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抓住那根大骨頭,想把它帶到樹上慢慢享受。不料這根骨頭實在太重,任憑烏鴉如何用力,骨頭就是紋絲不動。烏鴉心想:帶不走,那我就在這裏吃吧!
大黃狗哪肯放棄到嘴的美味,它定了定神就躥到洞外,打算把那根骨頭搶回來。當大黃狗準備與“入侵者”大戰一場時,看到剛才襲擊它的隻是一隻烏鴉,大黃狗惱怒地撲了過去,一下子就把烏鴉按在地上。頓時,羽毛紛飛,剛才還十分得意的烏鴉被大黃狗一口咬斷了脖子,掙紮了幾下,便咽氣了。
職場鏈接
這根骨頭就像職場競爭中的利益和職位一樣,沒有那個“金剛鑽”就不要攬那個“瓷器活”。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有時候,我們礙於情麵而不敢說“不”,或者不好意思說“不”,結果很多大大超出了我們能力範圍的事落在了我們肩上,讓我們走向崩潰的邊緣。
在這裏,麗貝卡的案例會給我們很好的啟發:
麗貝卡是戴爾公司的一名新入職的技術經理。但是,第一天上班她就遇到了麻煩,公司額外要求她來協調與會者的傍晚活動,這樣可以更深層次地履行公司作為東道主的職責。本來為這次討論會的成功做出貢獻也是麗貝卡的心願,這也符合她的價值觀和原則,她越思考越覺得這是她應當做的。
於是,她就接受了,但她很快就發現自己處於巨大的壓力和憂慮之中,來回奔忙,試圖滿足每個人的要求,但由於抽不出時間來做原來想做的事而使自己變得很沮喪。
就在深陷這種沮喪中而不知所措時,她突然停了下來,問自己:“等一等,我為什麼要去做那些自己並不擅長的事呢?我有義務去執行公司派給我的任務,但我也不必去做我做不了的事啊?再說公司並不是不明白我的長處,我向他們說明我的處境,他們應該會派一名適合做這個工作的人來代替我的,難道不是這樣嗎?”
麗貝卡深深吸了一口氣,撥通了公司的電話,將自己目前的處境跟上司進行了溝通。上司立即明白了她的想法,並作出了及時的調整,派出了一名專門安排各種活動的公關經理接替了麗貝卡。
在這次研討會上,麗貝卡獨到的見解和市場眼光贏得了業界人士的普遍讚揚,也給戴爾公司贏得了極大的榮譽和良好的形象。
領導托我們辦事時,我們往往不好意思拒絕,或者為了討好領導,往往對他們提出的一些要求,不加分析地接受。但不少事情並不是想辦就能辦到的,有時受各種條件、能力的限製,一些事是我們辦不成的。因此,當領導提出托你辦事的要求時,尤其是一些你能力之外的事時,你首先得考慮,這事你是否有能力辦成,如果辦不成,你就得老老實實地說:“我不行。”這不僅不會使你在領導的心中留下能力不足的印象,還會使領導認定你是一個務實的人,相反,隨便誇下海口或礙於情麵接受了卻沒有把事情辦好,才會真正給領導留下不良的印象。
年輕人要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當麵對職位上的誘惑時,千萬不要喪失理智去爭搶,要注意以下幾點:
1.貪婪
烏鴉看到大黃狗有骨頭吃,就產生了將骨頭據為己有的念頭。其實,在職場中,並非別人有什麼待遇自己也應該有什麼待遇。在沒有得到向往的待遇之前,要多想想為什麼別人的待遇好而自己的待遇差,一旦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這個問題時,就能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從而促使自己迎頭趕上。
2.不自量力的衝動
烏鴉沒有意識到它與大黃狗在“戰鬥力”方麵有著巨大的差距,作為弱者,它不自量力地向大黃狗發出挑戰,企圖與大黃狗爭奪利益,丟掉性命也是必然的。所以在職場上,年輕人不要輕易向權威者或上司發出挑戰,更不要恥笑領導。
3.放棄
烏鴉發覺它無法帶走骨頭時不懂得適時放棄,如果馬上放棄,它也不至於喪命。發現自己的長處不易,經營自己的長處更難,因為經營長處需要放棄一些看似“美好”的東西。專心來做自己最拿手的事情,不僅要一心一意,還要不跟風,不動搖,常常有一些員工這山望著那山高,因為急於表現自己,放棄自己的專長,去從事一些力所不能及的工作,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隻能是一事無成。
量力而行不是讓你放棄追求的機會,恰恰相反,隻有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從自身的實際出發,量力而行才能事半功倍。
達人支招
量力而行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作出一個合理的衡量和定位,隻有認清自己的實力,量力而行才能紮實地走好每一步。麵對誘惑,年輕人要先衡量衡量自己的能力。切記不要貪婪,不要自不量力,並在適當的時候懂得放棄。
第九節 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經典寓言
