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更始奪權!(是好多朋友結婚哈)(2 / 2)

按能力來說,劉玄實在很一般,根本不可能和劉演、劉秀相比。但這次議立皇帝,王匡和王鳳為什麼放棄劉演,而堅持要立劉玄呢?

其實這非常好理解,王匡王風這些人天生就是做土匪買賣的,混進起義隊伍也不是“替天行道”的,隻是為了自己發財謀富貴。他們對劉演非常了解,有能力、有魄力、有人氣。

如果立了劉演,以他的性格,他們根本不可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做壞事。劉玄就不一樣了,劉玄性格懦弱,能力平庸,立了劉玄,他們就可以胡作非為,劉玄也不敢管他們。

而且劉秀亦是人中之龍,現在更多出了一個太傅久定候,聲望風頭甚至蓋過了他們這些大領導。這怎麼能行!必須趁早打壓下去。不得不佩服這兩土匪還蠻有頭腦的。

主意打定,他們就一口咬定了立劉玄。至於台麵上的理由,他們說的也冠冕堂皇:劉玄是長沙王劉發的嫡係子孫,而劉演隻是長沙王的旁係子孫,自然立劉玄更能服人。

至於那個太傅李桐,原本就是王莽心腹,誰知他有沒有不軌企圖,現今他和劉氏走得這麼近。如此一來,更加沒有擁立劉氏的理由!

李桐聽說了要立劉玄為帝的事情,而且因為自己,大哥劉演麵臨極大的壓力。當日便闖進中軍帳,宣布與舂陵劉氏脫離關係,決意孤身北上。

其實這件事,李桐已經和劉演劉秀商量過了。一來他想繼續去追尋妖女的下落,二來他還不太適應戰爭的殘酷,三則他想去見見王莽,看看老王大哥到底咋想的。

一舉數得,他們之間還可以通過大黑他們通信,並不會失去音訊。這樣一來,劉演也就勉強同意了。隨後李桐便帶著萱兒在眾人的注視下離開了義軍。

王匡王鳳沒料到李桐有此一招,當即失去了最好的借口,有些措手不及。而且如此逼走了有功之人,在軍中也有了非議。加上劉演的威望實在太高,眾將士多數認為擁立劉演是個正確的選擇,形勢開始有利於舂陵劉氏一邊。

本來大事將定,可這時候綠林係見講道理說不過你,幹脆來硬的。於是乎綠林軍將領張卬當場跳了出來,拔劍擊地,大聲喝道:

“龜孫子!想壞老子的好事不成?今天我們說了算,誰敢有異議的,且吃老子一劍!”

那幫牆頭草見張卬玩狠的,立刻轉向,倒在了綠林係的懷裏。差點就說服了眾人,結果張卬出來攪局,好事全黃了。但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劉演的實力現在還扛不過綠林係,隻好隱忍不發,同意了立劉玄。

張印其實也就一個莽夫,真正出謀劃策其實另有其人,此人便是王常的手下成丹。成丹表麵忠於王常,實則暗藏鬼胎,此人一直有些神秘,平素也極為低調,不顯山不露水,隻在背後玩陰的。所以說小人難防啊。

二月一日,起義軍在淯水岸邊的沙灘之上建立一個高壇,由綠林係人馬擁護著,更始將軍劉玄羞羞答答地走上了高壇,紅頭脹臉地接受眾人的歡呼。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更始皇帝”。

新皇帝登基後,最重要的一件事自然就是分封群臣,進行權力分配。按叢林法則,誰的勢力大誰就吃那最大的一塊蛋糕。自然,這塊大蛋糕隻能由綠林係人馬來吃。

這樣一來,綠林係中,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陳牧為大司空。

至於舂陵係方麵,族中長輩劉良為國三老,劉演為大司徒,加封漢信侯;劉賜為光祿勳,封廣漢侯;劉祉為太常將軍,襲封舂陵侯。至於劉秀,僅封了一個小小的太常偏將軍。而李桐連根毛都沒撈著。

如今軍政財大權都被綠林係人馬牢牢控製,劉演他們不過是個站在前台耍把戲賣藝的。劉演當然知道自己險惡的政治處境,但他對此也無能為力。

他當不上皇帝,不是因為他能力差,聲望低,而是因為他手上沒軍權。在任何時候,槍杆子都是最重要的。現在的劉演什麼都做不了。

劉演都尚且如此,劉秀就更差了。太常偏將軍看起來不錯,實際上半點權力也沒有。

劉演他們辛辛苦苦打出來的基業,卻平白讓無德無能的劉玄占了便宜,許多人都不服氣。但綠林係人馬卻不管這些,你不服氣?一邊涼快去吧,我們高興就行。

劉演和劉秀能力太出眾,一直都是是綠林係人馬的心腹大患,而劉玄出於私心,對他們也極為防備。不過現在還不是他們翻臉的時候,現在的敵人是王莽。

因為他們得到消息,王莽已決定盡出精兵,滅掉這夥亂匪,一場慘烈的大戰即將打響…

此刻的李桐正和萱兒走在北上的途中,這裏的一切,暫時他還不知曉。不過有些人,走到哪都容易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