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26向左還是向右(2 / 2)

就這樣,他們私底下結成了一幫一友好互助小組。

“天呐,你竟然連這麼簡單的方程式配平都搞不定嗎?”放學後的教室裏常常會傳出丁一鳴故作驚奇般帶動氣氛的呼喊,方小沁的腦袋在他充滿鼓勵的眼神中一天比一天垂得低。難道他以為三十八分是自己故意考出來的嗎?如果會的話那還要他幹嘛!

每周補習三天,一三五,丁一鳴很健談,相處久了方小沁發現他的健談是源自本身的博學。他書看得多知識麵廣,除了化學課的知識以外,他也會說一些關於物理方麵的知識,都是些生活裏小常識的運用,雖然淺薄,卻比老師課堂上說的有趣的多。

其實方小沁很渴望能跟他說些除了學習以外的事情,哪怕隻是一句“哇,今天天氣不錯。”這樣的感歎也好呢,但是那課後的一個小時裏丁一鳴的心思從頭到尾都隻關注在她的課業上,盡心盡責。

漸漸的,十五六歲的少女開始有了一些關於憂愁關於浪漫的小心思,但這樣的小小心思在麵對那個男生溫暖眉眼的時候永遠卻隻能壓在化學作業本下,秘密的保存著。這樣一來,方小沁對補習反而有些心不在焉。

再一次的測驗,方小沁還是沒能逃過不及格的命運,不過好歹從三十八分漲到了四十六分,丁一鳴看著她滿是叉叉的試卷又是無奈又是慶幸,“雖然沒及格,但好歹進步了,要繼續加油啊。”

想起剛入學那會一定要拿到六十分化學試卷的堅定與激情,想起丁一鳴那麼多個放學後的陪伴與指導,意誌消沉的方小沁又鬥誌昂揚起來,距離文理分科還有半年不到了,堅決不能讓自己變成他眼中永遠的不及格!

收拾好心情,方小沁更加奮發圖強,化學習題一本接著一本的做,實驗室裏也常常能看見她獨自擺弄試管燒瓶的身影。再加上丁一鳴的溫暖鼓勵,她的進步一天比一天明顯。

終於到了期末考試,方小沁忐忑的走進考場,出來的時候心情驀地輕鬆許多,好像離優秀的他更近了一步的篤定。

一百分與三十八之間的差距,終於縮短到了四十分。當化學老師在課堂上公開表揚她的進步的時候,方小沁揚著手裏“六十分”的試卷側了腦袋去看坐在斜後方的丁一鳴,他朝她眨眨眼睛,愉悅的笑了。

高一很快過去,高二勢不可擋的來了。

開學的第一天班主任就給每個人都發了一張文理分科意願表,所有人都早已想好自己的選擇,極快的填好交了上去。原本目標明確的方小沁卻有些猶豫,如果選擇了文科,那麼……

是不是以後都再也沒有理由去期待那個人專屬的鼓勵了呢?日記本裏那麼厚重的情感是不是就再也沒有了出頭之日了呢?

手中的筆頓在“理科”那一欄的括號裏,方小沁回頭去看丁一鳴,他正揚著自己的意願表跟身邊的同學說“以後再也不用死記硬背那些曆史知識了”,眉飛色舞的模樣帥氣依然,嘴角彎出的弧度熟悉依舊,她歪著脖子等了半晌他卻連一個眼角的餘光都沒有撇過來。

看來有些情緒,真的隻能成為說不出口的秘密了。方小沁定了定心神,趕在自己後悔之前,急忙在分科意願表上勾選了結果。

終於到了文理分科的那一天,一大早,激動的氣息夾雜著夏天炙熱的陽光撲麵而來。新的教學樓樓道的左手邊是文科班,右手邊是理科班,她看著前麵的同學一個個按照自己的意願向左或者向右。輪到她的時候,方小沁回首看了後麵教學樓的老教室以及旁邊的化學實驗室,深吸一口氣,用力壓下腦袋裏關於某個人的記憶,毫不猶豫的轉向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