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完陳雪茹那邊的問題後,王安國終於可以鬆口氣,享受一段平靜的日子了。今天他如往常一樣回到家中。
秦月嬋依然和秦淮茹坐在店裏,秦母則在一旁陪伴著這兩位孕婦。
如今她們的肚子已經越來越大,再過幾個月就要迎來新生命的誕生。
現在王安國的工作輕鬆許多,隻需定期去軋鋼廠轉一轉,打個招呼,領取一些計劃外采購物資的任務即可。
每次完成任務後,他會休息一周再回去交差。這樣一來,他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王安國從廠裏領完任務後,便徑直返回南鑼鼓巷,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看到王安國歸來,秦月嬋自然要陪同他一起回家。至於店鋪,有秦母和秦淮茹幫忙照看就行。
住在四合院裏的鄰居,現在談論最多的就是王安國家。
現在的八卦話題就是王安國每天過的有多好,天天能聞到從王安國家裏飄出來的肉香味。
雖然這個年代的豬肉不是很貴,但是人民的收入水平也低,所以平時是不舍得總是買肉吃的。
所以天天能夠聞到王安國家裏飄來的肉香味,自然會非常嫉妒。
四合院的鄰居們也知道王安國家裏現在有錢。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小酒坊就是屬於王安國家的,隻知道肯定也是和王安國有關係的。
不然的話,現在也不會是王家人天天在店裏待著。
四合院的一些大媽看著小酒坊每天進出的客人絡繹不絕,心裏頭癢癢的。
她們好奇地問:“這一天下來得掙多少錢啊?”
雖然她們也會經常去買點兒果酒解解饞,但畢竟還是要過日子的,也不可能天天去買。
要說最嫉妒王安國家的,那可真是非賈張氏莫屬了。
這賈張氏本就是個心胸狹隘、見不得他人好的主兒,如今眼見著王安國家蒸蒸日上,她心裏的嫉妒之火簡直要燃燒起來了。
想當年,整個大院裏就數賈張氏天天把自家兒子掛在嘴邊,驕傲地向眾人炫耀著他的工作和收入。那時的她,可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啊!
然而,世事難料,如今的賈張氏卻不得不麵對現實:她那引以為傲的兒子賈東旭至今尚未成家,而王安國家卻是風生水起,日子越過越紅火。
現在,大家每天討論的話題都是關於王安國店裏的生意。他們熱議著昨天又有多少客人光顧,又賺了多少錢。盡管他們並不清楚王安國家小酒坊的具體收入,但通過觀察王安國一家的生活水平,以及眾人對他家的羨慕之情,不難猜出每天的收益至少有幾十元。
賈張氏每次聽到這些議論,心中的不滿便愈發強烈。
她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兒子,辛辛苦苦工作一個月,所得報酬竟然與王安國家一天的收入相當。
這種巨大的差距讓她感到無比憋屈,仿佛被人狠狠扇了一記耳光。
賈張氏心中憤憤不平,憑什麼王安國家能如此風光?為什麼自己的兒子卻隻能默默承受這份艱辛?她越是這樣想,心裏就越發不平衡,對王安國家的嫉妒之情也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