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 撥開迷雲(上)
????仲冬時節,貴州雖地處天南,但北風一吹,人們已感到有些寒意。偏偏老天又突然轉成了南風,冷暖氣流相交,頓時下起雨來。泥濘的道路,對於嶽平等趕路之人,多少帶來了不便,好在他們已到目的地了。
????這日,嶽平等一行六人來到關嶺縣衙,由石玉鳳、上官飛鳴接至後堂敘話。石玉鳳道:“文差官、嶽將軍此番在雲南富源、羅平布置防禦甚是成功,拙婦等接到飛鴿傳書,即進兵晴隆、貞豐,賊軍果然撤回進攻雲南兩地的軍兵來救。我軍聞訊,立時退走,讓賊軍撲了一個空。”
????嶽平道:“此乃圍魏救趙之法,攻敵之所必救。主要是石夫人、上官將軍調度及時,才能收其效果。”
????石玉鳳、上官飛鳴齊道:“嶽將軍謬獎了。”
????嶽平道:“上官將軍,今已冬天,不知高通判募兵練兵情況怎樣了?”
????上官飛鳴道:“自從嶽將軍找到了一萬兩黃金的軍餉,並親自押送至安順,石夫人即調望謨高通判回安順募兵,今已募得一萬一千餘人,編為十個千戶所,前後已操練兩三個月了。”
????嶽平道:“不知眼下我軍共有多少軍兵?”
????上官飛鳴道:“我軍原有七個千戶所,再加一個新兵千戶所,今又募得十個千戶所,共有十八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一千一百二十人,眼下我有軍兵兩萬另一百六十人。”
????嶽平道:“上官將軍可知安籠賊軍有多少軍兵?”
????上官飛鳴道:“據嶽將軍的高徒秋楓葉從安籠送出的消息說,現賊軍有一萬軍兵,而且分守在各地。”
????嶽平道:“我軍年前可否討伐安籠賊軍?”
????上官飛鳴道:“前不久,下官到安順去看過新兵操練,認為他們練得很好,現下便可調來上陣。至於何時討伐安籠賊軍,就等嶽將軍下令了。”
????嶽平道:“好。上官將軍立即派人去安順,命高通判帶領全部新兵前來關嶺聽令。”
????上官飛鳴道:“遵命!”即派中軍官騎快馬前往安順傳令。
????當下,石玉鳳、上官飛鳴設宴為嶽平等人接風洗塵。赫連玉聽說嶽平回來了,前來拜見師父,也參與宴會。宴上,眾人各自敘說別後的情況,不題。
????數天後,通判高俊帶領一萬一千多新兵來到關嶺聽令。於是嶽平召開軍事會議,參會者有文秉才、石玉鳳、上官飛鳴和高俊,共同計議討伐安籠賊軍事宜。嶽平道:“安籠賊軍自去年初秋叛亂以來,已曆時一年有餘,官軍所以沒有及時討伐平定者,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兵力。近來我軍募得新兵一萬一千人,加上原有的軍兵,共有兩萬多人。今賊軍隻有一萬軍兵,我軍兵力是賊軍的兩倍,又經過嚴格操練,個個英勇能戰,故此我軍將起兵討伐賊軍,希冀能在年內一舉平定。關於如何進兵,請諸位各抒已見。”
