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近豬者,吃(3)(2 / 2)

陳香同學畢業後讀了技校,技校裏有個主任是她二姑爺,所以她又被保送去念了職業大學。大學畢業後,她爸爸將她弄到鎮上計生委工作,至今。也就是說,陳香最終和我喜結良緣與這條成長道路關係巨大。我的父母反複告誡我,必須要找個有正式工作的女朋友,即所謂雙職工,剛開始我還挺反感,後來老畢開導我,說,貧賤夫妻百事哀,我覺得不無道理。既然我不再想和劉剛去嫖娼,那麼我又有什麼理由拒絕相親呢?然後我就遇到了陳香。

此時的陳香仍然駝背,但得到了她較為成功的包裝和克服,駝峰看起來不那麼顯眼。政府機關的工作經曆和審美情趣已使她出脫為一名青年婦女幹部的標準形象。我們談不上一見如故,但我們確實是故人。我認為她性格隨和,人品還行,長相有進步,她認為我是當年的好學生,而自己隻是個命好的差學生而已,還挺自卑挺崇拜的。那麼,為什麼不試試看呢?我媽還告誡我,像我這種發育遲個子矮的小夥兒,娶個陳香這樣因為發育早個子高的閨女,有利於改進家族基因。

隻是我不願意把這件事告訴劉剛,因為我想到在公廁年代的音樂課上,劉剛曾經將一塊從食堂找來的煤塊放在陳香的駝峰上而後者一無所知,直到下課,那塊煤才掉了下來。

陳香惱羞成怒的樣子回頭看著我和劉剛,誰幹的?

劉剛說,你猜。

陳香說,就是你!

劉剛說,答對了,真聰明。

陳香就哭了。

酒桌風雲

老畢在一張飯桌上陪一撥人吃飯,大都熟人,所以老畢不禁應他們的要求談起了自己的閱讀。這是經常發生的事,老畢無論是武力還是學識,均已在紅光鎮獲得了廣泛的尊重,雖然他中學沒畢業,雖然他已多年不砍人。他說自己最近在看《包法利夫人》,這不僅是說那個叫愛瑪的女人的悲劇命運的書,而是一本談人生的書。不僅女人,幾乎所有的人都希望過上更好更體麵的生活,希望自己的日子有戲而不是沒戲,希望嚐試新鮮刺激的東西。總而言之,沒人甘於平庸,而不平庸,除了奮鬥這種積極的理解,還有就是折騰、搞事、作孽這種不太好聽的說法。安於本分或所謂的安貧樂道都是有悖於不平庸的。而平庸終歸是個貶義詞,這並非詞性的問題,而是事實,就是說,平庸不是好東西。所以說,人類存在著一個悖論,一個無法改變的悲劇:一方麵唯有平庸才能和平,另一方麵,唯有不平庸才能進步。落實到《包法利夫人》來說,如果愛瑪甘於平庸,愛瑪不會美麗,僅是一個村姑;正是愛瑪的不甘平庸,才導致了這麼個家破人亡的悲劇。這也正是我們為什麼總要盛讚隻有豬才是幸福的。老畢進而提到,這不代表他的觀點,他承認自己是平庸的,並且希望能平庸下去。以豬為例,自己半生所為,無非就是“近豬者,吃”而已。而吃,也就飯量大小,就是人的欲望不同罷了。欲望大,占據的名利大,與欲望小,占據的名利小,本質上都是豬,沒什麼可羨慕和看不起的。相比之下,老畢說,我的一個兄弟倒並非平庸之輩。然後他說到了劉剛,盛讚此人重情重義,對舊人念念不忘,對新人情意綿綿,活得挺像一個人,而不是豬。別的不說,請問在座,這年頭,眾目睽睽之下,誰有勇氣跟一個婊子過日子呢?

可惜當天劉剛不在,不知他聽了這番高論有什麼反應,隻知他事後聽人轉述,一副感激的樣子。

不過當天在座一年輕人跳了起來,聲稱自己早就聽說老畢的大名,但還是沒想到盡叨咕這些不著邊際的屁話。老畢雖然不快,但也沒發作,勸這位小兄弟不要跳,大家隻是扯淡,說得在理,就聽聽,不在理,確實可以當放屁。

大概也是喝多了,那小年輕站起來喊道,我是來喝酒的,不想聽這些,你也沒權力要求我們聽你放屁,說完舉杯衝老畢拱了拱,兀自一飲而盡。然後將空杯倒懸給老畢看。

老畢說,你這是叫我也幹?

小年輕仍將空杯子倒懸在那兒,說,隨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