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帶著東陽到了縣城,在自己家等了半晌,等到那幾個朋友帶著各自家裏夠年紀的小孩都來了後。大伯帶著東陽就去了縣城最大的酒樓,昊天酒樓吃飯喝酒。
席間,眾人把酒言歡,好不熱鬧。更是將自家的子弟互相介紹了起來。其中的用意自不必言說,往大了說是都想著進入修仙門派,萬一有誰家的小孩被神仙看中,同鄉朋友之情誼,照顧一點的話,那是無盡的好處。往小了說,是多個朋友多條路。常言道:“與人為善,與己方便”不是..
其中,留給烈東陽印象最深的就是大伯‘成’姓朋友家中的孩子。‘文武英傑’四個小孩。說是小孩,但都比烈東陽年紀大點。其中,成英是個帶點英氣的女孩。眾人逐漸熟絡了起來,打鬧成一片,好不熱鬧。酒足飯飽之後,月上枝頭,眾人都是心滿意足的各自回家去了。此不必提,烈東陽跟著大伯也回到了大伯家。大伯家就大伯一個人,妻子早喪,有個女兒也已嫁為他人為妻。所以,大伯這一路上視東陽為自己親子一般。
第二天,大伯帶東陽跟幾位朋友會合,雇傭了些鏢師保護眾人的安全,上路了。
路上,幾個小孩隱隱約約的建立起來以‘文武英傑’四人為帶頭的小團體,不僅是因為他們年紀比其他孩子大點,還因為他們四人的氣質和家族培養出來的那種自信如,接觸久了,就影響到了他人,給人以一種領導他人的暗示。跟著他們,放心,服氣。
當然,烈東陽是不知道這些的,他隻是覺得跟著那幾人很是好玩,沒有別的小夥伴那麼無聊就是了。尤其是成應姐姐,在烈東陽眼裏就是那麼的舒服,那麼的‘好看’.(好看?一個幾歲大點的小孩懂得什麼叫好看.。。)對自己特別的好,也愛跟自己玩。隨後再去拜師的路上,兩人整天膩在了一起,關係好的連烈東陽大伯爺有些吃味。
月餘,眾人到達了那個門派收徒的地點。大山中一條穀內,有座破舊的道觀。隨即諸人入內,一60來年紀的老道接待道:“各位,這是來拜師的.。。”
‘成’姓商人上前,作揖道:“上師,我等是聽說修仙門派收徒,特意來此地,我等自家小兒來此拜師學藝的。”
“哦!這樣啊。”老道說道,“你們來遲了。”“來遲了,怎麼可能,我們聽說此事之後,馬上就啟程來此。沒想到還是.。。”眾人聽完,有些詛喪。
“我是說,上一批拜師的人剛剛被宗門接走,你們早來兩日,就能趕上了,所以說是來遲了,有些可惜。沒說不能拜師了啊,不是還有下一批嗎。我就是你們這批拜師的接引人,剛剛你們沒聽我說完就就著急的接口了,這怪我!這拜師之人一個一個的來,得湊夠了一定數量的人,宗門才好接人啊。你們是這批來的最早的人,你們先找處歇息的地方,7日後再來。”眾人聽罷,隨即喜上眉梢。
眾人在離此地10幾裏的村子外歇了幾日。這天,再次來到了道觀內。
烈東陽10幾人帶後來來拜師的小孩,總共50來人。還是那老道,過來向著觀內眾人道:“你等長輩在此等候,我帶這些娃兒們進入宗門內拜師考核得需要幾個時辰的時間,到時是走時留,自當給你們一個說法。能者是好,不能者,我則再帶出來,你等,領回就是,你等看,可好!!”
“仙長說的是。”“道長說的是。”“我等在此候著就是。”眾人七嘴八舌的答道。老道點了點頭,領著50來個小孩來到了道觀的院中。對著眾小孩囑咐道:“閉著眼睛,我叫你們睜開的時候,再睜開!”
見小孩們都閉住了眼睛,隨即,道從自己的道冠上拔下了一隻發簪,隨手一拋,那發簪漸漸變大,等到跟道觀的大小差不多的時候,停止了變化。變為了一艘大船般的模樣。
老道道袍一揮,裹著眾人飛向了大船,大喝一聲:“起!”那大船升上了天空,化為一道流光向著遠處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