????文秉才道:“在下臨來之時,總督大人要在下轉告諸位,說道:‘若討伐安籠賊軍,務必先占據北盤江西岸之一城,作為根據之地,然後再逐漸拓展開來,攻一城,守一城,直至收複全部失地。其間須注意兩件事:一是寫數十張告示,揭露韓德椑謀殺他的大恩人王朝武知府,對抗朝廷和欺壓百姓的罪行,派人夜晚潛入安籠所轄各城,張貼於街巷路口,讓賊兵、百姓看清韓德椑的嘴臉,許諾賊兵隻要放下器械可以既往不咎,勸說百姓不要助韓德椑守城。二是派重兵守衛運糧之道,防止賊軍襲擊,以確保糧草運輸通行無阻。’總督大人曾佐戚繼光總兵平定倭寇,又主持平定了朵甘叛亂,久經征戰,深諳用兵韜略,總督大人的示諭,請諸位遵行勿違。”
????嶽平道:“總督大人有了討賊方略,我等隻要計議何時進兵,先占據何處,依次攻打何城,以及如何接應諸事就行了。”
????上官飛鳴道:“賊之晴隆距關嶺最近,我軍可從關嶺之西的盤江橋渡過北盤江,以重兵攻下晴隆,作為根據之地,接著乘勝西進,一舉拿下普安、盤縣,這樣賊軍占據之地的北麵三縣,將全為我所有,且與我後方連成一片,我軍鞏固此三縣後,再圖南進,直搗安籠。”
????高俊道:“上官將軍之計可行,下官願領五個千戶所的軍兵,攻打晴隆,再西進拿下普安、盤縣。”
????石玉鳳道:“拙婦也讚同上官將軍之計。若有兩個千戶所的軍兵,拙婦便可確保糧草運輸通行無阻。”
????文秉才道:“諸位都有軍務在肩,不能分身,那數十張告示,就交給在下與何兄弟到安籠的八個縣(所)城去張貼吧。”
????嶽平道:“文大哥能辛苦一趟那就太好了。請高大人擬一個告示的書稿,將縣衙各房書吏召集起來,謄寫八十張告示,均蓋上安順府的官印。請文大哥與何兄弟各帶四十張告示,文大哥去晴隆、普安、盤縣、興仁四城,何兄弟去貞豐、興義、安籠、冊亨四城,每城各貼十張告示。文大哥,何兄弟離關嶺兩天後,我即進兵晴隆。”
????高俊道:“下官遵命!”
????高俊辦好了八十張告示,交給了文秉才、何六順。文秉才、何六順各帶四十張告示離開了關嶺,偷渡過北盤江,至諸城張貼去了。
????兩天後,嶽平命上官飛鳴、高俊領六個千戶所六千六百餘軍兵,去攻打晴隆,自己率六個千戶所軍兵隨後接應;命石玉鳳統馭六個千戶所軍兵,坐鎮關嶺,負責糧草運輸以及盤江橋、花江的江防和望謨的防禦。
????上官飛鳴、高俊接了軍令,自北盤江東岸的盤江橋登船,數十條戰船浩浩蕩蕩向北盤江西岸駛去。守在北盤江西岸的一千賊軍,見官軍勢大,不敢接戰,棄了營寨,逃回晴隆報信。官軍先後上岸,繼續西行,直抵晴隆城東。天色將晚,上官飛鳴命安營紮寨,埋鍋造飯,歇息一夜,明天攻城。
????次日寅時,天未亮,上官飛鳴帶兩個千戶所軍兵,悄悄繞至晴隆城西門,偃旗息鼓,潛伏於城外草叢中。卯時天亮,在城東門,高俊傳令架雲梯攻城。官軍扛著雲梯,齊聲呐喊,飛奔城下,趟過護城河,架設雲梯。賊軍在城頭上放箭,企圖阻止官軍搬運和架設雲梯,而官軍手舉盾牌,擋住了如雨點般的羽箭。在震天價響的呐喊聲中,官軍架起了數十個雲梯,登梯攻城。
????登近城頭的官軍,與守城的賊軍展開了搏鬥,有的官軍攻上了城,又被賊軍殺退下來。然而攻上城頭的官軍越來越多,守城的賊軍加上從北盤江岸邊退回來的一千人,一共隻有兩千人,要分守四麵八方的城頭,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於是賊軍頭目下令,將守西門的賊軍調到東門來,希冀擋住官軍的攻勢,立時收到了效果。
