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拿下正陽門市場(1 / 2)

徐慧珍和王安國兩人出了正陽門後,便徑直返回了南鑼鼓巷。

雖說正陽門和南鑼鼓巷皆位於東城區,但它們之間的直線距離僅有七公裏,然而要騎自行車抵達目的地卻需要四十多分鍾。

徐慧珍經營的小酒坊業務以南鑼鼓巷為中心,逐漸向四周擴散開來。

今日用餐時,她與賀老爺子閑聊得知,他的小酒館生意並不景氣。

由於正陽門距離市中心更近,居住在此地的大多是前朝的官員以及皇室貴族。

這些人平日裏喜歡逛街、遛鳥,多數無所事事,其中也不乏從事倒賣買賣之人。

他們所倒賣的物品通常是老祖宗留下的古董字畫、珍珠瑪瑙等等。

這些人隻在夜晚時分,約上三五好友相聚於小酒館,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然而,他們的消費水平普遍較低。此外,那些曾品嚐過禦酒的人們,對普通的糧食酒已不再感興趣。

這些前朝遺老們最喜歡喝的還是洋酒,尤其是那些年份久遠的陳釀。

而對於果酒,他們則將其視為洋酒的一種,同樣喜愛有加。

因此,當徐慧珍與賀老爺子商議時,他們決定開拓這個市場。

然而,由於果酒的配方屬於王安國,徐慧珍無法直接將其交給賀家,但她提出了一個五五分成的方案。

也就是說,所有果酒的收益都將對半分配,這不僅能讓小酒館重新煥發生機,還能吸引更多顧客前來飲酒或購買酒水。

王安國認為這個提議可行,因為在他看來,五五分成意味著一九分成,其中賀家占一成,而他自己占九成。

畢竟,所有的水果都是由王安國自己供應的,如果沒有他的支持,果酒的生意根本無法開展。

剛剛通過和徐慧珍的談話,也讓王安國覺得自己一直忽略了陳釀的價值。

他意識到,如果能夠利用自己的外掛係統來加速陳釀的過程,那麼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獲得高品質的陳釀。

這個想法讓他興奮不已,他開始思考如何將這個創意付諸實踐。

王安國想到了一個計劃:他可以將釀好的糧食酒放入自己的外掛係統中,通過時間調節功能,讓它們經曆更長時間的陳釀。

這樣一來,原本需要數年才能釀成的陳釀,現在隻需要幾個月就能實現。

而且,他還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陳釀的時間,生產出不同年份的陳釀,如五年陳、十年陳等。

這個計劃不僅能滿足國內市場對高品質陳釀的需求,還有望打開國際市場。

畢竟,國外對於華夏的白酒文化非常感興趣,而高品質的陳釀更是備受青睞。

如果能夠成功出口這些陳釀,不僅能為國家賺取大量的外彙,還能提升華夏白酒的國際聲譽。

然而,王安國也明白,要想實現這個目標,並非易事。

首先,他需要解決技術問題,確保外掛係統中的陳釀過程安全可靠。

其次,他還需要與相關部門合作,辦理出口手續,確保產品符合國際標準。

最後,他還要考慮到市場競爭,如何在眾多白酒品牌中脫穎而出,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