——先找個人問一問織造局在哪裏?”

穆敬岩道:“少爺要去杭州織造局嗎,小人知道,就在湧金門外的西湖邊上,離這裏大約六、七裏路,小人往年聽差來過兩次。”

張原喜道:“那就正好,我們快步趕過去。”

秦民屏道:“張公子叫頂轎子坐著去吧。”

張原道:“也沒多少路,步行正可健身。”對穆真真和武陵道:“你二人不用跟去了,穆叔跟我去就行。”

穆真真要跟著,武陵也要跟著,說順便去看看西湖到底怎麼個美法,山陰人把西湖誇得天堂一般。

張原笑道:“夜裏看什麼西湖,又沒有月亮——要去就去吧。”

秦民屏帶著兩個服飾鮮豔的土兵,與張原一行共七人往西南方向快步而行,趕到西湖邊上天已經全黑了,兩個土兵早有準備,各點起兩盞燈籠,燈籠上還印有“石柱宣撫司”的字樣,對麵的人看到這兩盞燈籠過來都要退避一旁——武陵朝黑渺渺的西湖望了望,說道:“白來了,什麼都看不到。”

張原道:“明曰再來看,希望明曰有好心情。”

身材高大的秦民屏連聲道:“張公子所言極是。”

繞湖往西又行了兩、三裏,前麵燈火輝煌處便是杭州織造局。

杭州織造局與蘇州織造局、南京織造局並稱江南三大織造局,專門督造為明皇室專用、賞賜官員和祭祀用的絲綢,還有一部分用於海外貿易,湧金門外的杭州織造局規模很大,占地數十頃,有機房數百間、織工三千餘人,織造太監名義上是專管織造,其實對地方官府有監察作用,萬曆皇帝對地方官員的奏章愛理不理,而對派往外地的太監專奏批複甚勤,稅監、織造監一個密奏就扳倒一省大員的事並不少,皇帝隻聽信太監的話——張原等人來到織造衙門前,請門房通報,那門子道:“公公今曰不見客,先前布政使大人請喝酒都沒去。”

張原道:“在下是從紹興山陰來的,上月鍾公公應按察司張分守之邀去山陰賞燈,在下有幸與鍾公公同座飲酒,鍾公公吩咐在下若能杭州,一定來拜見他,所以在下便來了。”

門子一聽,是有這麼回事,鍾公公是去了山陰,回來還誇說山陰龍山放燈天下無雙,門子打量了張原兩眼,問張原可有名刺,張原道:“在下倉促前來,未備名刺——”

門子的臉頓時便拉長了,冷笑道:“就是布政使、都指揮使、按察使大人要見鍾公公也必須先遞名帖,你卻讓我空口去通報——”

張原向秦民屏使個眼色,秦民屏心領神會,上前將二兩銀子塞在門子手裏,那門子捏了捏手中銀,心下暗喜,臉色頓緩,說道:“沒名刺還是不行啊。”

張原作揖道:“隻說山陰張肅之族孫張原前來拜見鍾公公,把這句話傳到即可,在下不會自討沒趣,的確是鍾公公說過要我來見他的。”

那門子得了二兩銀子,便道:“那我拚著挨責罰為張公子去通報一回。”便入內去了。

……紅罩燈,青帷幔,一個女伎在帷幔後吹簫,帷幔這邊有一張黃花梨木圓桌,桌麵嵌著大理石,杭州織造太監鍾叔華正在用晚餐,山珍海味吃慣了,現在轉而喜歡清淡,兩樣鮮果、三盤肉肴、三盤蔬菜、還有鮮湯一品,斟一杯揚州雪酒,慢慢酌,慢慢下筷,慢慢咀嚼,兩個美婢一左一右小心翼翼侍候,帷幔後傳來如水一般的簫聲,在這樣的情境下用餐,鍾太監感覺自己很有品味,不是一個俗人——門外有人趁著簫聲暫歇的空隙輕喚道:“公公,有個山陰來的少年說要拜見公公,少年自稱是張肅之的族孫,名叫張原,說公公準許他前來拜見的。”

鍾太監麵露微笑,點頭道:“不俗,不俗,咱家正覺得心中詩意澎湃,這少年卻湊趣來了——讓他進來,徑來這裏見我。”放下筷子,悠然想起那夜龍山璀璨的燈火,還有那“柳絮飛來片片紅”的絕妙佳句——

(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雅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1/1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