????潛伏在城西門外的上官飛鳴,看到了西門有賊軍在城頭上向南、北走動,須臾守西門的賊軍少了,隻留有小隊賊軍在城頭上巡邏。上官飛鳴知道這是因為東門官軍攻勢甚猛,賊軍頭目調走了西門的賊軍,去抵禦東門的官軍。
????上官飛鳴小聲下達了攻城的命令,幾隊官軍拖著雲梯匍匐前進,悄悄地涉過護城河,架起了雲梯。上官飛鳴身先士卒,率先登上了城頭。一小隊賊軍巡邏過來,發現官軍登城,趕緊奔來阻攔,上官飛鳴揮動手中蛇舌劍,七上八下,這一小隊賊軍立即了帳。遠處巡邏的賊軍見狀跑過來,登上城的官軍與之接戰,緊緊守住這段城頭,讓城下的官軍源源不斷地登上來。
????登上城頭的官軍多了,一部分官軍擋住了城頭上的賊軍,一部分官軍在上官飛鳴的帶領下,衝進城內,殺退了城牆邊的賊軍,打開了城門,歡呼著跑到了城外。城上的官軍有機靈的,連忙奔進城樓,放下了吊橋。在城外匍匐的官軍,騰身而起,高喊著“殺”聲,衝進了城裏。
????官軍潮水般湧進城裏,賊軍不能阻擋,紛紛扔下手中的刀槍,跪地投降。情因賊軍有的看到了城裏突然出現的安順府告示,有的聽了別人傳說告示的內容,今見城池已破,官軍勢大,為了保全性命,是以紛紛棄械投降。
????官軍沿大街自西向東奔跑,一路喊叫道:“賊軍戰敗了,官軍進城了!賊軍戰敗了,官軍進城了!”大街兩旁的百姓,有的在門前設了香案,有的放起了鞭炮,歡迎官軍進城。
????城西門的官軍奔到了東門,一部分登上城樓,放下了吊橋,一部分打開了東城門,跑到了城外,對著城外東門的官軍道:“弟兄們,快進城,弟兄們,快進城!”
????東門城外的官軍,歡呼雀躍,發足狂奔,衝進城去。城頭上的賊軍,見大勢已去,都扔掉了器械,跪倒在地,亂噪噪地說道:“官軍爺爺們,饒命呀!”“謝官軍爺爺們不殺之恩!”
????上官飛鳴與高俊在東門相會。高俊道:“上官將軍用兵如神,賊軍果然中計了。”
????上官飛鳴道:“高大人謬獎了。並非下官用兵如神,一則是高大人練兵有方,因此官軍善戰;二則是賊軍太愚蠢了。”說罷二人哈哈大笑。
????上官飛鳴命令各千戶著人登記俘虜的賊軍,有願參加官軍的編入隊伍,有不願參加官軍的遣散回家。之後,上官飛鳴、高俊來到晴隆縣衙,一麵傳令殺豬宰羊犒賞三軍,一麵書寫捷報派小校快馬呈送中軍大營。
????嶽平率領六個千戶所的軍兵已渡過北盤江,正往晴隆方向進發,在途中遇著送捷報的小校。小校呈上捷報,嶽平看了,笑道:“當真是將門虎子也!上官將軍當年初出道時,在朵甘都司的昌都城,就顯現出用兵的才能,是以這次總督大人特調他前來貴州平定安籠之亂,果是不負所望。”
????小校道:“上官將軍今晚在晴隆縣衙擺下慶功宴,專候嶽將軍駕臨。”
????嶽平道:“到晴隆城隻有二十多裏路了,你先回去轉達上官將軍,說我天黑前一準趕到晴隆城。”
????小校道:“是!”掉過馬頭,加馬三鞭,一溜煙地去了。
????天色向晚,嶽平大軍到了晴隆城,上官飛鳴、高俊出城迎接。嶽平道:“上官將軍、高大人旗開得勝,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