有一位紀先生,以訓練鬥雞而聞名於世。齊王聽說後,遂重金聘他到宮中訓練鬥雞。
紀先生就開始在宮中訓練起鬥雞來,剛過了10天,齊王就迫不及待地問:“訓練得怎麼樣了?”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隻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還不行,這隻雞看到有影子晃動時,還會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他還是關心他的鬥雞。紀先生說:“現在還不成,這隻雞還是有點兒盛氣淩人。”
就這樣又過了10天,齊王本來對這隻鬥雞已經不抱希望了。不料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它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去好像木頭一樣,這是它在精神上完全做好了準備的表現。”
齊王就把這隻雞放進鬥雞場。別的雞一看到這隻“呆若木雞”的鬥雞,掉頭就逃。
原來,“呆若木雞”的雞不是真呆,實際上它已經成為了一個英氣內斂,驍勇善戰的鬥雞了。
職場鏈接
在職場中就是這樣,如果你過於炫耀自己,開始的時候別人可能還會多看你幾眼,但時間長了這種無休止的炫耀必定會遭人厭惡。
法國哲學家羅西法古說:“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現得比你的朋友優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讓你的朋友表現得比你優越。”其實,在職場中與同事相處也是這個道理。
亞芬在同事眼裏是一個極度自我,喜歡到處炫耀的一個人。
她第一天來上班,剛進辦公室就大聲說:“咱們這北京啊,交通實在是不好,我爸開著豐田車送我來上班,可路上車太多,我們的豐田車怎麼也跑不起來,害得我險些遲到……”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她家有輛豐田車的樣子。
過了一段時間,同事們越來越覺得這個人太愛炫耀了,什麼時候都希望別人注視她,羨慕她。她的項鏈、戒指之類的首飾,總要讓別人知道是從哪兒買的,多少錢買的;她的皮包、衣服、鞋子等,都要把價格一一地報給別人聽。“我這個包啊,是從英國帶回來的,是正宗的LV哦,1萬多元呢……”那種膚淺的神色讓很多人都很不爽。
前一段時間她跟了一個單,整個過程控製得比較到位,那單生意也的確給公司帶來了不少利潤,部門領導很高興,就給了她一筆獎金,並在開會的時候也表揚了她幾句。於是,就這件事,她在辦公室裏說了快一個月,動不動就說她那單生意,一遍一遍地重複領導對她的表揚,聽得同事對她由厭煩到恐懼。
後來,同事都盡量不跟她交往,能躲則躲。單位如果派人去作市場調研,隻要有她,大家都推托有事不願意去。
即使你真的卓爾不凡,有著經天緯地的才華,也不要在別人麵前炫耀:其一,炫耀會讓你顯得很膚淺,因為真正有內涵的人是懂得韜光養晦的;其二,沒有人願意永遠做你的聽眾,如果你總是炫耀自己的“高明”之處,那麼就如同在說同事“不如你”,這無疑是對同事的工作能力和自尊的一種挑戰與輕視,同事自然會對你產生抵觸情緒。
職場中的年輕人要意識到,在工作中過分地表現和張揚,甚至是炫耀,不但對你的工作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給你招來“冷暴力”。為了讓你的工作更順利,讓更多的同事樂意幫助你,要學會“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達人支招
韜光養晦
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被人重視,這是無可厚非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在別人麵前炫耀自己,讓別人表現更能贏得別人的好感。在職場上,自我誇耀隻會讓同事拒你於千裏之外,隻有學會韜光養晦,低調做人才能在職場走得更遠。
第十節 真才實學勝過萬張證書
經典寓言
一隻母雞用一年的積蓄從狐狸那裏買到了一張“遊泳大學畢業證書”,於是它拿著證書興高采烈地去找海豚教練,要求海豚教練給它落實“遊泳健將”的待遇。
然而出乎母雞的預料,海豚教練並沒有答應母雞的要求。海豚教練說:“你的優勢是下雞蛋,這張‘畢業證書’對你而言沒有絲毫用途,更不意味著你會遊泳了。”
“咯咯咯,”母雞憤怒地爭辯說,“你說得輕鬆,你知道我為了這張文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嗎?那可是我用一年的雞蛋錢買來的!”
海豚教練冷靜地回答:“事情正是如此,凡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用金錢買到了,它原有的價值便不存在了。”
職場鏈接
凡是用金錢買不到的東西用金錢買到了,它原有的價值便不存在了。
職場也是這樣,年輕人盲目地追求所謂的“高學曆”、“多證書”,反而忽視了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李先生是一家大型跨國企業的人事招聘主管,他以優厚的福利待遇在名牌大學招了一批研究生,讓這批研究生負責開發一個新項目,但他很快發現這批研究生在工作上表現得差強人意。這時,李先生左右為難:“繼續留用他們吧,項目很難如期完成;解聘他們的話,會損失一筆不小的招聘成本。”
通過這次招聘,李先生深刻地體會到:工作能力勝於一切。他很後悔當初隻看重那些“高學曆”、“多證書”的人,而拒絕了一些工作能力強,但證書普通的人才。
現在很多年輕人去麵試時,往往抱著一堆的證書,還很“低調”地放在麵試官麵前,以期給麵試官留下良好的印象。殊不知,跟工作沒有關係的證書,不但不能提升你的形象,反而會給麵試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年輕人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各種證書上。
達人支招
真才實學
學曆隻是門檻,高能力才是硬道理。“學曆”和“證書”有助於你進入“好工作”的大門,而能力則決定了你在這個崗位上的成長空間。學曆隻是你進入理想工作單位的憑證,但並不意味著有它就可以後顧無憂,如果你沒有真才實學,什麼樣的證書也無法幫你在以後的工作上有所作為。
第十一節 尋找什麼就會得到什麼
經典寓言
一個年輕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遇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向老先生問道:“這個地方怎麼樣啊?”
老先生沒有直接回答,卻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
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討厭那裏!”
老先生接著說:“那你快走吧,這裏同你的家鄉一樣糟。”
後來,又來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向老先生問了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你的家鄉如何?”
這個年輕人回答:“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親人和那裏的一草一木……”
老先生聽後便說:“小夥子,這裏和你的家鄉一樣美好!”
其他人十分詫異,不解地問老先生:“為什麼你前後兩次的評價不一致呢?”
老先生意味深長地說:“你要尋找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
職場鏈接
不同的人,不同的職業定位,就會有不同的發展結果。
小王和小林在學校時是好友,兩個人都很優秀,但他們對工作的定位和想法不同。畢業後,小王去了一家大公司,小林則進了一家隻有幾十人的小公司。小王認為,個人要想發展,就應當進大公司。小林則認為,公司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結果怎樣呢?由於小王所在的公司人才濟濟,他隻能做一些無足輕重的雜活,可謂“英雄無用武之地”。而小林的公司則由於人手少,人才更少,很快小林便憑借著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總經理的認可。不久,總經理就把他升為策劃部經理。
小王的才能在人才濟濟的大公司無法施展,小林則在小公司大展拳腳,兩個人都很有能力,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別呢?原因很簡單,眼光長遠才能使腳下的路更順。
達人支招
擁有發展的眼光
可見,在工作中,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你的公司、你的工作,這樣你的職業規劃才會越來越合理,職業前景才能越來越光明。目光短淺,用靜止的眼光看問題隻會讓你通往成功的道路越來越窄。